我们都知道10000小时定律,这是有加拿大注明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来的,说的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花费10000小时的时间练习。但是有些人会发现,学习了钢琴10年却没有成为钢琴师,从事某个专业工作20年了却没有成为这个专业的专业……这些情况比比皆是。
为什么这样呢?我们虽然知道1万小时定律,但是却忽视了1万小时过程中的细节。做好以下三件事情,相信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1、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古典老师提出过一个“车-日-路”的模型。这个模型引导学习者思考,如果你是一辆车,你是什么车?你正开向哪里?这路上的路况是怎样的?周围的风景又是怎样的?学习者通过这个模型构建,可以逐渐找到自己的“愿景-目标-道路”。
1万小时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愿景、目标和设定好通向目标的路径,这1万小时只能够说是一种简单重复,而非持续精进。
2、尝试从不中听的话里找到合理之处
古语云:“忠言逆耳利于行。”往往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话都不是难么好听、那么顺耳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不中听话直接过滤掉,我们很有可能错失了一次成长和发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在遇到别人与自己意见、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在遇到别人对自己说和做了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话或事情的时候,不妨静下来反思一下,找找其中合理之处。
3、凡事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人在过了25岁以后,每天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记忆力并不会越来越好。有些事情和经历,时间久了就会变得模糊。所以,凡事记录,帮助我们把当时的情况相对客观的记录下来,也帮助我们再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够做出更好的反应。
总结一下,并不是什么事情做了1万小时就能够成为专家,我们吃饭吃了1万小时不见得我们成为美食家。所以,大家可以尝试着做好以上三件事,让自己一点一点的跳出低水平简单重复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