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暗箱
利用规律,放大努力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在我高中时,化学老师出了一道小测验——一个空了很多格的元素周期表,要我们填空。
大部分人都填了一些,不记得的也蒙了几个。我实在记得不多,索性完全空着,还写上:“全部元素在化学课本最后一页可以找到。”
第二天批改试卷,老师疯了。
但老师是对的吗?
老师是对的。考试的时候可不能翻化学书,还写刺激判卷老师的话,我用这种驴脾气来高考,肯定没好果子吃,对大部分人来说,大学教育相对而言依然是成功的捷径。
但我不知道,我无意中掌握了一种信息时代的必需技能——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在书本稀缺的年代,把知识放到脑子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个知识在网上很容易获得的年代,我的做法也许更加正确。
认知方式的改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今天知识有多容易获得?举个例子,我住在清华大学附近,从我家到最近的书店步行大概要30分钟,而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查阅同一本书,大概只用5秒钟。5秒和30分钟的区别,就是这20年来信息调取速度的差距——360倍。
这样快的调取速度,使我非要记住某个知识点的必要性大大降低——我只需要记关键词,而不是具体内容,这样能让我的记忆量变大很多。但与此同时,我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件“工作内存”,也代表着我的理解能力,却在这20年里没有什么改变。这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学习和记忆。
过去出门,我会花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当地有什么好玩的等信息;今天,我会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好用的App。过去听完演讲,我会记录下演讲所有精彩要点,今天我会发邮件索要PPT(幻灯片),然后打上标签丢入我的知识管理库,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
我的认知方式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再是记忆知识。
学习的目标是调用信息、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存储——整合——提取——运用”的四步法。和中学时候的我相比,今天我的大脑联网着一个1万倍记忆量的云盘、享受着360倍速的网速,但还靠同一个内存条和CPU(中央处理器)工作。
如果今天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这种变化对于你来说,也许是渐进的。但是提高到人类历史的角度——我们“记住知识”的方式持续了两千多年,而就是在近20年内,新的认知方式突然成为主流,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跳跃式的,就像电子从一个能量级吸收能量,突然跳到更高的能量级。
这种突变式的进化,我们就称为“跃迁”。
思考方式的改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对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思考方式。当我想到一个点子,我不会马上继续独自思考下去,而是会上网找找有没有其他人也激发过类似的思考,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一个专业人士聊聊业内最新动态。
你也许会想,这太可怕了。一个人想到点儿东西,然后就马上联网搜索、与人沟通,好像自己没大脑一样——你说这是不是变蠢了?
我开始也这么想,一直到我意识到,其实我过去写书、写专栏、讲课也并不是完全独自完成的。我写出来书,发给编辑和朋友,大家丢给我他们的观点以及最新看到的信息,然后我再改。和今天的方式一样,只不过现在迭代更快、范围更大,以前从出书到收到反馈要半年,现在昨天发表的专栏今天就有回应。但是本质并没变,写作就是一种和读者的对话。
那我到底有没有变蠢呢?
有必要区分下“独自思考”和“独立思考”。我们可以调用全世界的知识和观点,但是依然需要独立面对两个问题:其一,进入场景,面对当下资源、当下情景你如何解决当下问题?其二,回到内心,你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调用多大的资源?你准备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怎样的生活?这些都需要你独立思考。
你可以联机打游戏,看人家的攻略通关,但还是需要独立地玩这一关,达成你自己玩游戏的期待。就像跨国企业都在做的glocal(global-local)——“全球本土化”战略,有全球视野,但是保存当地特色。
如果你有独立思考能力,联机思考会让思想质量变得更高,迭代更快。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联机的独立思考者”。
核心竞争力的改变:人机合一
任何一条行业链,一旦某个链条有能大幅提高效率的新技术,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变化。
数码摄影刚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当时主流胶片派的一致反对——“没有质感”“颗粒度太大”“噪点太多”。我手头有一个2002年出厂的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刚起步的数码相机摄影效果也的确不尽如人意。
胶片派反对数码摄影更加深层的理由其实是,这个玩法简直是作弊!胶片派多年摸索学习的暗房技术、冲印拼接技术变得一点儿用都没有。如果有点儿灵性和审美能力的年轻人,拿个手机再来点儿滤镜,效果并不比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差。我认识的一位报社摄影记者曾特别骄傲地告诉我,他能用一秒钟凭借手感不看镜头直接对焦,拍清楚一只鸟。今天自动对焦的相机,很多都能做到这一点。数码技术的渗入使摄影界的核心竞争力从技术走向了观察和审美能力。
这种“高科技作弊”的情况出现在每个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技术入场,一些你非常熟悉的行业,会面临完全想不到的规则改变,竞争力会截然不同。
比如说我熟悉的教育培训领域。一个培训师的链条是这么回事儿:研发内容——设计课程——现场演绎,有点儿类似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近20年来,这个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变。
线下教育时代
10年前,一名培训师的核心技能是“现场演绎”。当时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知识也稀缺,同一套知识能用好几年。因为全都是线下,一个班讲完的东西,可以在另一个班重复讲一次,完全不需要调整。在这样的世界里,持续研发和改进课程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一个老师三年讲同一门课,只要表达得足够好,绝对口碑爆棚。
一位妇女激动地拉着某老师的手说:“老师你讲得真好,和当年一模一样,你知道我有多感动吗?10年前我就是听了这个讲座改变自己命运的。”线下教育时代有点儿像话剧时代——老师是好的话剧演员,演100场《茶馆》,那是大师。
在线教育时代
当在线教育发展起来,竞争格局完全改变了。
首先,知识更新很快,三年前的新知今天大半已过时,教研和研发变得很重要;其次,课堂变得无限大。我在“得到”App上的专栏《超级个体》有5万多订阅用户,应该是有史以来用户规模最大的收费个人成长课。在我写这本书的两个月里,订阅人数增加了两万,但是我几乎没有增加精力投入。当然这也带来副作用,你的内容被永远留存下来,下次讲必须是新的内容。
这就进入了培训界的电影时代——培训师的核心技能从表演转化到了研发能力。现在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顶尖老师,都是该领域的一线实战高手或者专业研究者,不再是“专业”培训师。
无边界时代
“表演系”的培训师们还没有遇到真正的无边界竞争(boundless career)——未来几年,教育培训、出版、传媒、影视的边界会开始慢慢模糊。一个互联网内容产品,到底是不是培训?很多VR产品的教学功能已经比培训好,到底是不是培训?Keep(一款移动健身App)到底算不算私教?未来的培训市场,面临IT(信息技术)、VR、App、内容、直播等领域的跨界融合。
教育永存,老师也无可替代,但未来的老师一定是一群“人机合一”的新教师——用大数据理解知识盲点,用联机专家完成教研,他们是掌握了最新呈现方式的各领域专家。
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跟电脑“深蓝”对弈,“深蓝”最终以两胜一负三平的成绩获胜。当时人类世界一片哗然。在20年以后的2017年,谷歌的AlphaGo(阿尔法围棋)跟围棋等级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下棋,也赢了。但这次我们的媒体论调变得比较轻松,而且还蛮乐观的。
为什么相隔20年,人类社会对于这个事情的态度会有这么大变化呢?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已经逐渐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机器真的已经在很多领域比人强了。
《全新思维》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提到: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当AI能处理大部分左脑工作,唯有感性和创新能让你获得“人”的优势。有6种能力极其重要: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
在一个人工智能盛行、行业无边界的时代,什么是未来的职业通用竞争力?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
今天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未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今天做的事,机器能做吗?
我今天做的事,会被外包吗?
我今天做的事,明天会做得更好吗?
科技、社会、文化的跃迁,必然会带来认知、思考、竞争力和人生观的剧变。这种变化每个时代都在发生,近200年尤甚,未来只会更快。
远的有马车夫因汽车被淘汰;近的有打字员因计算机被淘汰,传呼机被手机淘汰;更近的有报纸被公众号淘汰,胶片技术被数码摄影淘汰;身边的有人工智能击败人类围棋手,大数据让高盛金融分析师下岗……
我用24个字形容这个时代的特质:
信息变多、思考变浅,
机会变多、竞争跨界,
随时干扰、永远在线。
这是一个与过去10年玩法完全不同的时代——如果我们还顶着从非洲大草原进化来的大脑,装着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操持着过去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也许还能蹦几年,但长远来看注定被淘汰。
1825年火车刚刚试车成功的时候,这个又笨又大的铁家伙遭到的冷眼绝对比赞扬多。每次火车开出的时候,总有很多农场主驾着马车和火车赛跑,每每都能把火车比下去。比完后马车主在酒吧举杯相庆,一起调侃火车。
近200年过去了,再也没有比火车快的马车,因为火车的内在结构更合理、更开放,也更加能迭代。任何伟大而卓越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喝彩少而冷嘲多,为大部分人所不解。
同样,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永远是小部分。他们理解世界的趋势,了解科技的力量,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模式、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快的迭代速度,即使短期笨拙,长周期也一定比你跑得快——可怕的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方法论比你正确太多。
这些人就是时代的高手。
拉斐尔也用投影仪
大卫·霍克尼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画家,国际画坛的大师之一,他还是一名艺术评论家和摄影师。
1999年,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安格尔的作品展。当时的霍克尼也是业内大师了,但他在看画展的时候依然被震撼到了。他发现安格尔能在一个很小的画幅中用素描抓住特别细微的特征,这些线条非常精准、连贯,简直就像生长出来的一样。
更加让人震撼的是,这批肖像画是一天之内画出来的,而且安格尔和这些模特素不相识。
画过素描就知道,画认识的人比画不认识的人要容易很多,因为熟人你潜意识中已经完成从立体到平面化的过程了。所以,对于安格尔如何在一天之内于如此之小的画幅上画出这么多素不相识的模特,霍克尼备感困惑。
“要达到这种程度,他是怎么画出来的?”霍克尼喃喃自语,“简直像是拍出来的照片。”
霍克尼恨不得要下跪,相比之下,他自己这双手简直就是木头做的。
这种自然主义的惊世天才有那么一个两个也就算了,但是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那个时代的天才画家,全部都是这个水准。丢勒、拉斐尔、卡拉瓦乔……惊人的技艺让人绝望。
难道现代人比几百年前的人差那么多?
艺术、商业、科学、文化……我估计任何一个领域的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你遇到业内某个顶级高手的作品或产品,那一瞬间,你突然意识到,以你现在的进步速度,根本就不可能企及这些人的高度,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脑子简直是豆腐脑儿。
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要用多少汗水,才能浇灌出这样的精进?
不过本书不准备继续在“努力”这条路上给你“打鸡血”。这个故事也马上要急转直下。
霍克尼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偶然得知16世纪的画家已经知道有暗箱——就是中国所谓的“小孔成像”——这个玩意儿的存在,达·芬奇的手稿也提到了凹凸镜,而且画家和磨镜片的工匠属于同一个公会……他在想,有没有可能,哪怕一点儿可能,这些大师是用暗箱投在纸面上,勾出素描稿,然后上色的呢?
这样一来,画画变得简单多了,那些反复被强调的素描基本功变得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上色和涂抹——类似你今天画《秘密花园》。
先不说大师,如果今天你去画大油画,别人也会要你给他一张照片,用投影仪投射在画布上,勾出素描稿,然后上色就完了。要注意啊,不都是手工,别被骗了。
霍克尼脑子里有这个想法以后,心里非常害怕——要知道,假如这个推论是对的,对于历代大师的技艺,还有相伴的各种画鸡蛋的鸡血故事和美术学院学生笃信的“熟能生巧”,是多么大的打击。巨大的颠覆需要海量的证据,他整理了500年来几乎所有的画作,查阅了许多资料,在2006年出版了自己研究的结果——一本331页的书《隐秘的知识》(Secret Knowledge)。
这本书里有清晰的证据显示,16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画家都知道暗箱的存在,而有相当一部分画家,在使用暗箱。他确定达·芬奇在暗箱里看过蒙娜丽莎,但他这种天才也许没有描手稿,估计是看完自己手绘出来的;米开朗琪罗是技术狂,肯定不屑于用这种技术,但是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肯定用了暗箱技术。这本书引起了世界级的震动,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回到讲这个故事的初衷,我想指出的是:
如果拉斐尔在用投影仪,今天各领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
我们并不否认高手们的努力。但他们的成就高度,没法仅靠努力达成。他们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光芒万丈,以至于我们过去太关注他们,看不到巨人。真正拉开他们和普通人距离的,在于他们有意无意地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隐藏的规律的伟力。这些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像杠杆一样,放大了他们的努力,让他们实现了跨越式成长。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个人方法论被放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取势)、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明道)。
《圣母子》
(拉斐尔,1505年,现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电影《星际迷航》这样描述星际航行原理:飞船加速飞离地球后,就不再依靠自身的燃料,而是依靠星球间的引力在飞行,利用星系间的“引力弹弓”,把自己发射到一个又一个新方向。这种情况下,自身燃料只用来调整自己的角度,这样飞得最快,最远,也最省力。在某些时刻,甚至可以利用“虫洞”来穿越空间。
个人发展是一样的,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缠绕在一起。一开始你应该通过努力和精进达到“逃逸速度”,然后应该切换思维方式,利用平台和系统的力道,撬动自己去更远更好的地方。
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今天各领域的高手们,站在了哪些看不见的巨人之上?他们在商业、科学等专业领域的能力除了来自天赋、努力或运气,还有哪些暗箱?他们在应用哪些隐藏的规律让自己远远超前?
本书就想讲这些道理。在今天的时代,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至于这些规律为什么没有人分享,是他们太忙无暇顾及?还是他们反复说过但大家就是听不懂?还是他们就蒙着试卷不肯让大家偷看?这个不得而知。但是这本书的努力就是让这些规律展现,让巨人露出肩膀,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带着自己的暗箱,站上去。
通过法则,实现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