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是《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以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两者为主线,在历经漫长岁月后最终陶罐被人掘起为文物,铁罐则由于氧化消失无踪的故事。
孩子们对这则故事都很感兴趣。
课堂的开始,我直接导入,让学生起来读课题。随后便询问孩子们读了课题都想知道些什么。一个孩子想知道“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孩子想知道“陶罐和铁罐是朋友吗”,一个孩子想知道“陶罐和铁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一个孩子想知道“陶罐和铁罐在哪里”。其中,胡嫚婷回答道“陶罐和铁罐都在国王的御厨里”,对于其他三个问题我则卖了个关子,让同学们先自读课文。
孩子们开始大声朗读,我则巡视。巡视时,罗灿告诉我他知道铁罐和陶罐的结局,铁罐被一直埋着,陶罐被人挖了起来,我让他再读读,再思考一下。刘旭告诉我陶罐被人挖了起来成了文物,而铁罐则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继续追问他为什么铁罐会消失?刘旭则答不上来了。马珺越告诉我这篇故事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他能大概讲清楚;同时还找了一些“证据”证明陶罐和铁罐不是朋友。
孩子们读完之后,我便让孩子按照顺序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当我问出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郑博文小声说到“对话”。我立马让孩子们观察这篇课文有哪些对话,引导孩子们了解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之一——语言描写。接着,陈博熙起来在我和同学们的启发之下概述了这则故事,的确,三年级的概述能力需要慢慢提升。我抓了陈博熙回答问题时候说到的“奚落、覆灭”一词,引导孩子们学习了这两个词。接着,我引导孩子们概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点出故事结局,让孩子们猜测为什么“铁罐会消失无踪”?张五一说铁罐生锈了。唐萌萌和董城宇立马反驳,说道:“铁罐如果只是生锈了还是会看得到,不会无影无踪的。”于是,我便说:“这个问题应该需要咱们班的科学家来回答。”大伙儿不约而同指向李俊杰(正如我所料)。李俊杰说到“铁罐里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最后变成了泥土,所以铁罐消失了”。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不过我让孩子们来说什么叫氧化时,只有几个孩子举手。在李俊杰继续介绍了氧化之后,这下大伙儿都明白铁罐消失的原因了。于是,我启发孩子们要多了解课外知识,向李俊杰学习。接着,我让孩子们回答“陶罐和铁罐是不是朋友”。罗灿说,陶罐是把铁罐当朋友的,因为陶罐一直想要帮助铁罐。李浩然说陶罐和铁罐不是朋友,因为铁罐一直看不上陶罐。刘须则说:“陶罐一直把铁罐当朋友,但是铁罐并不把陶罐当朋友,我认为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我让同学们给了刘旭掌声,并夸赞了刘旭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启发孩子们也要尝试着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接着,我让孩子们找找证据(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证明铁罐并没有把陶罐当朋友。胡雨桐找到了奚落、骄傲;陈泓宇找到“翻来覆去”,不过被同学们否定了;还有的找到了“轻蔑、恼怒”等。在此基础之上,一方面纠正了这些词语的读音,另一方面也解释了词意。值得一提的是陈博熙在表演“轻蔑”一词时,动作、神态非常到位。
时间短暂,下课铃响了。最后,我布置孩子们去总结铁罐的性格怎么样?陶罐的性格怎么样?再试着用正确的语气读读对话,并和同学演一演,下节课课堂上表演。
回头来看这堂课,首先从我个人来讲,这堂课上得很顺手、很舒服,一则是因为孩子们能够回答我想要的,二则看得出来同学们在课后还是读了一些书,并已经开始试着学会提问、总结。较好的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词语、概意,初步感受了人物性格,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堂课80%的学生都认真听课,邹镇宇、邓兴旺、林晓曼、邹颜琪、冯子豪听课效率不高,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只听不思考,没有举手回答问题。值得表扬的是马珺越、李浩然、郑博文、杨佳、董城宇、李毅、郑文欣、张五一、刘旭、陈博熙、冉芯仪、张施朗等同学,积极思考、积极答题。
最后,针对我班现有的语文课堂现象,想给各位家长提几点建议。一是教会学生管理和使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尤其是上课不认真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因为把玩不相关的学习用具而影响听课效率;二是提醒孩子课堂上积极思考,不能只带耳朵;三是鼓励孩子大声说话,班里个别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特别小,如余诗艺、郑文欣、冉芯仪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