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钱志龙老师写的一篇介绍其最新译作的文章,来自著名教育家罗宾逊的著作《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其中有个观点:优秀教师需要扮演的角色之一是对学生充满期待。教师要允许学生偏科,接纳学生不喜欢自己教的学科,支持学生在他喜欢的领域专注学习,大放光芒。
从教育的本质而言,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可以理解为因材施教,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却有点行不通,而且会限制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现时实行的是统一性的选拔考试,同样的科目,同样的分值,同样的考试时间,同样的录取标准,以各科考试总分排名择优录取。这就决定了要想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不仅马要跑得快,自己也要足够强,如果马够彪悍,但自身不强壮,很有可能会被马摔下来,同样,如果自己足够强壮,而马不够彪悍,则肯定跑不快。
我自己就深受偏科之苦。我是典型的文科生,从小就不爱数学,小学时数学比较简单,智商正常者都不会学得太差,所以小学还能混个“学霸”。到了初中,因为不喜欢学数理化,尽管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出色,但总体成绩已被偏科严重拖了后腿。偏科的本质是爱之越爱,厌之愈厌,这种心态在高中越来越严重。虽然高二才分文理科,但高一已对物理和化学彻底放弃了,教物理的老师已完全没有印象,只记得教化学的老师是刚从另一所中学选拔来到我们学校,教学还比较有名,可惜那时不懂得珍惜,浪费了这么好的师资。文科尤其是英语依然很出色,但数学成绩已经越来越不堪入目。尽管父母和老师都想尽办法帮我补习数学,但那时太任性了,沉醉在所谓年级英语学霸的自我陶醉中不可自拔,始终未意识到数学对于高考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注意狭窄”。终于,在高考中自食其果,数学总分是150分,我只考了67分,因为总分不理想,我只考上了一所非常普通的大学,我的人生,也因为这场很不理想的高考而被改写,而根源,就在于对数学的偏科。
学校的优劣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名气和面子,更主要的是校风、学风、师资、眼界和同伴的影响。普通大学的学风可想而知。在浑浑噩噩中,我离曾经远大的理想愈行愈远,在最该学习的时候,却无甚长进。走向社会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偏科与学历对自己人生的影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随之产生的蝴蝶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相比之下,那些考上好大学的同学,事业却越来越顺利。年龄,是成功者的铸金器,年龄越长,自身实力与含金量也越高。好的大学,是通向美好未来的敲门砖,可以获得好的师资,遇到爱学习、素质高的优秀同学,拥有浓郁的学习氛围,获取最前沿的资讯,在优越的资源环境里顺势而为,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与人生理想,在最该学习的年龄不蹉跎岁月。
偏科给我带来的遗憾伴随终生,痛定思痛,我强烈认为,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偏科足不可取。只有各科齐头并进,才能有机会考上好大学,获得更好的资源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此外,对于孩子而言,暂时的偏科,并不能断定孩子在偏科学科上缺乏能力,有一种可能叫开窍晚。孩子在早期学习时,心智很不成熟,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孩子偏好或厌恶某一门学科,很多时候是凭第一印象或者遭遇到不适的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他在这么学科上缺乏天赋或者潜力,如果环境变了,很有可能发生逆转。我有个认识的朋友,上中学时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但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数学系的终身教授,但如果她过早选择放弃,或被老师放弃,今天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数学教授了。
所以,人生有无数可能,永远不要过早下定义。不偏科以及不鼓励偏科,才有机会看见多元化的人生,才能在广阔的天地里,采摘属于自己的馥郁芬芳。
不偏科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搭建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形成比较完善的思维体系。文科偏感性思维,理科偏理性思维,思维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人的工作与生活都大有裨益。
所以,孩子在心智尚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建立的时候千万别偏科,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更加不能鼓励孩子偏科。当然,如果应试教育的选拔体制发生改变,在高考录取方式上废除统招,全面实行个性化自主招生,并且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高校在录取制度上也以孩子的优势科目作为评估依据,那么,偏科,也是可行的。
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让因材施教与社会大环境真正融为一体,如果做不到,则偏科不可取,不值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