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How To Learn”是著名的网课网站Coursera最受欢迎也是最受好评的课程之一。“学习如何学习”,花四周的时间带你探讨学习的本质,从科学的角度让你更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学习的,从而帮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能力。
这篇文章是我在学习第二周课程之后的复习与总结,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第一周课程总结请戳连接:http://www.jianshu.com/p/84a5315dd422
-
组块(Chunk)
什么是组块:组块指你的大脑可轻松获得的一个紧密的信息包。我们通过学习得到零碎的知识点,把相关的知识点链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组块。
为什么我们需要组块:
1 碎片知识过于零散,组块虽然可大可小,但是我们的大脑可以轻松地通过组块和工作记忆建立连接。工作记忆作为短期记忆很容易被遗忘,而且通常大脑一次只能处理3-5个工作记忆。利用组块,我们的大脑可以迅速把工作记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帮助我们把工作记忆尽快转化成长期记忆,也能为大脑接收新的工作记忆让出位置。
2 建立组块需要重复和练习,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比如练习瑜伽,刚入门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呼吸、姿势到位,熟练了之后就能自动摆出标准的瑜伽姿势。
如何建立组块:
1 集中模式(Focused Mode):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大脑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神经结构,同时也试着将它和已经存在的组块进行连接。这一步骤需要在集中模式下才能很好地进行,越集中,新建立的神经结构就越坚实,能联系到的已知组块就越多。相反,如果我们在发散模式中试图建立组块,有限的4个工作记忆会被其它事情所占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也会变弱。
2 理解: 理解就像强力胶,能把零散的知识碎片黏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组块。
如图所示,右边每一片拼图都可以当做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无序混乱零散的。每一片拼图的边角可以被当做是“理解”,它能让一片片拼图链接在一起,成为像左边一样的画,也就是一个组块。当然,我们也能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建立起组块,但是这个组块会变得非常脆弱,很容易被遗忘;同时因为无法和其它知识建立连接,这个组块只能孤零零地漂流在脑海里,很难被想起、被利用到。就好像图中间圆形的一块拼图,因为没有棱角,无法和别的拼图链接在一起,毫无用处。
3 练习:练习的要点之一是要不仅知道如何利用知识,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能利用知识,什么时候不能利用这个知识。
自下而上的学习过程就是建立组块的过程,把碎片知识连接压缩成组块,组块之间再连接起来形成大的知识框架。通过反复练习,知识组块变得越来越坚固,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方便我们的大脑随时取用。
自上而下的学习过程则是跳出各种零散的知识,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应用哪些知识,而哪些知识不适宜在某种环境下应用。这时候我们需要练习用一个知识技能去解决不同的问题,通过反复试验,我们就能知道这个技能在什么时候好用,什么情况下帮不上忙。就好比你的工具箱里有很多不同的工具,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束手无策,因为你不知道该用哪个工具合适。
这两种学习过程如同拼拼图。我们会先把相似的拼图拼在一起,拼起来的部分越多,画面就越明显。最后等我们都把大部分画面都拼出来了,就能按照大背景的提示把剩下零碎的部分填进去。
-
学习的假象:能力错觉
理解≠学会:你在读一本书,学习一个新的概念,突然你脑子里灵光一闪,恍然大悟,“哎哟,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嘛”,然后你就合上书以为你学会了。NONONO!大错特错!理解只是在大脑里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象,这个时候可能有几段零碎的知识点被链接起来,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薄弱,并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组块。
划过≠学过:学生时期的通病,估计很多工作的人也有这个毛病。读一篇文章,用各色荧光笔划下重点,又或者干脆摘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就觉得我记住了学会了。
过度学习(Overlearning):重复作为一种练习手段是必须的,它能加深神经连接,让知识组块更加牢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重复练习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大部分人在练习的时候都是在做无意义的重复,翻来覆去在同一个区间不停地练习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或知识并没有任何意义。
-
破除假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回想(Recall): 还有个高大上的说法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简单来说就是读完一段文字,合上书,试着回想刚才读过的内容。听起来似乎太过简单,但是科学研究证明回想比思维导图还好用。(有兴趣请翻墙阅读戳http://lawschoolasp.org/docs/2012/Testing-v-Studying.pdf ) 通过回想,我们进一步加深某个知识在大脑里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某个概念,建立起知识组块。而思维导图则是第二步,在已经建立好的知识组块之间形成清晰有条理的链接。没有坚实的知识组块做基础,思维导图起不到大作用。
回想的重点在于合上书后要尽量回想刚刚所学的内容,越多越好,想到想不出来为止,可以写在纸上以防重复。千万不要想一点儿就翻书,那样就变成无意义的重复阅读,这样读多少遍效果也不会太好。
考试(Test):可以是正式的考试、随堂测验,也可以是自己给自己出题,回想也算作考试的一种。有考试就会有错误(Mistakes),犯错是破除学习假象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想想学生时期的考试,多少次在你以为你会了的知识点上丢分,发下卷子一看,这个题我应该答对了啊,那个题怎么会错。考试就是一个抓漏洞,破除学习假象的好机会。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练习很重要,重复练习更重要,但是重复练习很容易变成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下反复练习已经熟练掌握的只是技能,也就是沉迷于舒适区。刻意练习强调的是走出舒适区,进行自我挑战。
刻意练习可以是转移(Transfer),即利用在某一领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在别的领域碰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事情,居然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点。
刻意练习也可以是交叉(Interleaving),可以运用不同领域所学的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个难题,也就是“融汇贯通”。坚固的知识组块和链接带来的坏处之一就是思维定势(Einstellung),它会妨碍新的想法的产生,我们就无法建立起新的神经结构。尝试交叉的方法,活学活用,把知识组块灵活运用起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便于我们打破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