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中国人口达到13.83亿(国家统计局2017),16岁及以上就业人口超过7.7亿,其中的3.4亿劳动者分布在各行业1000多万个单位中,余下的为个体户或农民。这些3亿多名单位员工付出自己的劳动,为单位和社会创造价值,是保障自己、家庭、同事、全国人民幸福生活,促进国家繁荣富、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人生近半时间工作在单位中,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员工的心理健康影响工作。员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高效、高质完成单位工作任务的重要基础。反之,如果员工出现心理困扰或患心理疾病,不仅劳动能力大为下降,造成单位浪费,甚至会给单位带来巨大风险。另一方面,工作也会影响员工心理健康。他们从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成长、经济收入、成就感、单位归属感、与同事间的友谊会促进其心理健康,而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不足、工作环境较差、同事间缺乏支持、职业发展无望等则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因此,无论是出于提高员工的福祉,抑或是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单位都需要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行管理。
谈到心理健康,我们常会听到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等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意思接近,等同于英文中的Mental health。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含义相当,等同于英文中的Mental Disorder或Mental Illness。导致此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第一种是对同一词汇的翻译不同。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对健康的标准定义为:”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我国大陆翻译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台湾地区则翻译成”健康不仅是没有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同一个mental便有精神和心理两种译法。第二也反映了是有些概念并无统一定义。比如,我国2013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将良好的精神卫生水平称为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很差称为精神障碍。2017年1月卫计委等22个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则提到了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概念。这些概念中,除了精神障碍有明确定义、分类和诊断标准外,其它概念的定义、诊断都无统一标准。第三种可能是不同习惯造成。比如,平常说精神疾病,但很少用精神障碍。口头表达常用心理健康,而很少用精神卫生。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中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等词汇会交叉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义了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能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作出贡献(Organization 2016)。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统一心理健康判断标准。
精神障碍则是与心理健康相反的健康状态,它们是由诊断标准定义的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异常的思想、情障绪、行为和与他人的关系的某种组合,常见的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Organization 2001)。国际上通行的精神碍诊断标准有2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ICD-10第五章对300多种精神与行为障碍进行了详细分类(Organization 201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则是我国的标准。
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一些精神障碍症状,但是其严重性不足以被诊断为精神障碍。例如,压力导致与精神障碍相关的许多症状,包括难以应对的痛苦和感觉(WHO 2005),但压力不能诊断为精神障碍,属于心理健康问题。
21世纪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心理健康还有更高的水平——心理繁荣(Flourishing)(Huppert and So 2013)。心理繁荣包含积极感受和积极功能。心理繁荣者积极情绪明显多于消极情绪、对生命各方面都很满意,拥有积极的心理功能,如自信、乐观、坚韧、和他人关系好等。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在其《持续的幸福》一书中,认为心理繁荣包含5要素:积极情绪、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意义和目的、成就感。
英国心理学会院士、剑桥心理学系荣誉心理学教授、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创始人费利西亚a·于佩尔(Felicia A. Huppert)长期致力于生命各阶段心理健康研究,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分精神障碍、心理困扰、中等心理健康和心理繁荣四种水平(Huppert 2014)。这四种水平的心理健康和和前文提到的四个定义大致相同。除了精神障碍、心理繁荣定义完全相同外,心理困扰指幸福感水平很低,心理和社会功能很差,但又不能诊断为精神障碍的心理健康水平(Westerhof and Keyes 2010),类似于前面所说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困扰者患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的风险很高。中等心理健康则介于心理繁荣和心理困扰之间,等同于前文的心理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可以视为一个连续体,这个连续体分为心理繁荣、中等心理健康、心理困扰和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四个水平。当然,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观点,比如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社会学系Winship杰出研究教授科里·李·凯斯就坚持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是两个维度(Keyes 2002),并非一个维度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