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一生,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最近突然有一个特别大的慨叹:深深地体悟到,一个人现在的生活方式,真的就决定了他以后的生活方式。慢慢地有了耐心后,我开始在培养观察的习惯。诶,我发现我身边的普通人,简直就是我生活的影子,基本上他们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所以,为啥李笑来会倡导要正确地特立独行呢?我觉得这是一种让我们这些坚持成长进步的人,在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时,找的一个很好的借口。这个借口真的很好。为我们的特立独行找到了理论依据,心理依赖。
成功是有方法的,但是这个找方法的机会不应该让给别人,让别人手把手地教你(说得恶心点,是让别人把那些有营养的食物嚼碎了,送到你的嘴边。),就会形成婴儿般无知、幼稚的依赖。
无论是什么方法,都有适用范围。在使用一个方法之前,应该判断一下这个方法是否符合我们自己。而这个做出判断的人,是且只能是我们自己。
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真的是从日常小事的选择、思考、观察开始的。那些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时刻见解、力挽狂澜的决断力。真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慢慢积累的。我觉得这有点像练习肌肉。一开始肌肉是很小的,只有经过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肌肉健硕的人。
今天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我的耐心在慢慢增加。不再像以前那样毛毛躁躁,急急忙忙的。直向两天的活一天甚至半天就给干完。这是一个急躁的毛病。这种毛病应该是对于内心的极为不自信而导致的。总是希望一蹴而就,活在幻想之中,不顾现实基础,总想像新闻报道里或是别人口中牛逼的xxx。
我晚上喜欢做梦,白天容易臆想(意淫)。这多多少少都是活在幻想中的表现。不顾实际情况,脚一点都不塌在实地上。异想天开,形容我这种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今天重新对于反馈这东西有了另一番认识。
反馈这东西,我一开始的认识是在罗辑思维的一集讲游戏的视频里。一开始只觉得反馈只东西用好了原来还有这么大的魔力啊!想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打游戏,人们无论什么动作都会有一个相应的回应。这个回应会大大地刺激人们的行为,使游戏玩家会根据相应的反馈,自我训练,自我完善,直至最后杀死终极大boss。
但是我对于反馈这东西也一直是局限在认识里,一直没有好好践行这个信息。今天听李笑来的写作课,说到写作最致命的地方在于没有反馈给写作者。
没有反馈就谈不上改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写作者自己是不能发现自己的一些错误的,他需要外界的反馈,需要旁观者的建议,这有助于让他客观而真实地看到自己的文章,从而有改进的可能,有进步的机会。
我现在迫切地需要培养高度专注力。也就是说,我要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阅读以及写作上。但是为了达到这个专注力,我需要把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事情给妥善的解决掉。不让它们耗费自己的精力。集中起优势兵力打攻坚战。
我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最近要进入攻坚期了。写作、思考、阅读的第一轮入门已经结束了,现在应该进入攻坚期了。
这个攻坚期应该一起进行,在同一时期,密集阅读,思考,写东西。而这个攻坚期我初步设定的时间是这个学期加上暑假结束。也就是在大四开学前,我应该完成第一轮的写作、思考、阅读三部曲。
诶,在寝室写东西就是不能保持专注,总是别打扰。
以后还是尽量去教室写吧!那样会欢畅很多。
其实写作这东西,现在我有了更直观的感觉。我觉得,就是把我的思想,我的深层的、浅层的思考,我自己注意到的,没有注意到在潜意思里的思考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演说也是一样,只是呈现方式不一样而已。
思考这东西搞定了,想清楚了,写东西和公众讲话,会谈、发言这些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把最核心的东西弄好,其他也只是最多花个一两个星期来练习那些次要的技巧以及熟悉流程而已罢了。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思考。怎么过分夸大思考的作用,都不过分。
最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赚到大钱呢?赚大钱的逻辑是什么?我又这个机会吗?如果我十年后要能一次赚到100万,那么我现在应该怎么准备。
很显然,这些都没有具体的答案。赚大钱这东西,除了极佳的运气外,还靠的是实力,眼界,认知。准确地来说,你知道怎么才能赚大钱,你知道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这个逻辑就是赚大钱的逻辑。
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差距,冲突这些,都是认知的不同造成的。但是,毫无疑问,有些人的认知比另一些人的认知更广,前者的认知包括后者的认知。进一步来说,前者的现在的认知层次是从后者的认知层次发展而来的。所以,前者知道后者的认知是怎么一回事,而后者并不知道前者的认知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没有经历过)这也解释了,很多穷人不理解富人的行为。这是一种理想的、金字塔式的横向认知层级。
横向认知层级还有一个类型,就是我们所说的“代沟”问题。
所谓代沟问题,,是因为代沟双方得认知出现了断层导致的。代沟这个东西,最容易出现在时代急剧变化的时代。比如,60、70年代出生的绝大多数人仍然在用他们那个时代的思考方式和思想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越是文化层次低的人,越是固步自封的人越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这个世界的逐步升级。
这让我想到李笑来的一句话——让那些错误的人自以为是的活着是对他们最合适,最恰当的惩罚。
这句话以前就听过了,但是现在才慢慢理解他的深意。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和人上。在生活中对于很多即使你不认同,但是对方却傻逼般地认为就是这样的时候,我们不妨说句“你喜欢你好”。而这句话后面核心的原理就是——让那些错误的人自以为是的活着是对他们最合适,最恰当的惩罚。
在对李笑来慢慢深入的了解他的文章,他的课,他的讲演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他其实懂我们这些在底层挣扎的人的心理,他应该曾经也是遇到过和我们一样的困惑。然后他一路打怪升级。做到现在的亿万财富。我从他的生活经历中总结了一下:
① ,从小父母的观念就比周围的其他人好,而且他的父母本身文化层次也不低,在那个年代真的算不上是普通人。所以,从小李笑来同学应该在作各种成长的经验储备。比如,选书和读书的智慧等等。
② ,他是真正的从社会底层打拼上去的人,而且大学毕业一开始干的销售以及在大学其实早就有这方面的尝试和思考。所以,在销售的时候,他就慢慢在了解人性,顺带掌握了销售技能,口才等。
③ 在新东方的那段日子我觉得是他得以从底层上升到上层的跳板。在新东方教了六七年的书,而且在这期间他还写出了好几本畅销书。所以,这是他的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④ 他是一个不断挣扎的人,总是想挑战一下大众普遍的认知。总是喜欢折腾。而且,事实证明他折腾得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⑤ 我觉得以后他肯定还会不断地进步,真正做到终身学习。他也在为自己开辟一个新的时代。现在貌似已经初见成效。而且,毫无疑问,他正在憋大招。这个大招可以让他一举成名天下闻。但是,我想即使没有这个大招,他也会在自己的不断成长中找到更大的大招,找到更让人惊呼的知识形式。
很多人说李笑来说的东西信则宁,不信则宁。是新一代鸡汤大师和洗脑大师。他自己也承认“鸡汤大师”这个称号,他觉得鸡汤也没什么不好啊!
鸡汤本来是用来大补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谈鸡汤色变,对鸡汤敬而远之呢?
我看到一个说法,是说很多成功学大师,很擅长熬制鸡汤,而且,他们熬制的鸡汤也很美味。闻到之后,会让人垂涎三尺。这是鸡汤和成功学得魅力所在。但是遗憾的是,大师熬好了鸡汤,却忘了或者压根不想又或者根本没有准备汤勺。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很多东西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真正去实践,去做的时候,环境不一样,个体差异导致的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而李笑来的鸡汤,在我看来就是那种有汤勺能够够得到的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