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圈
这几年,我们经常听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这样的话。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定义舒适区
这个词?如果说它指的是在我们能力圈内做事让自己很舒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舒适区的话,我觉得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句话有一定的误导性。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取长补短
这样的话。成年后,对这句话的认识是人性的贪婪,我们总希望自己在什么方面都有所长(这句话的另一面是在所有方面都不擅长)。我觉得正确的做法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花时间补自己的短板。当你还在上学时,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还没有显现出来时,你可以尝试去做补自己的短板。一旦我们练就了一些能力,而且我们用这些能力做事时有一种愉悦感,自己沉浸其中的时候。那我们就应该不断在自己的长处着力,最好把它打造成世界第一。
做事有积累
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句话本身就有异议,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事,做自己擅长且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能力圈可以不断往外扩,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更应该把自己的能力圈往深处挖掘,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竞争力优势;其二,可以让自己做的事有积累。
积累的王道
这句话我们还没有深入理解与执行,事情做着做着总觉得还有更好的事在等待着我们,然后我们就放弃了当前的事,又开始了新的事情。这导致我们之前做的事,花费的时间,积累的经验可能都白费了。
焦虑不利于创造力
焦虑可能有利于让事情推进得更快,但我想很难改善事情的质量和深度。更别说对创造力有什么帮助了。当我们在自己的能力圈行事时,我们不会有丝毫的焦虑。我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我们所行之事在我们能力圈之外,不太能受到自己的控制。以前听说过一个理论说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人在 A地,心却在 B地。其实它不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是个空间问题。当我们人在 A地,心在 B地,说明我们想去 B地。这里的问题点是当我们没有方法或者没有能力去到 B地的时候,我们才会产生焦虑。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还会焦虑吗?显然不会,因为我们知道,迟早我们会到达 B地,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幸福的方法
巴菲特说他成功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做的是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每天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当你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还会焦虑吗?显然不会,我们有的是内心的平和。你上班,从事工作,你的动力不再是外在的激励,你的动力是来源于你的内在激励和评判,这才是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