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一本《侣行》据此有一年之久,记得那时候写下的书评是我在微信读书上写的最长的一篇,对里面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而那种畅快感无比惊悚,所以那时候写的东西也是我最真情的表达,微读上线的《侣行2》没看,一部分原因是想暂缓阅读的脚步,毕竟跟着作者走过那么长的一段路程,脚下践行的却不及万一。这在我而言会有美中不足的感慨。《侣行3》是最近上线的,当时就想,哇,他们又有新的旅程了,而主题却没有变化,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从2008年就开始关注张昕宇和梁红的侣行,真羡慕他俩从小青梅竹马,张昕宇在小学就已经想到结婚的事了,他跑去问老师:“地球哪里最远?”老师说南极,他立马去跟梁红说:那我们以后就在南极结婚吧!十年侣行,两个人从情侣走向婚姻,也在南极圆梦婚姻。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夫妻二人,侣行不间断,将旅行玩到极致。
都说环游世界是享受,而他们简直就是在玩命,张昕宇他俩所想的环游世界,不是走马观花,他们想要真正地去探险,但他们的环球旅行不是盲目的,起初花了5年时间考取了帆船、滑翔、潜水,直升机等各种驾驶证。他们将前些钱赚的所有钱都用来旅行,探访过“恐怖之都”索马里、去到“世界极寒”奥伊米亚康、解开“鬼城”切尔诺贝利的神秘面纱、南极结婚,为时235天风暴之途,蜜月从非洲南非广袤无垠的平原上,穿越丛林、感受巨流林海、飞禽走兽,追逐梦想。爱到极致,行到极端。
不只是侣行和独行,让更多的人去看到世界,这是夫妻二人新的目标和方向。这本书是侣行的第三季,张昕宇和粱红带领团队,驾车西行两万千米,穿过罗布泊,探访难民营,一路经过巴基斯坦、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家。他们为我们还原了战火笼罩下的中东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穿越中东16个国家后经埃及,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结束。这是一趟艰苦的旅行,更是一次浪漫的终点。
重走丝绸之路,千年后的中国人的再次西行,揭开阿拉伯世界的神秘面纱。此前关于这里的世界,有太多的猜测和想象,甚至误读。但是真正进入这里, 近半数的人和土地,补裹挟进了战争和恐怖主义的阴云。这一路上很压抑,硝烟、枪弹、炮火、鲜血、尸体、废墟、难民……,他们侣行的路上,遇到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悲伤的故事。
在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守陵人讲述了这里安葬着88位中国烈士,他们曾援建巴基斯坦,修筑喀喇昆仑公路时候牺牲的。每一块墓碑上,都有他们的名字,也都有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国旗,以及象征两国手握在一起的图案,写了“中巴友谊长存”。这种深厚的国家友情,是两国老一辈人,用极大的热情和信任,甚至生命建立起来的,我们在纪念碑前深深地鞠躬致敬,中巴两国的建设者,不畏艰险,架起的两国友谊之桥,我们要将这种国家和民族友情传承下去。
在喀布尔,他们尝试靠近一些阿富汗人,跟他们聊天,听他们的故事,看他们的生活。似乎在战争国家,每一个人身在其中的人,都如困牢笼,无人可以幸免,平安是一种奢望。行走越多,见得越多,张昕宇和粱红就愈发感觉到无力感。这个世界的那些残忍,那些无名的、无端的伤痛,他们走过,亲历,却又让他们无可奈何。这是国之殇,民之难。
而伊斯坦布尔真的很美。和煦的阳光和柔和的大海,各种风格的建筑和著名的蓝色清真寺,色彩斑斓的霓虹和茂盛蒙络的街边绿植,这座城市不负盛名。而在光鲜的伊斯坦布尔的夜幕下,依然存在着许多艰难。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里,随处有难民家庭,一个女人带着好几个孩子,无助地看着过往的行人,他们或者期待一些食物,或许期待明天的情况会好一些,或许期待明天来自祖国的好消息。但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最后什么也等不到,或者等到崩溃,也可能随时饿死。
读这本书,对我的冲击也是很大的,一直有个想法,想有机会去中东,去那片神奇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亲历一下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但我预想的和我读到这本书的内容差异好大,如果我内心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在真不敢迈出第一步。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个体实在太渺小,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无法面对,更找不到好的办法去帮助他们。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很幸运地生活在和平的国家,现在真的觉得中国是很好的,至少我们每一天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可以快乐地和家人在一起。
他们一直在侣行,我有一天会从凡俗中停下来,行走世界,一直在路上,我们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