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探讨影片之前,我们先来聊两个问题。
假设你是一个电车司机,你的电车在轨道上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驰前行,在轨道的尽头,你发现五个工人在轨道上工作。
你尝试刹车,但力不从心,刹车失灵了。
你感到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冲向这五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直到你看到,在轨道的右侧有一条侧轨,并在该轨道的尽头,只有一个工人在那条轨道上工作。
你的方向盘还能用,所以你可以把车转向,如果你愿意,转到岔道,撞死这名工人,但挽救了那边五个人。
你会怎么做?
既定方向行驶杀死五个,还是改变方向杀死一个。
这一次,你不再是电车的司机,你是一个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轨道。此时,电车沿着轨道驶来。
轨道尽头有五名工人在干活。电车刹车失灵了,就快要撞上他们了,把他们杀死。
你不是电车司机,所以你真的感到无能为力。直到你看到站在你旁边,倚在桥边上的是一个非常肥胖的人。你可以推他一把,他会从桥上摔下来正好掉到轨道上面,刚好能够停住那辆车。
这样他肯定活不成了,但他将挽救那五个人。
你又会怎么做?
置之不理,还是去推桥上的胖子。
这是哈佛大学著名公开课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开篇教授提出的问题。
简单的讲,这是一个关乎选择的哲学问题,更为具象的说,则是在探讨谋杀背后的道德逻辑。
一个人生命的重量是否能和五个人生命的重量相衡量?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采取行动就是拯救,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进行干扰就是谋杀?当我们有决定事态发展方向的主动权时,到底是该采取行动,还是听天由命?
一件事情是否被评为正确或者道德,如果取决于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也就是如果可以有五个人活下来,就算牺牲一个人也是好的话,则称之为后果主义的道德推理。也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
但是,如果我们要探讨产生这个后果的行为本身是否合理,则如果去推这个胖子是否是道德的话,则称之为绝对主义的道德推理。绝对主义的道德推理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道德原则,不关心结果如何。这也是康德的观点。
那么,实际上,以上哲学观点,也正是Passengers 太空旅客这部电影所涉及到的问题。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可以被贴上更多的标签。打着科幻幌子的爱情电影、满屏黑科技、不合逻辑的穿帮剧,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哲学道德问题并非全篇讨论的重点,却是如果不加讨论则根本不会有后续剧情的重要元素。
吉姆唤醒奥罗拉陪他,正像他反复纠结向酒保提出的那个问题:如果你一个人被困在一个孤岛上,你有一个机会可以选择一个人来陪你,但他或她也将和你一样终生被困,你该如何选择?
在看别人的评判之前,如果让我来选择,毫无疑问,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拽上一个人的。
并且有很重要的后续,我一定会尽全力让眼下这绝境中的生存困境变得不那么可怕,我一定有办法和那种力量让彼此的孤独、愤怒和仇恨,被眼前的幸福、充实和满足稀释。
你可以说这是人性中的自私,可以说这是极致孤独下的无奈。这些确实都是。
我可以很诚实的讲,我会,但我也会很严肃的许诺,已经到谷底了,不会更糟了,所以一切会更好的运转起来。
网络上关于此部影片的评价很多都在对男主的做法进行道德审判,可其实导演已经给了这个故事足够多的后续和更加完美的结局,也就是首先导演心中是有答案的,其次女主都原谅他继续和他上床了。观众还有什么理由打着道德的幌子伸张正义呢?
如果说男主只是绝境下对孤独终老感到恐惧,到死都要拉个垫背的,受这种思想驱使下的行为受道德审判也无可厚非,但并不是的。
实际上我是很相信命运的。
列车员是否转动方向盘,看似是他的选择决定着后果,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冥冥之中铁路上的工人们命运使然呢?为什么你的休眠仓先坏掉了,为什么男主爱上的是你不是别人,这一切又何尝不都是命运呢?生活平淡的波澜不惊,没有车祸没有病痛,家境优渥怎么能有女主光环呢?
爱上谁,或者被赋予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的重任,是巧合也是命运中本就刻画着的轨迹吧。
绝对主义的道德推理告诉我们,就算自己要孤独死了抑郁死了要自杀了,都要忍住,就算自己死了也不能拉上别人死!
后果主义的道德推理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反正最后有了老婆,拯救了人类还可以种花儿种草过悠闲的小日子,夫复何求!
睡什么睡,起来嗨!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壹件晓事(only_one_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