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付出辛苦才能赚到钱
这种信念许多人都有,认为“要非常辛苦或者付出大量牺牲才能赚到钱”。如果你认同这句话,代表你认为赚钱是非常有压力的,经常感到疲于奔命。这也是我们限制自己的一种方式,如同为自己戴上了眼罩,屏蔽了对于机会的觉察,即使财富来到你面前,遇到赚钱的机会,你也会犹豫不决,并最终让机会跑掉。
2. 金钱是危险的东西
比较典型的限制性信念是金钱使人变坏,财富造就人的贪婪,充满偏见地认为一个人非常有钱是因为来自不义之财。如果你认同金钱是危险的东西,你就不会允许自己赚很多钱,会不自觉破坏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比如,这种信念会让自己的目标变得渺小,不自觉地害怕、远离有前景的行业,即使凑巧有了钱,也会赶紧把钱花出去。
3. 有钱就要牢牢抓住
这也是一种对金钱没有安全感的限制性信念,害怕失去钱,害怕钱不够用,每次花钱都觉得很难受。不愿意花钱提升自己或是进行投资,容易对钱产生焦虑。要懂得花钱和投资才能让财富增值,如果你对钱持有小心翼翼、焦虑的态度,会限制你的创造。
4. 有钱才能证明自己
认为有钱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一种不自信和自我存在感低的表现,认为只有钱才会让别人喜欢或尊敬自己,不相信自己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很多人因为没有安全感,拼命赚钱,把获得金钱作为证明自己足够好的方式,可再多钱也不可能让你对自己满意,因为你心中有个“必须证明自己”的循环课题。这已经变成潜移默化的习惯,你根本没有察觉这种信念在折磨着自己。
5. 有钱要赶紧花掉
有些人则相反,一有钱就毫不犹豫地将其花掉,虽然我们能够运用自己的价值不断创造财富,但你不积累,不理财,只是花钱,就很容易失去金钱,而且没有抗风险能力。要想一下自己为什么一有钱就花出去,都花在哪里了?之前有一个学员和我聊起了金钱的话题,她一有钱就购买大量服饰及用品,每个月都所剩无几,她觉得穿得漂亮会让自己自信和开心,不然会让人看不起。除了外在物品,在第3章“知识笔记法”中我们提到:对于知识产品,有的人总是买大量课程,却没有听,这背后可能有不自信的信念,担心自己不买就会落后。内在价值感和自信力是一种金钱的限高。财富储存好比一个蓄水的木桶,当你的内在价值感和自信力这块木板较低时,财富就会不断流出来
6. 自己没能力赚到钱
不相信自己有才华和能力创造价值,这也是一种不自信的限制性信念,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好机会也会逃开。之前有个学员一直想换一个工作,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一天机会真的来临了,是当下热门的新兴行业,薪水和工作内容都很吸引人,这时他迟疑了:我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吗?进入新公司之后,会不会不能适应环境,被开除?当你秉持着自己不够好的信念时,即使机会就在眼前你也会推开,你觉得逃开比较安全,无须面对可能失败的风险。当你重复相同的信念时,只会创造更多同类型的困境。如果你持续运用与目前处境相同的方式去思考,在相近的情境和现实中只会不断重蹈覆辙
从小到大,我们的金钱观、价值信念受到以下3个方面的影响。
1. 语言设定(小时候或成长中经常听到什么,自己常说什么)
回想一下你的成长过程,你听过哪些关于财富、金钱的话,听到过前面提到的6种限制性信念吗?从小到大,我们被植入很多信念,看似正面话语也可能隐含着限制性信念,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付出辛苦才能赚到很多钱,这会创造什么状态?你会不断选择辛苦的方向走,当有多种可能性放在你面前时,你会选择最难的,因为你认为简单的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在年幼时听到关于金钱的话,都会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为影响金钱信念的一股力量。
2. 特殊经历(生命历程经历过什么,带给你怎样的信念)
小时候对于金钱、财富、有钱人的经历和体会,会成为你一生的信念乃至制约。身边亲人和朋友的负面经历(比如亲友生意惨败),成长过程被长辈批评(怎么这么没用),或是不小心做错事,强烈的自我谴责,都可能让你形成“金钱是危险的”或者“自己没能力赚钱”的信念。
3. 模仿他人(过去看到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在成长过程中,你的父母或长辈对于金钱的态度是什么?把财富管理得很好还是很失败?爱花钱还是很节俭?善于投资还是根本不会理财?钱是家里快乐的源泉还是带来痛苦?从小我们几乎靠模仿来学习大部分事物,你的理财习惯与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