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了大学以来,想要诅咒一切的日子,从开始的每月几天,到如今,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已经成了常态。
放眼望去,身边的人好像都很优秀——那个从不缺课的朋友又得了奖学金,已经趁着国庆预支自己的钱出去旅游了一圈;舍友在学生会混得风生水起,人脉遍布全校;至于那个没有什么作为,差不多虚度了一半大学生活的朋友……人家长得好看。
而你呢?难点的学科挂了,通过率三分之一的面试被刷了;说要找个兼职,发传单什么的瞧不上,稍好点的工作又懒得费心去找。
最后你窝回宿舍,怨声载道。
前不久,你好容易决定参加了学院某志愿活动的面试。然而一进场,你就被diss了。
“这位同学,报名表上为什么没有照片?”一位老师拿起你的报名表,很不满地问。
你一时语塞,尔后心虚地回答说忘贴了。想起那个几天前因为嫌麻烦,觉得不贴也罢,便草草打印完表格便交上去了事的自己,你只想跳回去揪着自己的耳朵,大声呵斥: 你特么怎么就这么懒!
面试以抢答形式进行。磕磕巴巴的自我介绍之后,为了挽救一点之前的失误,你屡次举手,回答了好几个问题。这下应该能扯平了吧?你暗暗祈祷。
结果,老师问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在场有哪些是目前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的?”
在场十个人中,有五六个人举起了手。
没举手的几个人显得突兀起来。
举手的同学,都是刚才回答得比较优秀的那几个。老师环顾了一下他们,满意地笑了笑,示意面试结束。
你离开考场,收拾书包,走出教学楼。天已经黑了,冷风暗戳戳地从衣服下摆溜进来,激起一身鸡皮疙瘩。同行的伙伴看起来很紧张,不断说着自己面试时的种种状况,担心没法通过。你佯装轻松,不住地给他打着强心针,却没有告诉他,如果没猜错的话,你是一定没法通过了。
其实就在刚刚面试完的时候,掌握场内信息的舍友给你发短信,告知你的成绩不太理想。
意料之中。明明提前一天就接到了面试通知,知道需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写好稿子后却松懈了下来,想着面试开始前随便背背就好了。结果是无所事事了一天,奔赴面试点的时候,又大意到忘记带稿子。可这时你还不紧不慢,想着不就是个自我介绍嘛,现编就可以了。
直到坐在面试官面前的那一刻,你卡壳了。
明明只要认真准备十分钟就能顺利进行的面试,却因为你的懒惰和粗心,亲手给自己制造了那么多障碍。
“你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啊。”内心深处传来一个声音,仿佛一记耳光,落在脸颊上火辣辣地疼。
❤
“小时候被大人问长大后要上清华还是北大的时候,我总是很纠结。可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是我想太多了。”
这是前几年很火的一个段子。那时丧文化初现萌芽,年轻人用这种戏谑的方式调侃着自己,仿佛小时候那个纠结究竟是上清华还是北大的自己就是只不知天高地厚的顽猴。
你看到这个段子,却笑不出来。因为,对你而言,这不是一个段子,而是小时候经常会上演的事。唯一不同的是,面对这个问题,年幼的你总是毫不犹豫地大声喊出:“清华!”把大人们逗得哈哈大笑。你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笑,也跟着一起乐。
那时的你,真的以为自己以后会上清华。
所以如今看到这样的段子,你的内心总是有种难以名状的羞愧和苦涩。倒是跟清华北大没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如今的自己,似乎连大声喊出理想的勇气都没有了。
“一个行动迟缓的废柴,空谈理想又永远拿不出行动,惹人笑话吧。”你不时会有这样的觉悟。
❤
有个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导演选择了十四个普通人,记录了他们从7岁到56岁的半生。其中一个叫Neil的男人在谈起如今失败的生活时,这么说道: “可能在我七岁时,我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所有的事情都令我满足;我对周围很着迷,事物的颜色都有趣,声音都是实在的。我那时总会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东西。然而有一天,我开始茫然了。很多事物都莫名其妙,却又不得不面对。”
除去他身上可能带有的抑郁因素,他从少年到成年的心路历程,恰好像是生活中千千万万个“你”的翻版。
茫然的时刻来了,于是你开始逃避,开始懒惰。你给自己灌着过量的鸡汤,以为机会会自己送上门来。你得了拖延症,所有事情非得堆到deadline不可。你安慰着自己,说,万一、万一呢?其实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一个从不准备的人,即使抓住了那个侥幸的万一,也有愧于心。
你以前常常会想,自己以后会长成什么样的大人呢?实际上,理想换了一个又一个,直到现在也想不出个大概的轮廓。
对未来,你总是一遍一遍空画着蓝图,紧迫感时常光顾,而担忧完后,你又继续保持着一贯的作风——
花好几百办了包年的健身卡,踌躇满志地说要每天锻炼,天一冷就放着那套昂贵的装备在衣柜养生。报了吉他培训班,买了吉他,交了学费,去了两三次便不再问津。翘课是家常便饭,考前一两天才拿出崭新的课本,熬夜通宵地啃,再不济,就直接就认定挂科的命了。
懒惰,拖延,三分钟热度,推卸责任,这是失败者的通病。
“跌倒了,不如就躺着好了,躺着多舒服哦。”你用毒鸡汤安慰着自己。
仿佛如此调侃一番,负罪感便能减轻几分。
你可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啊。
❤
大多数人生活在无言的迷茫中。其实,不论是自顾自的调侃,还是委曲求全,其实都是为自己负罪感的开脱和积重难返的绝望。
不妨坐下来反思,你是不是早就到了该承担点什么的年纪?
在面对诸如“毕业后想干什么?”这类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你的答案绝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
会于心有愧吧?说起来,谁都不真的甘心做一个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大人啊。
所有人都喜欢舒适,可生而为人,总有不得不跳出舒适区,接受苦逼的时候,只是程度不一罢了。再光鲜再优渥的人,只要给他机会,也能给你倒一大箩筐子苦水来。
残酷的事实是,成功者谈起他的苦逼,众人钦佩,甚至会作为励志教材;而要是作为一个废柴再去大肆地自怨自艾,还迟迟不肯行动,那就十分令人受不了了。
有些事,现在不开始着手去做,谁又来替你完成呢?
但愿有一天,当你回想起这段迷茫无措又迟迟不肯做出改变的废柴日子时,可以无奈又骄傲地感叹一句: “我以前过的都是什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