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逗,图/摄图网
1
家族唯一的独女。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一方面是干活更需要劳动力,也就是男丁,另一方面是认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身边的同学,家里都有好多兄弟姐妹,为了生一个儿子,妈妈们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生,有的已经生了3个女儿了,依然不死心,想继续奋斗一个儿子,可能那个时候人们的想法简单得固执:
没生一个儿子,脸上无光。
我们家,大概比较有福气吧,大人本来希望有儿有女,最后的定局是:家族里,全部都是男孩,只有我一个女孩。
我的兄弟很多,比葫芦娃还多,家族的小孩,加上我,一共是有9个,我们的组合是8男+1女。
所以,我成了家族里的珍稀品种,别人总想生儿子的,没机会,我们家族,阳气很足,生的都是儿子。
我想,我作为唯一的一个女孩子,我享受到的福利,大概就是:
每一年,我穿的衣服都是新的,不像我哥哥我弟弟,还有比他们年龄大的表哥,衣服是表哥退给他们穿的,而我,没有人可以把衣服退给我穿。
其他的,没觉得自己和兄弟有区别待遇,也没有感觉到什么重男轻女,所以,当别人说起潮汕人重男轻女时,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
至少,我的家庭里,爸妈还是给予我们足够的物质保障,即使家里经济紧凑。
可能,在爸妈眼里,儿子女儿都是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一视同仁。
2
爸妈下重本让我们读书。
小的时候,家里的经济很差,没什么钱,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还有养猪,爸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加上养猪的,还有叔叔和姑姑的赞助,我们才得以完成学业。
我至今仍然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却深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相信读书育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即使家里没钱,也要借钱供我们三兄妹读书。
在农村地区,家里的小孩都完成大学教育的,其实还不是普遍情况,我们家是比较少见的,可见我爸妈在教育这方面的投入,可谓是呕心沥血,只希望我们自己将来能有更好的出路。
爸妈把我们举在他们的肩膀上,只希望,我们能去到他们曾经想去,但是去不了的远方。
3
小酌两杯的爷俩。
我爸爸,跟我的关系很微妙,他像把我儿子,又像是把我当哥们。
我还记得在家里的时候,偶尔饭菜做得丰盛了,他想小酌两杯,但是爸又想偷懒耍赖,懒得去拿酒杯和啤酒,他就问我:逗啊,你要不要喝啤酒啊?
天真的我就说:要啊。我爸就给我来套路了:刚好,我也想喝,你去帮爸一起拿吧?
论套路哪家强,我就服我爸。
爸的酒量不太好,喝不了几杯,但不妨碍他对酒的喜欢,不论是红酒,白酒还是啤酒。
直到现在,我回家,我们父女俩交流感情还是这样:爸想喝酒,又懒得去拿,就套路我去拿。
偶尔我也主动问他:我们喝一杯不?他嘻嘻说好,我妈就在一旁看我们喝。
但是,我爸爸奇怪的是,他却从来没有和我哥哥我弟弟这样,他不跟他的两个儿子喝酒,不知道是不是觉得没意思,或者是我的两个兄弟,不喜欢以这样的方式交流感情,毕竟,喝酒还是不太好的。
父女之间的交流,似乎是依靠一瓶酒来打开话题的。
4
离开时的背影。
真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前20年都是在晕车中度过的,而晕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家里读书的时候,我是没有出过远门的,但是我走的路还是很远的。
也就是从家里到学校,再到书店,再从书店到学校,最后到家里,日复一日,总周长,围起来可绕地球n分之一圈。
唯一的一次出远门,就是上大学,也就是出了这趟远门,我就成了离家千里之外的游子,毕业后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广漂。
老爸可能也没想到,他的女儿这趟远门,走了那么久。
我至今仍然记得老爸送我去上大学那晚的情景。
那个时候,我是在网上找到了学校的同乡会群,而这个群还是别人拉我进去的,群里面一直有在讨论坐包车一起去学校的事情,我就在群里面报名了。
那个时候我好像是无知无畏,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就在群里面报名了。
等到快去报道的前几天,老爸才知道我是预约了同乡会的包车一起去学校,但是,他担心安全问题,毕竟,网络上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彼时,我多次拨打负责包车的联系电话,而电话一直没打通,要么就是打通之后没人接听,老爸很生气,他责怪我没事先跟他沟通。
生气归生气,他还是很无奈。
终于等到坐车返校的那天,老爸开着摩托车载我还有我一大袋的生活用品,到同乡会包车约好的地方——高速桥下集合。
更悲剧的是,那天晚上车到达的时间比约定的时间还晚到2个小时,老爸就更加担心了,他不知道我是不是遇到野鸡车了,他的内心似乎很担心很着急,百味杂陈。
只是,他没有把这种不安的情绪传达给我,他背对着我,一直在抽烟,似乎在责怪自己没帮我考虑去报道的路程行程,又怪我没做好准备。
那天晚上,天气很冷,我们爷俩就在高速桥下等了两个小时,他还是不知道应该跟我说什么,他没有我预料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也没有“儿行千里,母担忧”。
而等待的那2个小时,我格外地担心:担心被我爸爸说中了,万一那是野鸡车呢?那我还怎么去学校?我明天还怎么报道?不由得害怕起来......
好在,最后那辆同乡会的车,真的有来,而且,也不是野鸡车,车上也有好多同学是明天一起去学校报道的,而车上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送我上车后,老爸就回家了,第二天早上到学校,我立刻打电话给家里,说已经到达学校了,让他们放心。
在去学校报道之前,我通过一个认识的高中学姐,认识了一个新的大学师姐,在没去学校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师姐长什么样子,我们只是在qq上互换照片,彼此先看了一眼,有个大概的印象认知。
师姐告诉我,到学校饭堂前下车,她在那里等我,还问我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庆幸,这个师姐跟同乡会的车一样,也是靠谱的。
而我的爸爸,却担心害怕一整夜。
5
不曾到过的地方,叫心。
爸,你不曾知道过的是:我特别想认真地和您聊一次,以父亲和女儿的身份。
小的时候,我和妈妈吵过架,闹过矛盾,可每次发生不愉快,我们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或许,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协调家里人之间的问题吧,都希望家和万事兴。
可是,爸爸,每次吵架,我心里都好委屈,问题表面上得到解决了,却像一颗炸弹一样,埋伏在我心里,我害怕有一天,那颗炸弹就爆炸了。
我们的解决方式简单粗暴:你命令着我,跟妈妈道歉,理由就是:她是你妈,你得尊重她。
您也没去了解我们闹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老爸啊,我也知道她是生我养我的妈妈,可是,您这是在解决问题吗?您只是迫使我低头认错,维持表面的平衡而已。
爸,你知道吗?我曾经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情互动,他们有小秘密愿意告诉爸爸,然后爸爸给他们出谋划策。
爸,说真的,我从来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是富二代,我只羡慕他们那种无隔阂,可以坦诚相待的沟通模式,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拿出来说,然后和解。
在吵架的时候,我曾经恨过你,恨你的不理解和粗暴态度,你为什么不听听你女儿的声音。
可是,我知道,你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是你唯一的女儿,其实你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女儿相处吧?也没人教你应该怎么和女儿沟通吧。
爸,也真对不起,这些年,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害怕和别人发生矛盾,总是把心事都藏在自己的心里,不懂得怎么表达出来,我也不太懂得化解每一场危机,我哭过好几次。
后来啊,我试着一点一点地突破自己,改变自己,终于啊,我开始变了。
我们父女俩,并没有真正沟通过,也许,你忙于生计,不善言辞,也放不下一个男人的面子,不懂得怎么开口说起这些。
爸,一辈子还长,我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好好地聊聊心里话,我希望,我不仅仅是你的女儿,更是一个可以听你谈天说地吹牛逼的朋友,我想走近你的心里,听听你的声音。
6
没有说过的表扬。
爸,您似乎从来没有当着我的面夸奖过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怕我骄傲了。
读大学时,不管是我当宿舍的室长,还是班级的班长,甚至是协会的会长,我很激动地跟您分享我的喜悦的时候,您都没有过多的评论,也没有说什么祝贺的话。
唯一一次,我听到您的夸奖,是因为我写了一篇关于您的文章。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学校的校报刚好成立了十周年,于是举办了一场以十年为主题的征文。
那次征文,很多同学参与,据说评选流程相当严格,从审核到确定获奖名单,足足弄了一个多月。
我写了你和我之间的3个十年差距,提到你年少时为了让弟弟妹妹有读书学习的时间,你主动承担了家里的重担。
还有好多我们之间的细节,有很多的话想说,在电脑前,一股脑地,全部都写出来了,我大概写了半个小时吧,然后就交稿发邮件给主办方了。
就在我差不多忘了这件事的一个多月后,我的班主任,突然给我电话,说,恭喜我的文章获奖了啊,而且还是一等奖。
我当时就开心傻了,哈哈!我还有得奖的机会啊。
那一年过年,我给家里人都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用自己学过的软件,制作了每人一张的图片,并且洗出来,用自己制作的信封包着。
另外,老板额外拿多一份礼物,我把那篇获奖的文章和征文的获奖名单,一并打印出来,和专属图片一起包在信封里面。
老爸还是一如既往地淡定,面不改色,不夸我,也不贬我,唯一一次被我不小心“撞见”,是因为当时我在楼上,听到楼下爸爸和堂弟的对话。
我爸爸说:给你看哦,这是你姐姐写的文章,拿了一等奖呢,好好向你姐看齐啊,知道不?
当时我在楼上,听到我爸这么说,忍不住就偷偷哭了。
努力了很久,只想得到爸爸的一句认可,而他却担心我会骄傲,从来都不曾表达过他的赞许。
或许,大部分的潮汕父亲,在感情上都比较腼腆吧,不太懂得怎么向家人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把压力和无奈都藏在心里,也不会直接表扬孩子的进步,怕孩子会骄傲。
老爸啊,你简直是心机man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