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
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 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是台湾作家张文亮写得一首小诗,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暖暖的、爱的气息,同时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心态。
蜗牛 ,动作迟缓,做事低效的代名词,这是它身上的一个大缺陷。然而,它的缺陷也正是它的一个优势。在它生命的道路上,虽然总比别人慢上好几拍,却能在漫步中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周围美丽的风景——轻柔的夜风,漫天亮丽的星斗,清脆悦耳的鸟叫虫鸣……迟钝平凡的小蜗牛在慢慢地爬行中感受到的美丽,常常被匆匆而过的大家忽略、错过了。
我们的 教育教学之路不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吗? 教育孩子不正像陪着蜗牛去散步吗?说实在的,做为一名班主任,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每天面对着四五十只小蜗牛,每天总有处理不完的官司,还有许多孩子的无理纠缠,有时候也会被气疯;当孩子们做题出错的时候,真想把正确答案直接植入他们的大脑;当孩子们怎么也学不会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躁;当孩子们考试时,总习惯性地拿分数来论英雄。为什么不去按照自然的节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漫步呢?或许会看到异样的风景。
我班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叫小敏,她不喜欢学习,上课也不听。时不时地出个动静,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课上不是撕纸,就是把外套脱下来,包上铅笔盒当做娃娃来抱。说实在的,我一直很头疼,一节课下来,只要她不出声音,不影响大家上课,就算万幸了。找她谈过,但没有效果,曾经为这事批评过她,甚至大声呵斥过她,更是无果,也和她的家长聊过很多次,家长也很无奈,说能学多少是多少吧。在二年级时的一次写字课上,我忽然发现她竟能坐在位上一笔一画地写字了,虽然只是照着葫芦画瓢,写得歪歪扭扭,但毕竟能安静下来了。我顺势表扬了她,并发给她了一个本子。在以后的写字课上,她都能安静地写着,我都会发给她点小奖品,或一块橡皮或一枚糖块,课堂上她再也不出动静影响大家上课了。其实她还是一个特别有礼貌的孩子,见到老师老远就大声地问老师好。音乐课上,把自己的书送给老师当教本,课下帮老老师抱本子......小敏不就是那只爬得最慢的小蜗牛吗?
作为老师,我真的应该慢下自己的脚步,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等着孩子长大,慢一点,再慢一点,静待花开,真的需要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