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头
小时候看《神医喜来乐》,喜来乐最喜欢吃沧州狮子头,一想起来就馋坏了,于是把爱吃的小孩子看得也馋坏了。
长大了才知道,原来狮子头不是河北菜,是淮扬菜,用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肉馅,掺上鸡蛋、嫩藕、玉兰片或荸荠碎,先炸后煮,细火慢炖,味道才香浓。
不过最先吃到狮子头,是在天津卫的大铁勺酒楼。
有一个周末我们到公司开会,会后我得加班,而同事们去了大铁勺聚餐,回来的时候给我捎了盒饭,毫无心理准备的我就被厚厚一大块压扁了的肉丸给吓呆了。
天津本地的同事就笑着解释:给你带了半个狮子头和扬州炒饭。
后来有幸一起去大铁勺吃饭,终于看到狮子头的真容,大!很大!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大肉丸子,足有八尺大汉的拳头那么大。可是这么大的肉丸子吃起来口感却不发死,汁含得足,时而能吃到脆脆的玉兰片和柔韧的香菇粒。吃掉外层,肉丸里面居然还有惊喜,是一个裹着油炸酥皮的咸鸭蛋或者鸡蛋?记不太清蛋的味道了,只知道第一次吃到的时候,很是新奇。
后来看到国画大师张大千做狮子头的做法,才知道好吃的原因。好吃的狮子头要用手工剁碎的肉,肉要如米粒大小,不能剁太细,这样肉质留有空隙,才能含住汁。
后来吃家门口的饭店里做的清蒸狮子头,觉得就是清蒸碎肉末,肉丸依然很大,但太浮,没劲道,一夹就散开了,一看就是绞肉机绞出来的肉馅做的。
做菜的诚意其实和做人的诚意一样,都是可以品得出来的,家门口那家饭店的狮子头,吃过一次就不会再吃,而大铁勺的狮子头,如今我还在想念。
四喜丸子
鲁菜里有道传统经典菜式:四喜丸子,传说是张九龄在婚宴上为之命名,所以鲁地喜庆宴席上“双鸡双鱼双丸子”套菜里必定有这道丸子菜。
至于做法上,根据百度百科查询,四喜丸子和狮子头基本一样,不过数量上有严格要求,必须是四个,寓意福禄寿喜人生四大喜事,所以这道菜才能成功喜庆宴席上的压轴菜。
奇怪的是,我山东本地宴席上吃过的四喜丸子,多半加的是藕丁和木耳,所谓的玉兰片或荸荠丁是从来没尝到过,甚至有的就是一团肉,其他什么都没有。
后来问过一些长辈,都说这种宴席上的丸子酒店都不自己做了,从市场批发,有些质量差的,淀粉多肉少,吃起来一团死肉,味道口感都让人难过,所以席上少有人会碰这种吉祥菜。
想想也是,宴席上的套菜基本和大锅饭的水平差不多,难有时间精雕细琢,像丸子这种又要手工剁肉,又要用手打肉馅,又要炸半天,又要煮半天的菜,精明的酒楼不如外包出去,挪出时间来再接几桌宴席,金钱上更得利。
所以,本应精工细作的四喜丸子,成了宴席菜套系的牺牲品,经过流水线的加工,失了灵性而变得味道平庸起来。想起今年风口上的写作课都在传授一些爆文公式,故事A,故事B,佐证观点等等,如果满目都是这样的文章,我仿佛又在看着一道道宴席上的四喜丸子端上桌子。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爆文永远爆在其立意和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而不是那些公式。
好的文章,和美食相通,用心以诚,精工细作,才能余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