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的忠义形象,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其实,还有一个与关羽同时期的青州名士——太史慈,其忠烈可昭日月,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关羽的声名所掩,在武圣人的阴影下未能得到与他的事迹相符的誉望。论颜值,两人都是时髦青年——美髯公,关羽个头稍高点;论业务能力,看似关羽能力更强,其实不然。毕竟太史慈英年早逝,仅活了四十一年。期间他北海救孔融,神亭战孙策,之后更是成为孙氏集团的CEO,为其除去刘磐势力,独撑起江东大局。就独挡一面的能力来说,他比关羽要强很多,只是太史慈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忽疾而殁。至此,再无力与关羽一争高下。而观其忠烈事迹,足以与关公媲美。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史书中说他少有远志,二十一岁便被举为东莱郡奏曹史。当时的郡守与州牧之间有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便都向上级打报告,谁如果占得先机自然就会有更大的话语权。结果,州牧先派人去了,郡守急得没招了,便打发行事果断的太史慈去劫州章。一般人是不敢去的,万一行动不力,这可是死罪!最终,太史慈以非常手段完成任务,并以此声名远播。这是他的智。
初平年间,黄巾起义正如火如荼,孔文举被管亥部困于北海。而孔曾有恩于太史慈的母亲,太史慈遵母命,冒白刃为孔融去平原游说刘备出兵。当时的刘备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乐得送个人情,很轻松的搞定了管亥部黄巾军。这是他的孝与义。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太史慈追随刘繇于曲阿。这时孙策已大军压境,太史慈只得了个侦察连长的小官,奉命去城外探视敌情。路过神亭时竟与孙策一行十三骑遭遇!太史慈当时只带随身小卒一枚——此人估计这时已经吓尿,掉转马头通风报信去了!一场遭遇战已不可避免,太史慈根本没有胜率,但他毫无惧色,大喝一声,直取孙策!可能孙策的部下依仗人多势众,想先让自家主公练练手。结果令他们大惊失色,太史慈完全不要命,虽然马被孙策刺倒了,他依然夺得了孙氏的头盔;而孙策也夺去了太史慈身后的短戟。这等于两人打了个平手。此时双方救兵都到了,便各自回营。此一战,让孙策知道了一个勇武过人的太史慈,为日后的招降埋下了伏笔。这是他的勇。
之后,刘繇败走豫章,太史慈终为孙策所执,良将终遇明主。其时,太史慈虽见遇于孙策,由于不是嫡系,大臣多有猜忌。正赶上刘繇去世,而刘的手下有一万多兵马无所归附。孙策有意让太史慈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近臣相劝说:“太史慈北去,必不还矣。”孙策独不听,并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以信义见称,怎么会欺骗我呢!果不其然,在规定的六十日内太史慈归吴复命。这是他的忠与信。
策死,孙权继大位,重用太史慈。时刘磐势力一直在江东作乱,无人能制衡他。太史慈受命建昌都尉,统领江东以震慑刘磐。自此,江东再不见刘磐作乱。而在其治下,江东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短暂的复苏。他死后不久,百姓们便在其治所建庙以志纪念。这种待遇除了诸葛亮等几位大神之外非常鲜见。
一个忠勇信义孝智齐俱的青州名士,却没有得到后世足够的敬仰。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太史慈的死也写得很窝囊。近代以来更少有为其正名者。他真正的死因肯定不是这样,现在还是个谜,应该是急症,他临死之前还说:大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阶堂。而今所志未从,奈何死乎!言讫而亡。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他的死因,应该不是征战所致的外伤。不管怎样,罗贯中的诗写得还是很中肯的: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
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
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这首诗基本概述了他的生平。在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中,专有《太史慈》一篇,开篇即是:“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为可称。”这说明,至少在宋时的士人阶层,太史慈的声望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据说,当时的曹操曾想方设法延揽他,并修私书一封,内无片纸,只一味中药:当归。太史慈随手弃之,不为所动。而且,他还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射手。这几乎没有争议,比之吕布的辕门射戟,太史慈有更精彩的表现:他曾在攻麻城时,在城下张弓把城楼上叫骂的士兵的手臂掼穿在楼柱上。一时为众士卒惊叹。
虽然忠勇如此,但终因壮岁凋零,加之雄杰并处乱世,最后,名不显于身后也是正常的。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