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一个高频率的词:保持开放。
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自己担忧的问题是信息量过载,因此,尽量在手机中不会安装多余的APP(微博、豆瓣、花瓣、小咖秀、各类视频播放软件等等)。
说来可笑,打从去年,我才开始使用印象笔记、知乎、豆瓣,只到今年年初,我才开始使用花瓣。由于自己本生就是互联网行业,对这些大名鼎鼎的软件都耳熟能详,但由于自己不够开放包容,这期间错过了很多的学习机会,后悔莫及。
有人说过: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并不是知识爆炸。
我们自己要有甄别信息与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知识储备能力越强的人功力越深厚。不够专注,怪信息爆炸,天大的借口。
曾经听过锤子科技设计总监罗子雄在TEDxChongqing 的演讲《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记得他当时说他经常逛知乎,玩豆瓣,浏览behance、Pinterest。当时很纳闷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逛那些网站啊?
天使投资人李笑来不止一次在演讲中提到他在twitter上follow一千多人,繁忙的他还经常使用支付宝、微博、Tumblr等社交媒体。逛twitter的一个偶然机会他发现了比特币,花了几个月弄明白之后,决定相信这东西的价值,现在,他成了中国的比特币首富。
他们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要保持开放!
我在读《The Principles》时,书中经常提到
open-minded
它的意思:心胸宽的,能接受新思想的;无先入之见的,无偏见的。
首先,对于别人指出的错误或缺点,应欣然接受,解决好那些错误能使你进步,让你更强大。
其次,若你是个能接受新思想的人,对于新技能新科技会用主动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并加以学习应用。
再次,对于任何事情都无偏见,保持开放,其实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
曾经有一阵子我特别迷恋某几个歌手的歌,我会将她们的所有专辑收藏起来反复听。后来我发现,我错过了很多其他人唱的更好听的歌曲,甚至只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歌名或是艺人名称。
最近几年对于保持开放的心态特别有感触。
我发现中国很多流行歌曲里引入了国外非常有名的交响乐。比如S.H.E《不想长大》 引用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 ,《Remember》开头引用天鹅湖舞曲,李克勤《我不会唱歌》引用李斯特《钟》做背景,离人节和离别曲都采样了肖邦第三练习曲(离别)等等。我时常在想,普通的大众很少有人去听那些交响乐或是古典音乐,而只有那些作曲家,为了找灵感,听遍了世上所有的音乐吧!
电影《激战》里面的拿《The Sound of Silence》当作配乐使用,对剧情加分不少。我有一次听广播才知道,原来影片拍摄期间,导演林超贤一次在街头无意中听到Ania版的《The sound of silence》,很是着迷,之后央求监制无论如何要把歌曲的版权弄到手,于是Ania版的《The sound of silence》作为电影《激战》预告片背景音乐出现,让原本硬碰硬的拳击平添了几分柔情 。
秦国丞相李斯《谏逐客书》: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