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梁冬的一篇访谈,提到他的一句话:“……不断变化手段,执著为目的,那叫坚定。执著于手段,而变化目的,那叫我执。”
在生活里,我们往往陷入手段的不同,而忘了目的或没有坚定的目的,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源,也是复杂的一大部分来源。我以为,目的是理想、是目标,而手段则是工具和方法,也就是“器”和“术”,这方面的思考不够全面,先说说“器”,也就是工具。
先说两个例子。很多人都用过TotalCommander这款神器,作为简洁高效的文件管理软件,许多年来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这款软件是作者用Delphi2开发的,也就是古老的开发工具依旧开发出伟大的软件。从这点来看,工具只是实现目标所借助的器具,器具是否强大和目标是否强大基本没有必然联系。
再一个例子就是Palm手机,在2009年Palm已经日薄西山时我买了二手的Tero650,当时诺基亚仍称雄,塞班系统统治着市场,然而,Palm就是一个特例。它的优点太多了:高速、稳定、廉价、易用,单任务(避免分散注意力),在那个时代它的魅力无可匹敌。其实现在Palm系统已经没落了,可是,我的一个朋友今天仍旧用着一台Tero680,并且很开心,我相信这台Palm已经融入他的生活,他选择最大化Palm的能力,那就是他心目中的手机。
观点一:器应服务于术,也就是方法。
比如记笔记,选择纸笔也好还是计算机也好,都应该以记录的习惯为中心,纠结于用那个类别更优意义并不大。在确定一种类别后,也要看一种工具是否切合自己的目的,而非别人推荐或是追捧。
观点二:器应该简洁高效。
瑞士军刀很受人喜欢,就是因为它多样的功能集一身,而且小巧精悍。选择工具就一个像瑞士军刀一样。选择TotalCommander也一样。对于很多相同功能的软件,在选择时应注意使用的主要目的,而非花哨的效果。对于记笔记,买一本Molskiner是不错的,用很普通的本子记录会严重影响自己记录的习惯。
观点三:要关注隐藏的时间成本。
对于很多工具而言,慢慢我开始选择精致耐用的,而不再关注性价比,因为持久性的使用下来,会简化选择的时间成本,也不用更换,评价价格会降低。比如手机,选择一款大众型号有利于在遇到问题,在网上找到答案,而且会有很多人就这一型号做出优化,这要比偏门的型号节省很多精力。
另外,如果一旦你选定了一款工具,那最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必费力寻找新的工具,而且也不必要关注类似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影响你深入的使用正使用的工具。比如最近我就取消了AppSolution的微信,它每天会推送对我意义不大的信息,也就是新的APP。
暂时想到这么多,待补充。
201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