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三岁的孩童来说,周围的一切有时是那么新奇,有时又是有些恐惧。成人的恰如其分的引导往往能推动孩子积极正向的发展。偶然的一幕,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妈妈的育儿智慧。
一日傍晚,回到家,正当我锁车子的时候,一对母女的对话引发了我的留意。
两岁多的小女孩跑到妈妈面前,胆怯的说:“妈妈,怕......”
这时,我看见,妈妈拉着小女孩的双手,弯下腰,蹲下来,平静的说:“丫丫,怎么了?怕什么呢?”
小女孩指指旁边商铺,又说:“妈妈,怕!”
妈妈直起身,拉着小女孩往前一步走,说:“来,丫丫,咱们看看,到底是什么?”
片刻,妈妈说:“丫丫,你是不是看到里面有一张大狗的照片?妈妈知道丫丫不喜欢狗。”
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点点头:“丫丫不喜欢狗。”
看到这一幕,我忽然意识到,生活中真的是处处皆教育。
2——3岁的孩子,她们语言的词汇量还没有积攒到能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充分的表达出来,正如上面的小女孩丫丫,当她面对内心的恐惧时,只是说“妈妈,怕!”用一个字“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而这位妈妈的行为值得点赞的是,当她面对孩子的恐惧时,并没有急于带孩子离开怕的现场,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内心真正的恐惧,让孩子明白到底“怕什么”,帮助孩子疏通心中的恐惧,最后妈妈把孩子内心的恐惧用语言表达数来——“丫丫不喜欢狗”,而孩子在妈妈的语言中习得了如何表达自己内心恐惧的源头,于是重复妈妈的话——“丫丫不喜欢狗”,正向引导孩子如何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这位妈妈认可并尊重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怕”,但是用实际行动温和地让孩子一起正视她所怕的是什么,并把孩子的内心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
简短的交流,不仅让孩子正视了内心的恐惧,还让孩子积攒了词汇量,学会了如何用简短的句子(而不是单个的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倘若这位妈妈听到孩子说“妈妈,怕”的时候,没有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而是简简单单的敷衍孩子:“大白天的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做到不怕,反而会强化孩子的恐惧心理,大好的一个教育契机便白白流失了。
孩子眼中无小事,一个合格的家长要充分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发现引导孩子的教育契机,温柔的正向的引导,这样,孩子未来的路走得会越来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