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来到内府,俯身贴地,不敢抬头。刘备十分奇怪,叫李严起来看座。李严只是不起,说道:“陛下,微臣这些话,实在是不当说出来。可是,不说出来,又辜负了陛下对臣的一番栽培之心。”刘备直教李严但说无妨,不会问罪于他。李严这才说出心里话。
“陛下,臣认为您既不能讨魏。”
刘备心中也不想伐魏,自汉中之战后,他已经领教了魏国兵将的实力,虽是最后自己取胜,实则是两败俱伤。他实在不想去碰钉子,可无奈国中多数派均赞成伐魏,一时半会很难决策。他点头对李严表示赞许。
“臣也不认为您可以伐吴。”
刘备听后颇为不悦,心里暗骂道:“你们旧主刘璋,就是只愿守卫旧土,不思进取,才丢了两代基业。如今,你又劝我,岂不让我步刘璋的后尘?”心中虽不悦,仍让李严继续说下去。
“如今天下,是三家鼎力。魏拥有广袤国土,其刚伪禅位于汉,有着正统的名义,人心思归,会笼络中原大量人才,急难可图。吴占据江东有利地形,孙氏和江东士族形成了稳固的同盟,得到乡绅的认可,其新近又夺取荆州之地,将其治辖扩大一番,也不可讨伐。”
刘备反问:“荆州之地,原属于我。难道我起兵讨伐,没有民心所向吗?”
李严道:“陛下,可曾忘记,这荆州之地孙权讨要过多次?东吴夺取荆州后,一定会向乡绅百姓散布我汉占据荆州之非法性。况且百姓多是愚民,他们只知道耕田糊口,怎知国家大义?我汉讨伐,民心未必所向,倒可能助纣为虐。东吴只需安抚乡绅,以不高于我汉辖期内的赋税征收,便会相安无事。陛下,若去讨伐东吴,荆州乡绅惧您会追讨投降东吴的前账,必会暗助东吴。”
对于李严的想法,刘备暗暗称奇,对李严也换了一种眼光审视。他说道:“我国初建,需要扬威,以正方之见,我当如何?”
李严道:“扬威讨贼之说,未必可取。鼓舞士气却是重要的。陛下,对外可佯装攻打魏国,广为宣传,对内却推脱兵力不足,需要时日,不做征兵准备,却行修养之策。魏国听闻陛下欲起兵,必然多加防备,而放松了东线吴国的防御。东吴孙权虽然降魏,但是他岂是久居人下的主,看魏国防线空虚,久必生异心。我们等魏吴起了摩擦,再做用兵未迟。”
刘备道:“国内群臣多劝我伐魏,只推脱兵力不足,恐难塞众人之口。”
李严道:“陛下,可下诏书,命翼德将军将本部军马移兵汉中,做攻打长安状。却暗下一书,嘱咐这是计,叫他大张旗鼓,却只雷声大雨点小。到了汉中,与魏延共守汉中,以小部分军力骚扰魏境,却不深入,叫魏国难受即可。”
刘备道:“如此甚好。我本不欲与魏国动刀兵,派他人不能深解我意,唯有翼德可以掌握尺度。等到魏吴反目,我再举大军,与翼德共伐长安。”
李严沉吟了半晌,终于说道:“陛下,这样您也只可伐吴,不能伐魏。汉吴两国夹击,魏国必不能承受,终要亡国。可是,原汉帝还在魏国……”
刘备猛然惊醒,他知道李严的意思,魏国灭亡,原汉帝刘协便可重新登基,这样刘备帝位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可是,这种话是无论如何不能说出口的。他只推近来身体不适,岔开了话题,随后就让李严退下了。
第二天,刘备下了一道诏书,命张飞整理本部军马自阆中起兵,至汉中,与魏延合兵十五万,攻伐长安。刘备命人起草一份《讨曹檄文》,全国张贴,一时间声势浩大,华夏之地皆传言刘备要伐魏。
张飞在接到皇帝哥哥诏书的同时,也收到了一封密书,书中暗言张飞需要多造声势,可不与魏延约定抵达汉中时间。张飞便领会佯攻长安只是皇帝哥哥虚与委蛇之计,多造声势才是真正目的。张飞命人去叫部将范疆和张达来,准备吩咐任务。
正所谓,攻打长安计非真,待看猛将逞雄能。欲知张飞将有何动作,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