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
在心理咨询中,遇到很多陷入感情纠缠中的男男女女,在一起痛苦,分又分不了,纠结得不行。在听完他们哀怨的诉说后,我常常会问一个问题:你爱Ta什么?
我的问题让对方愣住了,好半天没言语,露出茫然的表情,又好像努力地思考着,慢慢说: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有感觉。
“你爱Ta什么?”这个问题几乎能问倒一大片人。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你心中的答案是什么呢?
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先声明,我并不是要通过这个问题,活生生把人家拆开。
爱的要死要活的人,不想分手,又受不了在一起的折磨,他们往往期待对方改变,回心转意,以为这样关系就好了,自己就不会痛苦了。
期待别人改变,就像遥远的神话,只能祈望。在咨询中,我劝和劝分,都一定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帮助,而且有失我坚守的中立客观的立场,日后人家和睦或反目,我不落好。
当然,我并不是为了逃脱责任,才保持中立的,这本来就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心理咨询师不能代替来访者做决定,我能提供给他们的帮助是,看清楚这段关系发生了什么,将往何处走去?最后自己拿主意!
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故意给当事人头上浇一盆冷水!死死地抓住那个人不放,你究竟爱Ta什么?你如此执著的意义是什么?
真正想从泥潭里爬出来的人,会认真思考,看清楚关系的实质,做出自己的选择,或重新开始,或放手,都是向着光明努力。
不愿意思考问题的本质,依然在泥潭里挣扎的人,潜意识里根本就不想出来,这个原因就很复杂了。这种宁可拖垮一段感情,也不尝试改变,常见于偏执人格类型,曾经有过创伤经历的人。
《爱的艺术》作者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大多数人认为爱情的困难是,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能力是需要学习的,就像学习其他技能一样。人们往往以为,爱就是看见Ta来电,有感觉,以为有这就够了,就不顾一切地在一起了。
如果爱情是这样简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来找心理咨询师了。那为什么很多彼此相爱的人却过不好呢?
爱需要感觉,也需要能力。陷在感情中的人,往往是有爱的感觉,没有爱的能力。爱的能力包括,尊重、关心、理解和责任心。
我的问题:你爱Ta什么?其实,问的是你对一个人的了解。了解一个人,了解爱Ta的什么,爱才不会是盲目,出了问题才知道在哪里。就像了解汽车的构造性能,车坏了,知道是哪里坏了,就在哪里修。
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要像学其他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等技能。
爱情很美好,谁都向往,但一份美好的爱情总是夹杂着酸甜苦辣,也许,这就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有阴有阳,有热有冷,有爱又恨,有苦有乐,一切都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单一纯粹的东西,一直以一个状态存在。
你爱Ta的漂亮,就得忍受别人对Ta的觊觎,你爱Ta的善良,就得接受Ta平庸,你爱Ta的财富,就得忍受Ta对你的忽略。
人很贪心,一件件东西拥有,慢慢的,想要更多,想要完美,却忘记了,你当初选择这个人,Ta有什么,Ta没什么。
对爱情越是幻想浪漫,越承受不了现实的考验。爱其实很实际,找一份性价比高的感情,除了找感觉外,另外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Ta,各自有什么没什么,凑在一起,合适不合适,舒服不舒服,遇到问题,会不会解决,这些也得衡量。
不衡量这些因素,就可能会各种麻烦找上门来,一份纠缠的、拖累的感情,即便深深相爱,也一定不会有幸福感。
当你能够回答出“你爱Ta什么”这个问题,说明你不是在糊里糊涂地爱,遇到困扰,即便要死要活,也“死”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