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贪腐成风的乾隆朝后期,王亶望的“捐监”冒赈案,无论从官级还是贪腐数额都绝对排不上前列。但他首创的“集团性贪腐”,却让乾隆大伤脑筋。乾隆在愤怒之余不得不修改律法,从宽发落涉案官员。王亶望也因此名垂“贪”史。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今青海循化县)发生了穆斯林新教与旧教之间的冲突。地方官员支持旧教,新教首领苏四十三聚众起义。
陕甘总督勒尔谨平息起义未见成效,引起了乾隆的不满,被罢官免职押送京城候审。
为了镇压起义,乾隆派军机大臣和珅前往甘肃督战。和珅督战失利后,乾隆又命大学士阿桂率兵前往甘肃征讨。
据《宫中档乾隆朝奏折》记载:和珅四月到达兰州后,写了一道奏折给乾隆,奏折中提到大军一进甘肃就天降大雨。
后去的阿桂到了甘肃后,也给乾隆上了一道奏折汇报工作,其中也提到了甘肃连日降雨,大军无法前行。
这两道奏折本来就是大臣的例行工作汇报,但记忆力超群、政治阅历丰富的乾隆却在奏折中看出了问题,乾隆马上联想到这些年甘肃旱情的奏折。
原来,甘肃已连续多年奏报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艰难,请求朝廷拨发银粮赈灾。
那么为何和珅和阿桂的奏折都说甘肃连日大雨,雨势磅礴,大军难以前行呢?为何甘肃年年干旱,今年雨水却这么多呢?乾隆觉得其中定有蹊跷。
恰在此时,有官员在查办勒尔谨的时候又发现了问题。
勒尔谨因为平息起义不力,被乾隆革职拿办,并被查抄家产。勒尔谨家倒是没抄到多少钱,一共才七千多两白银。但是从勒尔谨的家奴家中却抄出来两万多两白银,这个不符合常理的结果让乾隆提高了警惕,他觉得勒尔谨一定有问题,于是让阿桂留心查一下。
勒尔谨的事情还没完,甘肃那边又送来一个猛料。
陕甘总督勒尔谨被查处以后,甘肃地方官员都非常害怕受牵连。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主动向乾隆帝上奏,奏折说:“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一个布政使一年的薪俸加养廉银大概是7000两银子。王廷赞当布政使四年,就算不吃不喝,也只能攒下2.8万两银子。乾隆觉得很奇怪,甘肃是个地处西北的穷地儿,一个布政使居然如此阔绰,一出手就捐4万两,他哪来这么多钱?政治嗅觉敏锐的乾隆马上又联想到了另一件事。
四年前,也就是1777年,乾隆南巡视察海塘工程。时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为拍领导马屁,奏请捐资50万两白银修海塘坝。而王亶望正是王廷赞的前任。
这几件事联系在一起,让乾隆疑窦丛生。王亶望和王廷赞都不是富二代,而且工资收入有限,为何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钱呢?联想到二人先后在甘肃任职,乾隆推测他们两人的问题应该是出自甘肃。
于是,乾隆命阿桂和李世尧前往甘肃查明实情。
事实证明,乾隆的感觉完全正确,经过阿桂和李侍尧的明察暗访,一桩隐匿长达七年之久的贪腐大案渐渐浮出水面。
简单介绍一下案情经过:
甘肃连续七年上报灾情,请求朝廷拨发银粮救济,但实际上,甘肃并未大旱。之所以上报旱灾,是为了方便通过“捐监”明目张胆的捞钱。
清朝时,国子监是国家官员的最高学府,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党校。进入国子监读书,意味着一条腿跨入了官场。想进入国子监,有三种途径,第一靠自己的真才实学。第二拼爹,如果你有个当大官的爹,那么恭喜你,你家有一个名额可以免试入学。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也没有个当大官的爹,那么只有第三个途径了,那就是拼钱。可以通过“捐监”的方式,获得国子监的入学资格。“捐监”的人,须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捐交谷粮,遇到灾荒即用这些粮食赈济灾民。
由于“捐监”破坏了入职官场的公平性,且等同于朝廷公开卖官,因此,这项制度在顺治后期曾一度被停止。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在甘肃率先恢复“捐监”,于是,“捐监”成了王亶望的摇钱树。
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父亲是江苏巡抚王师。王亶望是个举人,后来拿钱买了个知县。几年之后步步升迁,官至浙江布政使,并暂代浙江巡抚一职。
王亶望的父亲王师以廉政闻名官场,乾隆觉得王亶望定能谨守家风、廉洁奉公,因为对他寄予厚望,才将甘肃“捐监”工作交给他负责。
王亶望头脑灵活,走马上任甘肃以后,他很快就发现了“捐监”制度有漏洞,最终没有抵制住诱惑,迈向了贪腐的深渊。
王亶望用三寸不烂之舌劝动了陕甘总督勒尔谨,对“捐监”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做法。他首先把“捐监”大权由州县收回省里,由省里确定未来各个州县的监生名额。
然后又把捐粮改为捐钱,就是只收钱,不收粮。原本一个监生应捐豆麦粮米43石,改成捐55到60两银子。
同时,连年向朝廷谎报灾情,说旱灾害得老百姓靠吃草皮树根为生,使“捐监”的“粮食”有了合理合法的使用途径,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监生名额,进而捞取更多的油水。
由于王亶望“捐监”大权在握,各州县的官员为了多争取监生名额,好从中捞一笔,一方面上报假灾情,另一方面拼命给王亶望送礼,这就使甘肃全省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条利益产业链。
事实上,监粮从头到尾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变来的白银。
实行“捐监”以后,乾隆觉得监粮数额巨大,曾经有过怀疑,期间也派官员下去开仓查粮。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员得知朝廷派人来查粮,事先在粮仓下面铺架木板,在木板上撒上粮食,给人造成了粮仓满囤的假象。乾隆信以为真,就不再追查了。
人的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就难以关上。王亶望不但通过“捐监”捞钱,还向下属索取贿赂。如果想报灾情换取监生名额,就必须给王亶望送礼,依据送礼多少换取名额多少。有的地方官为了送礼方便,在省里开设办事处,派人常驻,以便随时打点。
王亶望收礼还有个规矩,就是下属送礼时不能让他看见,否则他是不收的。于是大家纷纷开动脑筋,把礼银塞进菜筐、酒坛里,或者让府内下人转交。
就这样,甘肃全省官员争先恐后地行贿受贿,串通一气地隐瞒包庇,营私舞弊,使得地方监督体系全面失灵。
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的“捐监”成绩非常“伟大”:国家付出了27万个监生名额,账面收入1600万石粮食;实际情况是,官员分赃1000多万银子,相当于国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这1000多万两白银,国家一分钱都没收到。其中,王亶望一人独吞300万两。
直到苏四十三起义,甘肃“捐监”冒赈案才阴差阳错地曝光。
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贪污“数在1000两以上者拟斩监候”,那么甘肃的官员基本就被杀尽了,甘肃将变成很多衙门无人主政的局面。
乾隆虽然很愤怒,但不得不“法外施恩”,临时修改大清律例,将“生死线”提高到贪污2万两以上者立斩。即便是这样,也杀了五十多个官员,加上自尽的,吓死的,甘肃的政府部门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甘肃“捐监”冒赈案的最大特点就是集团式犯案,以勒尔谨、王亶望为首,甘肃全省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无不染指有罪。这样大规模的集体作案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就是放眼整个古代史也是非常罕见的。乾隆十分寒心,当即下令停止了甘肃的“捐监”一事。
有趣的事,王亶望犯案被抄家后并没有让其他省的官员引以为戒,居然还有人敢把抄家所得调包据为己有。关键是他据为己有的东西是乾隆也喜欢的赃物,于是又引发了一个案中案。请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