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将近十个月,从学生一族向上班一族的转变,对我来说,其实差别并不大。只一点,上班之后反而给了我更多的自由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再花时间去应付那些自己不想做的课业,除了上班时间我可以尽情去安排自己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生活。
和许多在都市里打拼的上班族一样,我开始每天要疲于应对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频繁的进出菜市场。一周五天的时间都奔波在家-公司的固定路线上。但对于一向信奉“生命在于折腾”的我来说,我总是渴望着把生活折腾出花来。积极思变是我唯一不变的原则。所以,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之下,我开始了自己的社会生涯。
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曾说过:“热爱的舞台永远不会落幕”,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就要积极努力的去争取。大学时选修了两个学期的小提琴,后面实习乃至到了现在的工作无论时间有多忙,每周必会抽出两个时间段来练琴。现在基本上固定晚上下班回家后等吃饭的这一个多小时拿来练琴,由于担心打扰到街坊四邻,每次一回到家就进房间,把门和窗都关上,开始调弦-练基本功-拉练习曲。在那个炎炎夏日我在房间里把自己弄得满头大汗,内心却欢欣不已。一把小提琴,却让我接触到了音乐这个美妙的世界,甚至有时一首曲子里的一个小片段,一个和弦,一个音符都能震撼到我的心灵。
另一个没有放弃的爱好就是看书。我看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求甚解,二是尤爱纸质书。也许现在我还没有办法用脚步去丈量世界,毕竟不是富二代,但是从书上去见识世间万象,人生百态亦有乐趣无穷。这也是最实惠最便捷的一种方式。每周的周末,基本上只要没事做,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吃完早餐背上包就去图书馆。我看的书也是种类繁多,文学类、历史类、悬疑类、传记类等等诸如此类的书籍。一般在一个时间段如果喜欢上一种类型,就会很痴迷的专读一类书籍。很多时候看了一本书,你就会知道下一本要看什么书,因为每一本书里透露出来的思想和观念都是有继承性的,如果你想继续了解你就可以由此挖掘出更多的书来看。每个星期一般都会从图书馆借走两本书。一本没事的时候读的,可以是一本诗集或是散文集亦或是小说,一般都借经典,毕竟流行的书还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的。另外一本是专业书,工作依旧不能荒废,作为一个刚入职的小新,努力提升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周基本上就没有闲散的时间了,地铁上、工作休息之余、晚上睡觉之前,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生活中,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有时候我在想,这生活中的滋味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己亲手做出的菜肴之中吧。由于不愿意天天吃外面的便当,四个同居的女生开始走上煮饭婆的生涯。对于我这个在工作之前基本上没炒过菜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令我有些苦恼的事情。但是没过多久,我就爱上了烹饪这项伟大的事业。在尝过同寝室的烹饪大神煮过的美食,见识过另一位大神一个个精美的水果拼盘,我实在是觉得羞愧不已,立志向她们看齐。好在现如今信息化如此的发达,下载一个家常菜APP就可以跟着一步一步做出美食,再加上家里的美厨娘教授的各种烹饪小技巧,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自己起码还是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来的。不过,任何事情总是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得到其中的妙处所在,很多的小技巧也都要在实践中才能获得。一样一样食材精心的准备,肉的切法,腌制的方法,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把握,食材的搭配等等都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和色泽,还要兼顾到同伴的口味。而一句随口而出最平常不过的赞赏就是掌勺的人最大的幸福。也因此,时不时便会有朋友冲着美食来到我们的‘家’,这样的聚餐时光真的是很快乐。
生活,也需要很多的调味剂。在秋风飒爽的周末,自己准备食物和餐布四个人一起去野餐;在暴风雨过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去到繁华的北京路,一家店一家店的试装,各自评头论足的满足感;好不容易爬到山头,看到晚霞和夕阳映红了半边天;看一场中国女子排球决赛,四个人差点把屋顶都给掀了;利用闲暇的周末去参加志愿者活动……
往后对我来说是一个听虚无缥缈的存在,我只知道活在当下才是最踏实的依靠。
我不是麻烦制造者,只是不想把日子过得一览无余。作家写作的时候都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我希望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层次感,立体感,而不是一条平面上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