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威利站在商店玩具架前,哼哼唧唧。“威利,你要干吗?”威利指着一个玩具手风琴:“那个!”“不行,威利,那个东西太吵了,不能买,我给你买个小汽车。”威利开始哭:“我不要汽车,我要那个!”妈妈没理他,继续看别的架子上的货品。威利过来紧紧抱着妈妈的腿大哭起来:“我要那个!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天哪!看在上帝的份上,好吧,我给你买。”当收银员把东西包好交给妈妈,威利伸手要拿。妈妈说:“我们到家再玩,在店里玩太吵了。”威利又放声大哭:“就要现在玩!现在!现在!”“你可以拿着盒子,但不要拿出来。”可是威利立刻把玩具包装打开玩,妈妈则一脸无可奈何。威利来回拉玩具手风琴,发出刺耳的噪音。“好了,威利,现在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了吧?回到家再玩,不然我就拿走了啊?”可是威利就是不听,妈妈拿起手风琴,威利又开始尖叫,妈妈只好还给他。威利又开始拉,妈妈越来越生气。“你就不能等到我们出了商店再玩吗?”威利完全不理妈妈。最后妈妈把威利推到商店外面:“你怎么就不能等到出来再玩呢?你太让我生气了!”
这个例子中出现的情景,我想大多数家庭都不会陌生。面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无理要求,大多数父母碍于外界的压力和自己的颜面,都会选择暂时妥协,做点什么取悦孩子,一再满足孩子的欲望。而事后反思时往往会发现,当我们试图通过妥协所期待达成的合作局面,似乎并没有出现过。
作为父母,我们总觉得自己有左右孩子喜怒哀乐的权利,总想做点什么取悦孩子。比如今天加班没法陪孩子了,干脆买个他喜欢吃的蛋糕弥补一下吧,再比如孩子今天晚上说想去看电影,可是我晚上原定要加班的,不过他最近表现挺好的,就带他去吧。我们以为这样做增进了亲子感情,殊不知这却在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错误的信号。
孩子从父母的种种行为中,可能捕获到这样几个信号,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是爸爸妈妈的中心,我可以轻松拥有一切。
我可以操纵爸爸妈妈,他们最终都会听我的。
只要我想要,我最终都可以得到。
基于这些对于情境的错误判断,最终坚定了孩子继续错误行为的决心,一旦他们的行为被略微拒绝,就会引发强烈的愤怒情绪,通过哭闹、发脾气、大喊大叫等不当行为发泄出来。
当然,我们并不是剥夺父母让孩子愉悦的权利,然而如果是通过牺牲规则来换取孩子的愉悦,或是因为害怕、尴尬等个人情绪而对孩子妥协,就轻易落入了取悦孩子的陷阱之中。
如何做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取得不轻易取悦孩子的勇气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尝试:
1.学习尊重。在尊重孩子之余,也要尊重自己、尊重规则、尊重当下情境。例子中的妈妈,一味迁就孩子的需求,很可能让孩子误解自己的行为,以为通过肆无忌惮的索取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一切。妈妈一再的妥协行为既没有尊重规则的底线,也没有尊重尊重自己不想给孩子买东西的意愿。不断地退让是由于孩子的行为受到了他人的注目,妈妈在“面子”和“底线”之间,最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2.懂得节制。妈妈没有勇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而是想尽办法取悦孩子,最终只能被孩子所掌控。妈妈完全可以坚持底线,不必满足孩子所有关于购物方面的需求,在出发购物前事先约定,或者只在特殊时间内孩子拥有购物的决定权和机会,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物质观、金钱观。如果例子中的妈妈可以坚定地对不合理需求说“不”,虽然孩子不会停止哭闹,但是最终会明白父母不会因为他的无理要求,而取悦退让。
3.引导合作。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我们可以学着避开与孩子的正面冲突,因势利导让孩子将当下的需求引向未来。当孩子坚持要买这个玩具的时候,你可以温和而坚定的说“不”,再与他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殊时间满足他的愿望,还可以顺势寻找一个孩子现在就能帮上忙的事情,引导孩子与自己合作,转移对于不合理要求的执念。
参考书目:《孩子,挑战》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