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十一
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加西亚•马尔克斯成了我最喜欢的作家,也许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也许是因为广为称颂的《百年孤独》,也许是因为社交网站上网友摘抄的他的字句,也许是因为和中国的版权纠葛……
但是读到的他的第一本书,不是在学校图书馆三番五次寻找未果的《百年孤独》,而是《爱情和其他魔鬼》,当时读这本书也是机缘巧合——所在的学生组织举办读书会,我私心荐购的是《百年孤独》,然而最后分到自己手里的是后者,不管怎样,是我最喜爱的作家写的嘛,那就读吧。读的过程,既酣畅淋漓,又颇感震撼,也写过读后感的,摘录如下:
读《爱情和其他魔鬼》有感
想读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文学大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写过《百年孤独》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因为我对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调情有独钟。
它的封面上写着:“爱情是什么?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它是一种病,在《爱情和其他魔鬼》里,他是疯狂的魔鬼。”这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爱情”和“魔鬼”,这明明是两个可以说是相互对立的概念,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甚至“魔鬼”竟成了“爱情”的修饰?
这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悲情的故事:在狂犬病肆虐的时期,侯爵的独生女谢尔娃•玛利亚十二岁生日前夕被疯狗咬伤了脚踝,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治疗和驱魔事件,在为她驱魔的牢房中,年轻的女孩和中年德劳拉神父疯狂地相爱了;但最终,没等到女孩被救出修道院,没等到神父接受圣礼,神父因为所谓的“堕落”得到了很多不得不离开女孩的惩罚,女孩再一次被强行驱魔、心灰意冷、折磨至死。
德劳拉神父在见到女孩之前做过和女孩一样的梦:一个长发委地的少女(就是故事中的女孩),坐在一扇无始无终的窗户前吃葡萄,窗外是大雪覆盖的原野,女孩每吃掉一颗,葡萄串上又长出一颗新的来。但女孩并不着急吃,因为,最后一颗葡萄意味着死亡。而故事的结局,女孩又一次梦见那个窗户,但这次她两颗两颗地摘,吃掉了最后一颗葡萄,为爱而死,死后,她美丽的头发越长越长。这种奇特的构思,给这个悲情的故事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让人在读完之后,除了悲伤还有其他的莫名情感在心头涌动。
在认识“爱情”这个特别的“魔鬼”的阅读过程中,我对蒙昧无知的教士们对待病人的残忍行为义愤填膺,他们竟然对精神正常而且很大可能并没有得狂犬病的女孩,进行了死前的五次毫无意义的驱魔;也惊异于侯爵和一位精神病患者没有结果的爱情,即使他信仰“一个疯子,只要有人接受他的逻辑,他就不能算是疯子”,但因为侯爵的懦弱无能,他们也没能不顾世俗的眼光得到合法的结合;更感动于德劳拉和女孩没有放纵的肉欲单是思想上就纯粹、热烈以至于像魔鬼一样使人心甘情愿死去的爱情,“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无法治愈”。在他们的爱情如藤蔓疯狂蔓延的时光里,小说中穿插的西班牙诗人加尔西拉索的诗也为故事增色不少。女孩和神父深陷于爱情,沉醉地诵着美丽的情诗,自由地更改着属于自己的诗句。正如故事中说的“我为你流的泪足矣”,神父对女孩爱得疯狂、热烈且深沉,他抛弃教义、在众人眼中“堕落”,但是他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那个“毁灭他、终结他”的人;爱着被世人遗弃、误解的女孩,他爱得也很痛苦,可是他偷偷带到修道院给女孩改善营养的食物,他为了见女孩而爬墙弄得自己血淋淋的双手,他无数个因为爱情而忘乎所以的瞬间……这是多么痛并快乐着的爱情。当然了,女孩更为痛苦,除了爱上不该拥有的爱人,她还要承受外界无休止的折磨。她成长得并不快乐,十二岁之前,因为侯爵和其夫人之前没有爱情,她也没有来自寻常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在非洲黑奴之间长大;但她总算学会了好几种非洲语言,并收到了来自奴仆的纯朴的祝福和关照。只因为十二岁生日前夕的那一次意外,她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拥有正常的爱情,选择自己的人生,反要被蒙昧的世人左右而不能改变丝毫,这何其痛苦!好在,爱情,给了她从未有过的巨大安慰,但这也是魔鬼,让她含着微笑疯狂又从容地赴死。
这部小说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感悟的地方,然而它最核心的主题——爱情,就是这样,让人怀想。最后,我想以侯爵和他女儿的对话作结:这些天里,女孩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情能战胜一切。“没错,”他答道,“可你最好别信。”
2017/04/15
现在看看当年的读后感,文笔虽然稍显稚嫩,感情却货真价实。而在读完《百年孤独》以后,心里有点落差,因为读之前并没有看简介(看了再读反而没有新鲜感了),也完全没想到会是一个家族跨越百年的故事,或者说孤独。写作风格表面上看,和笔触浪漫而热切的《爱情和其他魔鬼》相去甚远,《百年孤独》涵盖了爱和性、战争、资本剥削等反映文明演变的、深刻而沉重的话题;然而,马尔克斯笔下的故事,无论是轻快地写(如《爱情和其他魔鬼》)还是猛烈地写(如《百年孤独》),给人的感受总是事后惊人的震撼,瞠目或咋舌。回过头来对比着看,《百年孤独》中上校制成又融掉再制做的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的寿衣等,和《爱情和其他魔鬼》中吃了又生的葡萄是何其相似啊。正是这种时间的错乱感,营造出了一种荒缪的气氛,看似不会终结,然而最后总会画上句点,而后让人大彻大悟,心生怅然之感。
看其他书评里提到说,《百年孤独》中虚构的马孔多小镇的兴衰实际上是拉美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看来还是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拉美的历史,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体会魔幻现实主义的波诡云谲吧。
最后想说,我们虽然看了很多的电影,虽然读过许多本的书,虽然听过不少的歌,可是很多人反而说不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最喜欢的一本书、最喜欢的一个作家、最喜欢的一首歌。但还好,我在慢慢找回自己,在观看、阅读、体会、聆听的过程中,找到内心最呼应的那些,并且记录下来,成为“这日子值得过”的一个个理由(希望能更完《我爱这世界的365个理由》系列!)。
最后的最后,摘了《百年孤独》中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借此结束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