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第一次关注蒙马特高地这个地方,还是在初学法语不久,当时为了做exposé,自己很作的选了Moulin Rouge(红磨坊)这个主题,其实说实话当时这些个地方在自己脑海中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情感上的冲击。
来了法国不久,我就一个人摸索着去了蒙马特高地,此后也是一只割舍不下这里,每次朋友来都一定会拉上他们再一起去,现在已经数不清自己去了多少次了。蒙马特高地,绝对不止是红磨坊。只是觉得,这里真的是一个可以让我很舒心很享受的地方,她的风景,她的艺术,以及她的故事……第一去的时候就被那一墙火红的爬山虎给惊艳到了。
书归正传,我还是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眼中的蒙马特。
蒙马特高地地处巴黎市北约130米的一个小山丘上,也是现在巴黎市内的地理制高点。这里曾经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村落,直到1860年才被当时负责巴黎城市改造的塞纳大省省长等人划归巴黎市,从此才成为巴黎的一个区,也就是第18区。当时,这里还不属于巴黎的市区管辖范围,不需要纳税,因此一干小酒吧、夜店等便在此蓬勃发展起来,著名的红磨坊和黑猫(le chat noir)也是那时发迹于此的。蒙马特地区正式归属巴黎,当时蒙马特还保持着乡野气息,点缀着不少价格低廉的小酒馆和小咖啡馆,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在蒙马特地高地或是长期居住,或做短暂停留,寻找艺术创作灵感。于是,这里诞生了影响深远的现代艺术运动,许多现代主义大师诸如雷诺阿,梵高,毕加索,达利,大小仲马等人都与此地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连卢梭也来到过这里采集植物标本。《天使爱美丽》等电影更是给这里添上了浓重的文艺色彩。
或许因为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也或许因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这里的建筑也就与塞纳河沿岸、中轴线周边的完全不同。从生活区的角度来说,这里几乎拥有所有的生活状态。各色各样的商店、居民自住的房子、幼儿园、教堂、警察局、美术馆、红灯区,要什么有什么。
Sacré-Cœur 圣心大教堂
蒙马特的中心,也就是高地的制高点,是圣心大教堂。从地铁2号线至Anvers站,或者地铁12号线至Abbesses站下车跟着人流走就很容易找到。
登上圣心大教堂,一靠步行,一边爬楼梯一边俯瞰美景;还有一种懒人必备,就是RATP公交公司专门设计的缆车(票价与公交地铁一样,Navigo卡也是通用的)
圣心堂的历史并不算悠久,建造于1875-1919年。她与巴黎市区内很多巴洛克或者哥特风格的教堂不同,教堂风格奇特,既像罗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很值得欣赏。教堂前的威利特广场花团锦簇,曲径有致,许多人在这里悠闲地晒太阳、喂鸽子。
登上教堂穹顶可俯瞰整个巴黎,天气好的话,基本上可以辨认出很多建筑。
大家会很容易记住它的原因,除了建筑形式,还有就是颜色,这座教堂经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白,原因在于他所采用的石材。据说使用的是一种在Château-Landon开采的特殊白石,这属于一种叫灰华岩的岩石,当这种石头接触水或是雨水的时候会分泌出一种俗称“玻璃屑”的白色物质,使得建筑在长年累月的风雨中越来越白,这也是为什么圣心教堂会如此晶莹的原因。小伙伴们可以理解成,它就像皮肤的新陈代谢一样吧。建筑师很了不起,玩物理、玩解构、玩天气模拟的建筑师多了,玩化学的,还是头一遭听到。
让我们来谈一谈她的历史。圣心堂建筑缘起法国大革命,有多位巴黎公社成员命丧战争,蒙马特作为巴黎公社首次起义的地点,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其后政府几经交替,枢机主教也一换再换,各种势力角力博弈,终于1873年7月24由国民议会拍板开建,建筑师是Paul Abadie。作为一座近代教堂,圣心大教堂却建成了罗马-拜占庭风,相当复古。又因为复杂的开建历史,很多设计细节都包含法国独特的爱国主义元素,例如教堂正门前圣女贞德和路易九世的骑像。圣心堂内的大钟重达19吨,是当时世上最大的钟之一。
在圣心大教堂内部,有一副金碧辉煌的巨型马赛克耶稣圣象,是世上最大的马赛克拼贴画之一。教堂内部不允许拍照,这里就借用维基百科的资料图片。
圣心堂官方的解释文字如是说:
“ 大殿穹顶展示的中心人物是耶稣,他伸展双臂欢迎所有到来的人。
他认识所有人,他爱所有人,无论你信不信。他,就是爱本身。
耶稣胸口鲜红的圣心表述了他对我们的大爱。因此本教堂称为圣心大殿。
圣心大殿有一个特殊使命:
120年以来,直到今天,一直有人在这里日以继夜地祈祷。
耶稣对我们说:‘哀伤的人啊,到我这里来,我要安慰你们。’
我们都要去他这里去,请求他的帮助。”
Le Chat Noir 黑猫
19世纪,黑猫夜总会(Le Chat Noir)的海报可是巴黎的象征。这只坐在屋顶上的黑猫曝光率可高了:明信片、海报还有旅游手册。你一定在哪里见过。黑猫从蒙马特,巴黎的制高点走来。早在5世纪,巴黎第一任主教圣丹尼(Saint Denis),翻过蒙马特的小山包,开辟了一条朝圣的路径。到了19世纪,蒙马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宗教不见踪影,巴黎现代史上第一个夜总会-Le Chat Noir拔地而起。在黑猫周围,酒吧、舞场、俱乐部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这一切都归功于大名鼎鼎的Rudolphe Salis。年轻的Rudolphe为了学习绘画,从法国乡村来到巴黎。可惜的是,他靠画画的收入只能勉强糊口。小伙子娶了一位身家不菲的寡妇,买下了一家邮局的门面,开了夜总会。他给夜总会起名叫Le Chat Noir(黑猫),灵感来自Ellen Poe的短片小说。黑猫让人感到神秘,富有女性魅力,而且模棱两可:遇见黑猫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黑猫夜总会真是名如其份。来宾们喝着酒,围坐在小桌旁,欣赏舞台上的演出。在黑猫夜总会,进门不问出处,无论是腰缠万贯的贵族还是穷困潦倒的文艺青年,都在舞女的怀抱里找到了慰藉。黑猫夜总会一开就火,持续了20年——直到世纪之交的1900年,黯然倒闭。
夜总会虽然倒闭了,Le Chat Noir的海报倒是比以前多了。
现在,你可以在蒙马特看展览,从200多幅Toulouse Lautrec的画作中领略蒙马特当年的风采。
艺术家的天地
法国的画家村不少,知名的有诺曼底画家村,在法国吉维尼小镇Giverny,86岁的印象派大师莫奈选择在此终老一生,在这里度过他人生的后一半的43年,他的《睡莲》系列也在拍卖行迭创新高;另一个知名的画家村是枫丹白露宫附近约 10公里的巴比松画家村,这里有著名的“巴比松七君子”(米勒、柯罗、卢梭、杜比尼、特罗容、地亚兹、杜普勒)和代表作《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早在上个世纪初,蒙马特便成了艺术的起源地。当时,许多画家聚集在蒙马特,他们整日在画室作画,或在小酒馆集会,探讨艺术的真谛,并对学院派绘画发出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艺术观点。于是,以莫奈、凡高、塞尚、修拉、马蒂斯为代表的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先后诞生了,以后又诞生了以毕加索、勃拉克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蒙马特因此成了艺术家们成长的摇篮和世界艺术史上一块闪烁光芒的圣地。
在圣心堂后面的Place du Tertre(小丘广场)经常聚集许多艺术家,但是这里的场面不像被主流社会认同的画家聚集区域,悬挂琐碎,琳琅满目,略显粗糙杂乱,设施比较简陋。但不管怎样,享法妹觉得总会有一幅画让你心动的。画家们尽心尽力,为每个人留下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里快乐着,周围的人都高兴。不管怎么说,多彩的巴黎也有他们涂抹的这一刷子,立体的,有色调的,活生生的。这暮色里的众生相和五颜六色的画板一起留在了我的巴黎记忆里。
在蒙马特遇见“穿墙人”
在埃梅广场(Place Marcel-Aymé)有这么一个雕塑。这个雕塑来源于法国知名奇幻小说《穿墙人》,这部小说还曾经被改编成电影和歌剧。由于小说作者Marcel-Aymé曾经住在蒙马特地区一个小广场旁边的公寓里面,著名演员Jean Marais就在这个小广场的墙上打造了一个“穿墙人”的雕像,并命名为“埃梅广场”。《穿墙人》小说的主角杜勒提先生也住在蒙马特。这样一个雕塑充满了文化与空间的串联性,有点“场所精神”的意味。
蒙马特艺术家博物馆
坐落在可托(Cortot)街12号的“蒙马特博物馆”的前身是17世纪莫里哀组织的话剧团名角之一罗西蒙(Roze de Rosimont)的故居,后来众多画家曾经在这里居住,绘画,其中一些艺术家如雷诺阿,劳尔·杜飞(Raoul Dufy)等已成为享誉/全球的著名画家。著名女画家苏珊 瓦拉东(Suzanne Valadon )和她的儿子画家莫里斯·尤特里罗(Maurice Utrillo)也曾在此居住过, 直到现在还保留着画家瓦拉东的画室。可托街转角处曾经居住过不少画家,像沃尔松(Emile-Othon Friesz)和杜飞等人还创建了野兽派。雷诺阿,高更,凡高等人的画室就在附近的一条街上。
“蒙马特博物馆”收集了在蒙马特生活过的艺术家创造的作品:不仅有对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介绍,还有蒙马特传奇人物罗特列克的多幅海报画,更有苏珊·瓦拉东和莫里斯·尤特里罗的绘画作品。
自学成才的女画家苏珊·瓦拉东出身贫民,没有过父爱。年轻美貌的苏珊在巴黎蒙马特高地,15岁开始为雷诺,德加,罗特列克等画家做模特儿,她意志坚强后来自学绘画并成为名家。还是模特,年仅18岁的苏珊 瓦拉东1883年生下儿子,成为单身母亲,当时的艺术评论家米凯乐·尤特里罗(Miguel Utrillo)领养苏珊·瓦拉东的儿子。
苏珊·瓦拉东之子莫里斯·尤特里罗身世的奇特和生活中的坎坷不顺使他从少年就养成了嗜酒如命的恶习,听从医生的建议,莫里斯·尤特里罗开始学习绘画来控制酗酒。莫里斯·尤特里罗开始与母亲的朋友安德烈·尤特尔(André Utter)一起做画。莫里斯·尤特里罗还以母亲在蒙马特的画室为中心,从家中窗口眺望,蒙马特的小房子与小街拼成美丽的风景,为他带来创作灵感,他画下了大量以蒙马特街景为主题的作品。1912年所作的《蒙马特的可托街》(la rue Cortot à Montartre)风景,《蒙马特,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 au Montmartre)(1909 年)等作品都以颜料厚涂法,描绘得非常细致。这些作品属于他绘画生涯初期的“蒙马特时期”。1925年后,莫里斯·尤特里罗的作品逐渐闻名于世,随之成为画界大家。
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是蒙马特另外一位传奇人物, 他身材矮小多病,他带着画册,流连于各酒吧与磨坊之间,终日沉醉在蒙马特的夜生活之中。罗特列克设计过多幅海报,他从未刻意美化歌舞表演中热闹欢愉的一面,如在1889年为“红磨坊”所设计的海报“野蔷薇小姐舞团”(La Troupe de Mlle Eglantine)就是一例, 在他笔下的舞女,虽然个个用力地舞蹈,但是每个人却难以掩饰悲苦的愁容。
2014年重新开放后,还设置了“雷诺阿花园”,就像著名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Renoir)画笔下的名作《煎饼磨坊的舞会》(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呈现的场景一样。
达利美术馆
坐落在巴黎蒙马特高地的达利美术馆(Espace Dali)收藏了300多件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作品,作品以雕塑,绘画为主。大家可以看见达利的代表作,软塌塌变形的时钟,红嘴唇状的沙发。坐落在地下室的达利美术馆展示了达利怪异的,充满想象力的创作艺术世界。这位20世纪西班牙艺术大师与他两撇翘起来的胡子形象令人过目不忘。
达利1904年出生在西班牙北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达利在中学时期就已经显示出艺术天才,达利父母为他请来私人美术老师,后来达利还到巴塞罗纳继续深造。达利掌握传统绘画技能。但是,一些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梦境主题一直吸引着达利。
1922年达利来到巴黎蒙马特高地,他不仅结交了毕加索等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而且还与布勒东(André Breton)曼雷(Man Ray)等人组成了超现实主义派。达利作品经常是夸张,变形,荒诞,怪异,给人一种介乎于现实与梦想,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感觉,达利宣称“超现实主义就是我自己。”在1938年一次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展览上他遇到了心理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这对崇拜弗洛伊德的达利的艺术创作影响匪浅。20世纪30年代末,在文艺复兴画家拉斐尔的影响下,达利的绘画转向比较古典的风格,达利也因此被超现实派排斥在外。
达利认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是创作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的作品,用离奇,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品变形,扭曲。达利的梦幻世界是他创作的源泉。到达利美术馆看看雕塑家达利著名的《记忆的永恒》的铜雕就可以领会如同谜一般的达利超现实主义世界。达利铜铸的钟表在枝头融化,低落下来的那部分变成一个人的脸的侧面,达利想以此表达人与时间的关系。
达利美术馆的《空间维纳斯》铜铸同样令人难忘,维纳斯的身体被一只鸡蛋分成两截,维纳斯颈部下垂的软机械钟是否要表示人体之美是短暂的,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呢?
大家在达利美术馆还可以看见达利《堂吉诃德》雕像,这是达利喜欢表现的另外一位人物。堂吉诃德经常出现在达利的绘画和版画作品中。达利还把蘸上颜色的蜗牛放在纸上,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就成了一幅“堂吉诃德”的画。
达利美术馆还介绍达利如何用“失蜡法”(La cire perdue)做铜雕。
从美术馆地下展厅通向一层楼梯的墙上挂着达利系列幽默照片,聚焦达利各种精心修剪过有趣的胡子造型。这位西班牙艺术家用向上翘起的两撇胡子竖立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家形象。
在1950至1970年期间是达利为出版物作画的高峰期。达利绘有“爱丽丝梦幻世界”和“堂吉诃德”等系列作品,他不仅为马尔罗(Malraux),拉伯雷(Rabelais)的著作画插图,而且还为自己的作品画插图。达利还绘制了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
达利美术馆还展出了达利设计的家具,灯具等物品,其中大量的造型设计来自于达利那些超现实的绘画作品。1934年,达利根据演员梅维斯特(Mae West)的照片制造了"梅维斯特的唇形沙发"。在这项创作中,达利一改其以往偏执的手法,从梅维斯特的性感红唇出发,设计出娇艳欲滴的红色沙发。
Le Bateau Lavoir 浣衣舫
这个地方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20世纪之交有一批出色的艺术家在此生活,并将其租为自己的工作室。第一批艺术家于1890年代居住于此,但1914年以后他们开始搬往其他的地方(大部分去了蒙帕纳斯)。
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洗衣船因为它看上去像洗衣妇女们的船。
这个地方最著名的居民之一是毕加索(1904-1909),他曾与他的狗弗利卡(Frika)一同生活于此。据说他在此发明了立体主义,并绘制了他最好的作品之一——《亚维农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当时,这座公寓是许多知名的前卫艺术人士的聚会场所,例如纪尧姆·阿波利奈尔,乔治·布拉克,亨利·马蒂斯, 让·谷克多,葛楚德·史坦等。据他的女儿珍妮所述,在居住在那里的时候,莫迪里阿尼有一天晚上喝醉了,摧毁了他的一些朋友的作品。
1908年的一场为亨利·卢梭举办的庆祝宴会于毕加索在的工作室中举行。
Le Mur des je t’aime爱墙
就在12号地铁站Abbesses站旁边的小广场里,有这么一面墙,这是一面爱情墙。这座墙上写满了“我爱你”,据说包括311种字体和280种语言,成为爱情、浪漫、追求和平与世界大同的象征。看起来还是有点眼花的,享法妹在这里坐了好久,才找到自己认识的几种语言。爱墙的发起者弗雷德里克·巴隆(Frédéric Baron)是法国一位音乐家,以写爱情歌曲见长。1992年起巴隆开始收集和记录下了1000多条用300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的手写体,并于2001年2月14日情人节建立蒙马特爱墙。
有家室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带自己的另一半来一次呀,让爱墙见证你们的爱情。
Dalida 法国歌坛传奇巨星
“生命已是如此不堪忍受,原谅我吧…”(La vie m'est insupportable, pardonnez-moi)
1956年,Dalida一曲《Bambino》红遍了整个巴黎和全法国,她是一代传奇的巨星。第一个得到金唱片和钻石唱片的艺人;在欧洲第一个引发歌迷狂潮现象的艺人;在法国发起Disco运动;第一个在体育馆演唱会连续三周爆满的艺人。1963年,她获得巴黎城市勋章,以及由戴高乐将军亲自颁发的共和国总统勋章——迄今为止其它任何艺人都没有过的殊荣。
Dalida出生于埃及开罗,她的身上流的是意大利人的血液,是音乐的血液,她的父亲是埃及歌剧院的小提琴首席。
1987年5月2日的长夜,Dalida服用大量的安眠药,决定永远睡去。
蒙马特高地将Dalida这位一代歌星的过去保存下来,将她的房子特别标示出来,替她建立了一个Dalida广场,广场上有她的半身铜像,这里也是蒙马特高地远眺的最佳位置。
Cimetière de Montmartre蒙马特公墓
穿过几个街道就可以走进蒙马特公墓,这里是巴黎的三大公墓之一(蒙帕纳斯公墓和拉雪兹神父公墓)。从墓地这一侧登山非但不觉得累,而且还有很多可看的景致。墓地入口在红磨坊向西的一条小巷子底部,公路从墓地上方架桥而过。上面提到的Dalida就被埋葬在这里,她的墓碑前有个等身比例的雕像。除此之外,这里还埋葬了很多以前在蒙马特生活和创造过的艺术家。音乐家柏辽兹、 约瑟夫·科斯马、奥芬巴赫等,芭蕾奇才尼金斯基、文学家海涅、司汤达、小仲马,画家德加,电影导演特吕弗等也都埋葬在这。左拉的骨灰在1908年被移到先贤祠,因此在蒙马特公墓里面的是个纪念碑。
有不少科学家也埋葬在这里,比如说先贤祠摆的那个傅科摆的发明者傅科,还有发明电磁原理那个安培等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找个天气好的日子,在蒙马特随便走走,这就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