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建设史上传说的‘七户人家’的说法很多,但游元祥老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当初在弄弄坪建设钢铁厂时,当时的银行、商店、粮店、招待所旁正好住着……七户人家。由于当时人们存钱、买东西和住宿所能目击的附近只有这七户人家,便误认为弄弄坪上只有这七户人家。”“黄桷树下,七户人家”在老一辈攀枝花建设者的脑海里有着深刻的印象,那不仅是弄弄坪的一个代称,和“三块石头支起锅,帐篷搭在山窝窝”一样,更是攀枝花初期建设者艰苦创业的精神浓缩。
如今,50年过去了,攀西裂谷中已经崛起一座崭新的阳光花城,然而人们始终无法忘怀攀枝花艰苦的50年建设历程,不能忘记关于攀枝花历史的种种传说。 “七户人家”今何在?2015年初,记者在枣子坪寻找到传说中弄弄坪“七户人家” 之一的游元祥老人时,他告诉我们,他其实不是“七户人家”之一。 1964年,当时的弄弄坪生产队其实已经有54户人家,290 多人,九成以上的人家姓游,其余的人家分别姓杨、石、李、范。1966年因建设弄弄坪的需要,弄弄坪生产队的这54户人家分别搬迁到西区、枣子坪、弄弄沟。攀枝花建设史上传说的“七户人家”的说法很多,但游元祥老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当初在弄弄坪建设钢铁厂时,当时的银行、商店、粮店、招待所旁正好住着范定银(现在的攀钢二招所在地)、杨朝青、杨朝富(现在的攀钢轨梁厂所在地)、杨朝顺、游元彩、李必生、游元恩这七户人家。由于当时人们存钱、买东西和住宿所能目击的附近只有这七户人家,便误认为弄弄坪上只有这七户人家。
现在这七户人家除杨朝青还住在弄弄沟外,其余的后人都搬到西区去了。具体在西区何处,由于他多年没有联系,现在也不知道其具体住址。 寻找“七户人家”记者按照游元祥老人提供的线索来到弄弄坪寻找杨朝青,但由于提供的线索不详,记者在该处未能找到杨朝青。但听当地人说,当年“七户人家”的李必生、范定银等人已搬迁到了西区的清香坪。一天上午,由于考虑到“七户人家”当年都是农民,记者来到西区清香坪新庄村。在村委会外,几位过路的村民闻听是寻找李必生、范定银、杨朝顺、杨朝富、游元彩等人,年轻的村民摇头,说不认识。这时,一位年长的村民忽然插嘴道:“李必生嗦,他早就死了,他的幺儿李春是六社的,现在炳清线旁边开了一家‘果园农家小院’。”随后,记者沿炳清线一路找寻,终于找到果园农家小院。但李必生的儿子李春(小名,本名叫李宗军)出门买菜去了,等了半个小时,李春打摩的回到了家。他告诉记者,当年的事不清楚,但他姑姑李银珍(李必生的亲妹妹)清楚。昔日弄弄坪上的人家 “七户人家”老人话变迁“我们是1965年先从弄弄坪搬到烂泥田,1970年才搬到清香坪的……”今年56岁的李银珍老人,健康而健谈。她告诉记者,他哥哥李必生其实叫李银政,李必生是个绰号。他们家只有两兄妹。他们“七户人家”就住在现在的炼钢厂附近。当时那里有一棵很大的黄桷树,还是游元祥的叔公栽的。弄弄坪搞开发之前,这里的人很穷,住的是茅草泥巴房,虽然种了菜,但却卖不出去。上街买东西,要走几十里崎岖的山路,到仁和老街、攀枝花、新庄这三个有商店的地方去赶街。十五六岁的姑娘穿的衣服很破,十五六岁的男孩子由于没有衣服穿,还经常光着身体在外面干活。后来,攀枝花搞建设,在他们家附近设了商店、粮店、银行,许多搞建设的人都到那里去存钱、买东西。1965年搬到了烂泥田后,他们响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号召,1970年又搬到了清香坪。开始生活还是很困难,只是靠种田种菜的过日子,但因为种菜可以卖给搞建设的工人了,他们家的生活开始越来越好了。真正让李银珍她们家和乡亲父老富起来的,还是改革开放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新政策让李银珍和她的乡亲找到了致富发财路。攀枝花的乡镇企业搞得红红火火,攀枝花的农民有的利用靠近攀钢的优势做起钢材生意;攀钢十多万人要吃要喝,有人就搞起了农副产品开发;攀枝花不断发展建设……有人就搞起了建筑承包,农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红火。李银珍的侄儿李宗军在炳清线旁开起了农家乐、李宗和在跑车生意。当年的七户人家,除游元恩、游元彩、范定银三人活着外,其余四人均已过世。游元恩住凤凰小区,游元彩、范定银住新庄村,都已转为城镇户口。杨朝顺、杨朝富、李必生、杨朝清的后人分别在攀钢、新庄、弄弄沟等地居住。说起 50 年来攀枝花的变化,李银珍感慨万千。想当年,到弄弄坪要从会理到鱼鲊坐渡轮过江,然后到云南永仁再绕到仁和,又从渡口坐渡船才能到弄弄坪。现在金沙江上桥梁纵横,攀枝花市内公路四通八达,而且飞机场已经建好。从前喝泥浆水,住席棚子,现在喝矿泉水,住高楼大厦,打开电视就能看全世界。近几年攀枝花的变化更大,滨江大道、炳清路、炳草岗大桥的建成,攀西高速公路的开工,旧城马路扩建、飞机场的通航等, 攀枝花是越来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