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7/01/26的文章,今日看来仍然给我很多启发。因为我没做到的很多。
新年之际,又有了一份特别的收获。
与一位智者聊天,感觉瞬间给自己的智商充值了,在2016年的腊月二十九。
这位叔叔也是来医院陪护的,陪护的是自己的岳母。
聊天时就觉得这个叔叔说话特别有智慧。后来慢慢了解到,叔叔的儿子是清华的博士毕业生,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骄傲,而且从来不用家长费心。真是羡慕至极!正好旁边一位病属问及该如何教育孩子,叔叔便开口谈起来自己的教子经。
对于教育孩子叔叔给自己总结的是,在孩子三岁以前,倾注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所有能力去发掘孩子的潜能,建立孩子的自信,三岁以后孩子的路他自己就已经了然于胸了,就不用你提醒他好好学习。不用你催促他要考好大学,更不用你再为他规划人生。
而现在的大多数父母现在都是在做恰恰相反的事情,怀孕的时候享受孕期时光,出生以后安排营养,大一点舒服的带着孩子玩乐,三岁开始欢乐的幼儿园时光~
然而到了小学,开始倏然收紧口袋,让孩子赶紧抓紧学习,注意名次!到了初中,立刻火急火燎,分数稍有不好立刻焦虑心急,名次稍微靠后就把补习班和家教赶紧跟上。可是这时候效果怎么样?效果也就聊胜于无。钱花了不少,可是真没什么用。
如果真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那就提前做准备吧。要提前多久?最好生孩子之前。是的,这就和我们之前多次强调的父母要持证上岗一样。
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为他做好各项准备,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试着启迪他的智慧,唯有这样你才能在他上了小学以后逐渐收手,放任自流。
而这里的放任自流却是一种天然的健康的,追求卓越的流向。
因为所有在他三岁之前做的努力开始在这个时候见成效,他会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选择。
于是叔叔的教育观就这样立体的呈现在我的面前,在这里我也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
1,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自己首先要好好学习,严格自律,持证上岗。
2,抓住孩子三岁前的关键期。好钢用在刀刃上。让孩子最大限度释放自己的天性。比如:口欲期为他提供大量可以入口的玩具让他探索,当他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帮助他探索一起寻找答案。
3,坚决不包办孩子的生活。当他开始可以选择以后,那就让他自己来做决定,同时也让他来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
4,尽自己所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旅行和书都是很好的方式。阅读是一生受益的恩师。不过要有的放矢,为孩子择优而从,让孩子有所收获。
5,用民主、尊重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保证孩子所处的教育环境里观念都是一样的。
相信,这些理论大家或多或少会在其他著作或者教育论坛里有所耳闻,毕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或许听说过,我们甚至曾经学习过,和我们有没有用过却是完全两码事。
叔叔聊天的范围,包括却不仅限于教育孩子,还有许多待人接物的处事哲学,还有一些个人成长、两性关系婆媳关系的技巧。其中有一条让我觉得这个叔叔真是超有智慧,那就是如果一个丈夫想要自己爱人孝顺自己爹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孝顺岳父母。这恰恰又是人际交往的黄金定律:“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你便要先这样待别人”。这个叔叔在之前或许没有系统学习这些理论,但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最经典的处世和教育的哲学。
和叔叔聊天的空,我一直在通过叔叔的话反观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错的离谱,却也遗憾自己没有尽到全力。
当然那句话说的也很对,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是刚刚好。
不晚。刚刚好。
感恩生命的机遇,感恩来自智慧的礼物,感恩我自己,开放心胸迎接不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