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现在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要积极泡各大母婴社区,订阅一波又一波的育儿公众号,他们每天不断地汲取各种亲子育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接受这个时代的各种劣质信息轰炸。
甚至每次走进书店,都会看到家庭教育类出版书籍都占据着醒目的位置,来看看试图吸引我们眼球的都是什么内容?
《常跟孩子这样沟通,孩子就XXX》,《孩子脾气不好,三招让你的孩子不再XXXXX》,《宝宝春季长个子正当时,孩子吃了这些菜个头XXXXX!》……
这些标题,简直太有诱惑力了,现象很对症,方法看似很简单,对咱们这些天天围着娃头疼的家长来说,福音啊。
甚至还有:《哈佛女孩的家长教你XXX》,《最好的教育就是放弃教育》……
看完后忍不住捶胸顿足啊,后悔耽误了自己孩子美好的童年啊,天才培养的头几年被自己错过了啊...怪不得自己娃不如别人啊...一顿乱嚎,当初怎么就选择那些狗屁的混乱到现在那?
那么多的育儿书籍、课程,让一个普通家长去分辨和选择真的是为难了!
最可恨的是,为什么那些看上去很有用的育儿经,对你来说却没有帮助!
要如何从五花八门的媒体和信息来源中,选择真正有意义并且正确的“信息”不是一个简单事,标题党式的极易混淆视听,滥竽充数的作品往往湮没了寥寥可数的经典。我们得承认判断并不容易,我们要要学会寻根索源的解决问题。
看到一个消息准不准,首先问问自己,这是广告吗?标题党吗?营销手法吗?吸引你转发的吗?勾引你骂街的吗?
当你花费半夜时间刷遍朋友圈各种鸡汤,订阅号各种育儿干活,感觉今天学到很多;请试验一下,今天早上你还能想起来些什么,沉淀了些什么?
这就需要要培养自己慧眼识别的能力,尽量减少无关紧要的信息关注,学习那些对我们建立知识体系有用的学习内容,再就是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是干什么的,通过看书和练习进行深度学习。
很多网站的内容都是盲目转载连编辑自己都不知真伪的,建议给这些内容分一个级别买那些是“参考的”那些是“可信的”,用书籍建立自己的育儿知识体系,再拿网上零散的知识点作为补充,通过实践反过来指导自己去了解更多重要的信息,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就不会盲信啦。
我们来给育儿知识的书籍整理一下分类,一类是教育科学类,比如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基础。包括比较流行的蒙台梭利的原著(注意是原著而非解释)等。二类是教育总结类。包括很多教育专家根据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育儿百科。比如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定本育儿百科等。三类是教育案例类。主要是一些成功家庭教育经验案例介绍,以小见大的方式提供教育指导。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虎妈教育之类。
此外,还有更多的是同质化照搬照抄的(把经典原著或是流行观点进行引述或抄袭),从个体出发无普遍规律的(个别家长从个别家庭案例引出的),琳琅满目,可谓泥沙俱下,这些就存为“参考的”知识吧!
当然不要试图全部去搞定,那不是培养合格的父母的,那是培养儿童训练专家的,我估计啊,即便是一线的儿童工作专家,可能都无法达到要求。今天的理论也许很快就会被明天的理论所推翻,这些知识领域的高大上,就供那些专家学者去玩味和争论吧!
无论你读了多少育儿经,如果没有属于自我的家庭教育的“主见”和“实践”,再强大的高人给你“指点一二”,哪怕是“指点三四”,也是没有用的。并且父母拥有专业的育儿知识,并不代表孩子就一定多么优秀和卓越。
育儿理念都有一些简单的共识,而如果家长真正做到这些共识,其实基本上不会在育儿上犯太大的错误。当然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无缺的育儿方案,我想那是痴人说梦。
那些经常参与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的家长,要明白无论采用哪一种理论流派,只要买一本育儿书籍,好好揣摩,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总是能发掘家长在育儿技能上的进步的 。
绝对不必把某一种理念或几本教育类书籍作为教育圣经,指望依靠这些去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尤其不能在具体细微问题上纸上谈兵 。因为所有的教育都要结合孩子具体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
按照我的经验,对待孩子教育的知识的评判标准,遵循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那些让你读了之后,自己的孩子越想越有问题的,你就唾弃吧,凡是那些你读了之后,能够矫正自己的行为起到在帮助作用的,就认真收藏吧。
ps. 预告,明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现在挺主流的几种教育理念,找到各种碎片化信息来源和依据,也许是你正在用的,也许是曾经唾弃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悼念,今日时间有点紧张,部分文字引用了其他文章的干货,罪过,罪过!
【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