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姿势运动的发育过程其实是身体抗重力的过程,从抬头、翻身再到坐、站、行走,都是随着要幼儿身体的抗重力屈曲活动与抗重力伸展活动逐渐发育,不断客服服地心引力,从水平位逐渐发育成直立位。
坐位是抗重力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儿童运动及认知发育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直腰坐位的完成标志着婴幼儿脊柱开始形成第二个生理弯曲,即胸椎前突,同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脊柱周围深层韧带如前纵、后纵韧带的被动张力也会增强,给脊柱的稳定与直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良好的脊柱抗重力及稳定性为站立与步行创造有利条件,对平衡功能的发展和核心肌群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婴幼儿从仰卧位到坐位,身体直立的同时视觉范围也扩大了,可以感触到更多外界事物,对感知认知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坐位发育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新生儿期:呈现躯干前倾紧贴下肢的全前倾姿势:
2-3个月:躯干慢慢直立稍离开下肢,半前倾坐;
4-5个月:可以扶腰坐
6-7个月:可直腰坐;
8个月:可以扭身坐,拿身体侧方玩具;
9个月后:就可以自由坐位玩耍。
坐位稳定及平衡发育充分后,患儿就具备了站立行走的条件,活动范围就更进一步扩大,感知觉及认知就会得到质的飞跃。
下面重点介绍婴幼儿常见的异常坐位姿势,分析独坐所需的运动元素及训练方法·
一、常见的异常坐位姿势及分析
1.坐位支撑面窄,患儿呈骨盆后倾
患儿长坐位时由于双下肢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膝关节屈曲,骨盆后倾,重心落于坐骨结节后缘,导致支撑面变窄,躯干出现代偿前屈。长期躯干前屈,腹肌功能受限,腹内压低,进一步加重躯干前倾,通常见于痉挛型双瘫患儿。
2.坐位支撑面广,患儿呈骨盆、躯干前倾
患儿长坐位时由于躯干姿势肌不能以适度的张力保持平衡和(或)髋带肌群肌张力低下,骨盆、躯干前倾,无法坐直。如内大收肌在坐位时对维持骨盆稳定直立起重要作用,在直腰坐的过程中,内大收肌犹如两个扇形支架将骨盆托起。内大收肌肌力低的患儿缺少了三脚架的支持而无法保持骨盆直立,导致骨盆前倾,多见于肌张力低下型患儿。
3.核心稳定差,独坐不稳
患儿长坐位时由于中轴骨稳定性差,躯干无法保持在中线位上的控制,姿势肌肌张力不稳定,无法保持正常的坐位,多见于不随意运动或共济失调型运动障碍。
4.坐位支撑面偏向一侧,骨盆侧倾
患儿长坐位易向一侧倾斜,重心大部分负荷于一侧臀部,喜欢取侧坐姿势,多数见于偏瘫患儿。
二、独坐所需运动元素
1.作为坐基的髖带以适度的张力保持骨盆直立平衡。
2.躯干姿势肌以适度的张力保持躯干直立平衡。
3.躯干的回旋,即躯干与肩胛带、骨盆的协调运动出现。
参与坐位的主要肌肉:
1.使躯干前屈的肌肉:腹直肌、腰大肌等。
2.使躯干后伸的肌肉:竖脊肌、臀大肌、背阔肌等
3.使躯干侧倾的肌肉:腰方肌等。
4.使骨盆前倾的肌肉:髂腰肌、股直肌、骶棘肌等。
5.使骨盆后倾的肌肉:腹直肌、股二头肌等
6.使骨盆侧倾的肌肉:臀中肌、臀小肌
三、独坐训练
1.躯干伸展训练
(1)患儿俯卧于巴氏球上,治疗师双手放于患儿髋部,以起到稳定和保护的作用,以玩具引导患儿双上肢向前上方抓物,诱发躯干伸展,类似“燕儿飞”动作。
(2)患儿处于端坐位(也叫椅坐位),椅高以保持髋、膝、躁关节呈90°为宜,双膝之间距离与肩同宽。利用球及玩具引导患儿向各方向抓物,要求患儿臀部不离开椅面,促进躯干及骨盆的自我调节。
面对姿势矫正镜加入视觉诱导效果更好。
(3)患儿取双膝跪位于治疗台前,治疗师位于患儿侧方,一手放于患儿腹部,一手放于患儿足踝或臀部,给予适当的感觉输入,并配合语言、视觉刺激,引导患儿动完成骨盆直立。
(4)患儿取长坐位于楔形垫上,治疗师在患儿后方将双手置于患儿膝关节上方并固定双侧大腿,家长或另一治疗师在前上方使用玩具逗引患儿,诱导患儿抓取玩具,患儿会调动自身保护机制使大腿内收肌及腹直肌完成等长及离心收缩,使身体回到中线位完成躯干直立。
患儿大腿处于中立位或可稍内收内旋,治疗师在患儿大腿处加压要用力,形成闭锁链,便于患儿腰腹部肌肉及大腿内收肌发力。
2.骨盆后倾矫正训练
患儿取长坐位于楔形垫上,治疗师在患儿后方将双手置于患儿膝关节上方,并给予适度的压力,尽量使膝关节伸展,保持双髖呈外展、外旋位,通过诱导患儿左右重心转移,达到缓解胭绳肌、内收肌痉拿的目的。
3.核心稳定差,独坐不稳矫正训练
患儿端坐于巴氏球上,治疗师双手固定患儿躯干,帮助患儿躯干直立并给予垂直向下的节律性挤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运动认知,达到坐位训练的目的。
4.骨盆侧倾矫正训练
患儿取坐位,治疗师利用玩具诱导患儿重心向患侧转移,训练患儿患侧骨盆负重,使患侧驱干得到拉伸,加强患侧肢体、躯干、骨盆的运动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