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绿素
第一次见到阿袁老师,她静静地坐在台上,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一副黑白框架的眼镜,身着黑色上衣,一只手托着腮,给我一种低调内敛但又有些不好接近的感觉。我心想:“不好,若是这场演讲像老师的穿着那样单调,那可就不合我的胃口了。”
等主持人开完场,阿袁老师一开口说了一段近似拉家常的寒暄,我就立马抛开了这种顾虑。“这场演讲会是我喜欢的。”我想。
阿袁老师说,外面的秋天那么美丽,宜人,我不知道我的这样一场演讲是否能当的起你们生命中这样一段美好的日子。
的确,今早我吃完早饭,静静地一个人从食堂走到音乐厅,沿途清风微拂,茂密的林间,秋叶静美,鸟儿叫得清脆。秋高气爽,这确实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美丽时光。而阿袁老师,刚好说出了我的感受。
奇妙的是,阿袁老师一开口说话,那种疏离的感觉就一扫而光,“我觉得……”,“真的……”,台上的她娓娓而谈,那么坦诚,那么亲切。
阿袁的演讲主要从读书、写作、生活三个方面谈起。
对于读书,我记得她说:“读书是一个人的事,读书的过程是一场孤独的自我修行。”读书当然不比看电视剧,它需要思考,而思考本来就是一个人的事。
她还说:“我们不应该太依赖中国那种传统的集体式生活方式。当你长时间独来独往的时候,人们可能会觉得你奇怪,甚至说你不好接近。但是,不好接近又怎么了?我就不认为不好接近是一种缺点。”
阿袁的这一说法和我对她的第一印象不谋而合,但又深得我心,我真的十分欣赏阿袁老师的这种个性。不刻意讨好任何人,不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保持独立的人格,只做真实的自己。
谈到写作的动机,她说写作是她创造的另一个世界,是逃离现实的桃花源,是幻想中的魔镜。
她用《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故事告诉我们小说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物就会自己活起来,如同巫术一般神奇。
她还用简.奥斯汀的故事向我们说明,每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之路都是天生铺就好了的,就像擅长于写“这三两户人家”的简,不能在宏大叙事的创作上取得同样的成就。
在生活中,阿袁老师也十分擅长于发现和提取文学的素材,不断挖掘写作的源泉。作家同时也是生活中的观察者。
阿袁老师在引经据典的同时又包含着自己的一些独特思考。我觉得,阿袁的演讲就像一场思想盛宴,菜桌上既有北京烤鸭那样的经典菜,又有她自己独家调制的私房菜。在品尝的过程中,你既会因为以前从没有尝过这道名菜而暗自惭愧,又会因为得到了美食的指导而欢喜不已,还会因为尝到了似曾相识的味道而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