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相互理解,是我最大的希冀所在。
——凯瑟琳·厄斯凯恩
女作家凯瑟琳·厄斯凯恩的《知更鸟》讲述了一个患有阿斯珀格尔综合症(一种不善交际、兴趣偏窄的内向症状)的11岁女孩凯特琳在心理老师的辅导下调整自我,逐步打开心门,感受又好、又结实、又漂亮的世界的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见证着她的“变好”:从被动面对心理辅导“布鲁克太太最了解我的感受,你去问她吧”到主动寻求心理辅导“为了我的‘布鲁克太太时间’我整整等了一个上午”;从认为自我世界与他人无关、十分注重私人空间到学会运用技巧交到朋友并为朋友仗义执言、发生心绪变化,她的朋友不再只是词典和电脑,还有会“吃吃笑”的迈克尔,看到迈克尔与她讨厌的约什亲密会感到生气;从理解“情感”仅是依靠词典解释到慢慢使用同情心、体谅心为戴文可怜的悲惨遭遇哭泣,而不是为自己哭;喜欢画画的她,从色彩世界中只有界限清晰的非黑即白到最终心喜于构思五彩斑斓……我和她一路经历着所有,体验过界限分明且众多、一切情感都是自己的、机械的刻板的单调的秩序的整圆式的阿斯珀格尔世界,体验了界限逐渐圆润、情感逐渐共通共理、活泛的生气的丰富的和谐的半圆式的常态的世界。
这个世界“又好、又结实、又漂亮”,关键在于相互理解,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去设身处地与换位思考——合上书后,我如此深深感悟到,就如同凯特琳有了一个新的视界那样。因为迈克尔对她理解和共情,凯特琳逐渐不囿于自己的世界,去观察去走近迈克尔的生活,他们结成了友谊,可以有交集、共享一个世界;因为理解了父亲和戴文,她体味着父亲的悲伤和对戴文的怀念,他们的情感同一于一个世界。就这样,“理解”将凯特琳与他人联结起来,也会把“我”与“我们”联结起来,我们不再感到寂寥与木然,不再会有阿斯伯格尔综合症。
也许你会想,像凯特琳以前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生活也很好,很享受,不是吗?话虽如此,可你一定知道,和大家共处一个世界,凯特琳比以前更生动、更活泼、更丰富、更开心。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为呢?何况,如果人人都如过去的凯特琳,有个人封闭的心理和情感世界,那么我们生存的世界会变得可怕吧?最终我们自身也还会不舒服的。
“理解”也并非很难,即使是患有阿斯珀格尔综合症的凯特琳,也学会运用技巧做到了。比如在交流时适时直视对方,读取对方的表情尤其是眼神,从而感知对方的心情或心事,去实实在在地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去同情去体谅,从而选择自己的话语与行为,造就又好又结实又漂亮的世界。“理解”就是这样,一步步很自然地水到渠成。当“理解”长成在我们的思考与行为中时,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冲突会减少,温情与丰润在增加,即使身陷囹圄,中有心结,也会渐渐终结和冰释,走向如凯特琳所喜欢的“又好又结实又美丽”的世界。
“人人都能相互理解,是我最大的希冀所在”,作家凯瑟琳·厄斯凯恩在小说扉页如是说。这是一本充溢温情和爱意的书,不仅让我们看见一个特别的世界、一个特别的女孩,还让我们深刻领悟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多么重要和美妙。
人人都能相互理解,是我们最大的希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