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觉醒的父母,意味着我们在同孩子的互动中要勤于自问:“我是否在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我是否受到过去经历的左右?是我的欲望还是孩子的需求?”我们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作为父母的自己:“我此刻的所作所为对亲子关系有何影响?我的一言一行是不是自己经历的情绪的流露,而不是由孩子此刻状态引发?”
当我们拒绝接受现状的时候,比如不接受孩子的本来面目或某些具体状况;我们会想象着,如果自己足够强势,事情就会随着我们的心意而改变。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由于没有能力面对真正的现实,我们会不断碰壁。因此,接受现实而不是抗拒它,就成了我们实现转变的第一步。
一个觉醒的父母是能认可孩子所有的情绪的父母。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时,也就不会尊重、欣赏孩子的感觉。如果我们生活在虚伪的状态之中,孩子也会学着扭曲情感,同样程度地陷入虚伪的状态。如果我们鼓励孩子自然而然地表现真实的自己的情绪,那么他们就不会否定自己的感情,也不会把自己的情绪转嫁给他人。因此,如果我们想教会孩子怎样拥有完整的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我们就要尊重、欣赏他们的全副情感和情绪,这意味着他们不需要人为压抑自己。这样他们就能享有相对完满的生活。
一旦学会了同自己的情绪共处,它们就不会再让我们手足无措。一旦我们毫无保留地认可而不是拒它们,我们就会发现,痛苦仅仅是痛苦,没有附加的意义。是的,痛苦不是好滋味,这是肯定的。我们都不想要,但同时,如果我们不给自己的痛苦添加抵触和抗拒,而是泰然处之,无障碍的流露,那么痛苦就会转化为智慧。我们越是能够认可各种感情,智慧就越能随之得到提升——不管你认可的是什么样的感情。随着智慧的提升,慈悲心也随之增长。
如果你不懂得情绪是什么的话,当你想去管理情绪的时候,这本身就会给你带来另外的一种情绪。
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是十分的狭隘,都从外在的物质层面来衡量:高收入的工作、豪华的汽车、高档的住房社区等等。一旦认定了这些“成功”概念,我们就会把它们施加给自己的孩子,并且坚持要求他们努力胜任我们设计好的身份角色。在我看来,真正的成功是,成年后是否具备“自信”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当我们放下对孩子的担心,真正对孩子此刻的生理和心理此刻的状态完全的肯定时,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才不会被我们抹杀。
如果孩子总是觉得父母“无所不知”,凡事都能拿出所谓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认为自己也应当如此。我们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所以也会教孩子怎样掩饰他们的不完美。而他们真正应该明白的是:所谓完美无瑕才是个糟糕的概念。
当我们用传统方法教养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敦促他们敬仰我们,因为我们就是这样被养大的。为了做一个好父母,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全知全能。我们很少意识到,当我们把自己塑造得无所不能时,反而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感和压抑感。孩子眼中的我们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大身影,如此一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结果,我们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他们“不如”我们。这对于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构成了障碍。你要是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在孩子那里,最智慧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许多父母都会陷入误区——将自己的尊严(实际上是面子,面子也就是自负感)同孩子的行为混杂在一起。当孩子的行为违背常规的时候,我们就感到自己的面子受到了伤害(父母的自负感)。如果我们不能将具体情况和内心的自负感分离开来,就会处理失当。我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成不称职的家长,自负感需要我们在人前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一旦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够完美、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掉价”了。接着,我们就会表现得非常情绪化。
如果你看不清楚这点的话,就会和真实的生活脱节,和孩子不断的产生冲突。
欲望是什么呢?其实欲望意味着你不满足于现在的样子,是一种不满足。从本质上来讲,是对现状的一种抱怨。比如说:这不是我要想要的生活,这不是我想要开的车子,这不是我想要住的房子,这不是我所满意的身体等等。欲望意味着有一个希望在未来,你以为在一个地方在某个时间段,那个地方的每一件事物都很适合你,让你舒服快乐。有点好玩的是在印度语里“昨天”和“明天”使用同样的字。它意味着你的明天,只不过是你昨天的重复,你的未来只不过是你过去的重复。如果你没有欲望,就意味着你活在此时此地,很满足,不论怎么样,都是可以的,世界就以这样的方式存在。当你这样看世界的时候,看身边的人事物的时候,你才会去享受它,真正的对它表示感谢。所有欲望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看不清楚这一点,欲望就会穿着各种衣服,呈现很多的不同。对于在两性关系里“爱”后面的欲望,它以你而定。其实不管怎么样,都跟“性”有关。“性”的问题在两性关系里面占有绝大部分的因素。记得我讲的“柯立芝效应”吗?在“性”里面,最难于化解的矛盾是,男人追求的是人数,女人追求的是次数。
我们也许不会支持孩子每一个具体的行为,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的最核心权利。如果你明白了“无条件的爱”的陪伴方式,就不会抱有偏颇的判断,在应对孩子的时候也能不偏不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作出适当的响应,而不是将我们过去的遭遇和经验作为行动指南;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彻底有向孩子“学习”心态,尊重他们的本真,接受来自他们的教诲。
不论我们的孩子是婴幼儿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孩子需要知道:他们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我们全身心的关注。孩子理应体验:他们降临世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为他们赢得瞩目与欣赏。一个孩子如果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存在感”成长起来,那么成年以后也会带着幼年的印记,获得强健的情感世界。他们很早就能理解自己的精神在人际关系中是最重要的,今后就能靠着精神的引导去体验成年人的生活。凭着这份内在的纽带,他们既不需要向外部世界索取认同,也不会渴求赞赏;凭着内心的“存在感”,他们就能对自己发出赞许和肯定。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不自觉的限制自己的孩子,要求他们事事征得认同,把他们变成了弱者,受制于我们的裁决。如此一来,他们要么格外渴望获得我们的认同,要么事事依赖于我们的认同。在这样的状况下,孩子完全不和自己在一起,就是精神分裂的状态。
我们父母总是带着一个观念,认为小孩子属于他们。你的这种想法的后面还有一些声音:我比你厉害,比你好,比你懂,比你强。。。等,充其量你最多把孩子培养成你的复制品。其实大自然不相信复制品,它只对原创的东西感到高兴。我们必须帮助孩子成长而超出我们自己,必须帮助他们不要模仿我们。这是父母的职责--帮助小孩不要模仿。可是,现在我们让孩子去学校,周末假期去补习,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模仿者,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山寨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