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恩区块链产业牵手诺奖得主,助力诺奖成果转化
2017年6月24日,诺贝尔奖得主斯穆特院士和健康医学博士纳奇院士与来自国内、港澳台、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多个国家地区的两百多位健康产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在国际大都市广州鸣泉居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我国第一个诺奖项目孵化和技术转化工作平台:“中国智慧大健康诺奖工作站平台”的启动仪式,并与诺奖嘉宾进行诺奖技术转化交流。
中国智慧大健康诺奖工作站平台倡导未来是一个创新和共享协作的世界,不但要独立发展自己的智能经济,智能产业,发展健康服务的院外轻医疗系统,还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顶尖科研成果,加速前沿成果的转化,以大整合大跨越的思维促进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我国大健康服务产业拉高发展天花板,提升产业技术含金量,降低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应用成本。目前中国医疗行业现状比较令人遗憾,与医疗行业其他的细分领域一样,病历数据泄露、病历数据错乱、患者个人信息泄露、跨区跨院转诊困难和数据临床业务脱节等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增长的病历记录信息的储存,缺乏先进的电子健康记录体系(EHR)和相应的储存服务提供商。
“区块链电子病历将是比恩区块链研究院在医疗行业的最重要应用。如果把病历想象成一个账本,原本它是掌握在各个医院手上的,患者自己并不掌握,所以病人就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医疗记录和历史情况,这对患者就医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为医生无法详尽了解到你的病史记录。但现在如果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进行保存,就有了个人医疗的历史数据,看病也好,对自己的健康做规划也好,就有历史数据可供使用,而这个数据真正的掌握者是患者自己,而不是某个医院或第三方机构。”比恩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唐国胜谈到创建比恩区块链研究院的初衷。
区块链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核心应用优势十分显著: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结构应用于现实中可节省大量的中介成本;不可篡改的时间戳特征可解决数据追踪与信息防伪问题;安全的信任机制可解决现今医疗信息化技术的安全认证缺陷;灵活的可编程特性可帮助医院建立拓展应用。实际应用上:建立标准化且完整透明的医疗信息基础设施,符合合规要求且便于追溯。使用分布式记账与储存,提升医疗机构高容错及纠错能力。
2、艺链破解艺术品数字身份难题,“共识展示地”创投资新范式
由于涉及价值巨大,艺术品交易一直以来都是个强信任需求的领域。传统艺术品交易中确权问题也始终存在,从艺术品的物权、版权、人身权、财产权的归属,到艺术品每次流转记录的认可,都缺少长期有效且具有公信力的方法来确立归属。
而解决了确权问题和流转当中的信任问题,就解决了艺术品领域的最大难题。最近,一家位于上海的创业团队艺链,就致力于用区块链提供艺术品交易流转领域的解决方案。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确权是艺链针对艺术品信用所设计的基本战术和创新技术突破。艺链AC1.0 System中,并不纠结真假评估概念,所有艺术品及相关人(含标的物、各种关联人、时间戳传递信息)都将获得数字身份的还原及追溯。艺术品标的物的所有人(买卖人、担保人、评估人、保险人、技术服务人、银商)作为系统注册人,在艺链中真实的数字资产交易记录,将会在不同阶段产生实时的数字身份信用额度(以铨数额表示)。每个数字身份额度在其信用额度外的数字经济业务,需要更高额度的提供信用额度担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艺链数字业务参与范围的扩展及数字资产铨(ACA)需求量的提升。据官方透露,艺链已经就此申请相关专利。
3、东港瑞宏科技与指旺金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探“电子发票+区块链”新模式
6月28日,北京东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港瑞宏科技”)与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公司指旺金科达成战略合作,就区块链应用电子发票展开深入合作。双方将以电子发票区块链科技创新服务为核心,利用区块链及其相关技术在国内电子发票领域的应用。
东港瑞宏科技与指旺金科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港瑞宏科技将携手指旺金科打造基于电子发票区块链云平台。该平台将为企业提供电子票据、存证以及衍生金融服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借助区块链分布式共享账本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客户带来高效运营流程、自动化业务处理、无纸化低能耗等核心优势。
4、SP500指数成员FIS在统计报告中重点强调区块链技术
FIS是金融科技领域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该公司发布了其首份研究报告,评估了买卖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增长准备情况。调查发现,相当多的高管认为,他们的公司缺乏创造和维持持续增长的创新技术。
这项研究的最后结论是关于新兴技术的。报告指出:“高层领导必须对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移动技术等创新技术进行更长期的展望,为客户创造一个引人注目的价值新主张。“随着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继续衡量它们各自的增长预测,他们将不得不协调运营模式,以顺应金融科技的发展。
5、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发布软件候选版本
开源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项目的开发人员已经发布了该软件的官方候选版本。
该软件是Hyperledger下孵化的一种独立的企业分布式账本代码库,其候选版本于6月26日通过项目的公共邮件宣布推出,使软件距离正式1.0版本的发布又近了一步。
此次发布还证明Hyperledger Fabric比6月初推出的beta版本进步了,那个版本通过冻结API和项目代码测试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6、巴黎航展:埃森哲称两年内区块链将变革航空业
埃森哲航空业服务总监在巴黎航展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唯一真实的引擎历史记录,让维护团队清晰知道各部件的情况。目前埃森哲正在申请一项基于区块链的售后市场专利。
7、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澳大利亚证券监督机构不太可能监管ICO
澳大利亚的最高证券监管机构相信,中央银行授权的数字货币总有一天会压制比特币的非法使用,而且ICO会远远超出全球监管机构的范围。
在专访中,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主席Greg Medcraft就区块链技术的状态及其对国际监管者的影响发表公开讲话。也许最值得注意的是,Medcraft认为,集中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一种防止非法使用数字货币的有效方式。他的看法也回答了关于利用该技术的勒索软件的问题。
区块链的开源之路
6月21日,“第十二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于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以“开源,创新,新经济”为主题,旨在宏扬开源文化,交流开源开发应用成果,探讨开源与创新和新经济的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领导、Apache、Linux、OpenStack等多个开源项目领导者及国内外多家著名开源企业贡献者齐聚一堂,交流开源的经验与成果。
软件行业的开源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开源社区、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用户相互之间的良性沟通、共享与协作氛围,并逐渐延伸至其他行业,成为互联网经济、开源经济、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的技术基石。
开源精神与开源意义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陆续诞生,开源软件也在全球蓬勃发展,开源社区使全球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全局性的、持续的重大变化,并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开源社区一般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所组成,根据相应的开源软件许可证协议公布软件源代码,由于开放源码主要被散布在全世界的编程者所开发,开源社区就成了他们沟通交流的必要途径。以Github社区为例,大批周边扩展服务被建立起来,构成了一个极具活力的生态圈,开发技术人员不仅可在Github上参与开源项目,更可建立社交圈子,促成开放的分布式协作模式。
开源社区的最主要特征是:团队协作、个体平等、主动贡献,这也是开源精神的主要内涵。开源社区具备很强的利他主义(Altruism)精神,参与到开源软件开发并把源代码开放给大家共享的开源社区成员,一般称之为贡献者(Contributor)。贡献者通过参与开源社区的开发,一方面得到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也有助于解决自身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开源项目也有机会产生较大的商业价值,而商业化进程中就又需要这些贡献者担任顾问以推进技术落地。
开源的本质是共享技术,而“技术”是生产资料的组成部分(拥有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可以看成是技术的载体),因此开源的社会意义实际上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享。开源的商业意义则在于,通过共享技术、推广技术标准从而打造了一个多方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者的数量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至关重要,体系内部的分工环节越多越细,说明系统内部的利益主体就越多,从而这套生态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可能就越大,在与其他闭源的技术竞争的时候就越有力量。
从安全的角度,开源技术也丝毫并不逊于闭源技术,甚至更有优势。开源软件的代码可以被任何人阅读,也有可能被黑客关注,分析可能存在的漏洞并进行利用,但在软件行业的经验教训中,开源软件的漏洞远远少于闭源软件,因开源软件的代码可以被全行业审计,被不同的开发者修订和安全加固,在安全方面的风险会大大降低。举例而言,闭源的Windows系统与开源的Linux系统相比,公认都是Linux系统更胜一筹,正是因为Linux系统的源代码公开、有源源不断的开发者加入对其优化,才使它的漏洞尽早被发现,避免遭受攻击。此外,开源软件本身一般不包括业务逻辑,不会影响到业务合规、资金安全和用户数据隐私等问题。
开源精神的二次涅槃:分布式商业与区块链技术的崛起
如果技术的共享开源可以称作是开源精神的诞生,那么商业模式的共享开源则可算得上是开源精神的二次涅槃。
近年来,以多方参与、共享资源、智能协同、价值整合、模式透明等为主要特征的“分布式商业”模式开始崛起,典型的应用场景有:以产业机构为合作主体的分布式能源、分布式电商、共享汽车等;以金融机构为合作主体的银银、银证、银保、证保合作业务等;以个人为合作主体的共享租房、共享租车、任务众包等。
分布式商业提倡“专业分工”和“价值连接”,通过预先设定透明的价值交换或合作规则,使得分工及集群后的新商业模式产生强大力量,与传统单一中心化实体主导的商业模式相比有显著优越性。相对应的,为了实现分布式商业的共享与透明规则,以开源为主要特征的分布式技术也得以发挥最大优势,多参与者对等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商业模式,呼唤多中心、去中介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架构。
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及其相关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等成为了前沿科技的核心代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在对等网络环境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从而实现和管理可信数据的产生、存取和使用的技术。与基于单一信用背书实体的传统信任机制不同,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是多个参与方对透明和可信规则的共同信任、对客观信息技术的信任。为了增加信任与充分透明,减少甚至完全剔除人的干预,大部分的区块链技术平台皆以开源社区的形式存在。
根据所支持商业场景的不同,区块链的治理模式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三种。以最先发掘出区块链技术价值的金融行业为例,因金融机构注重多层次的对等合作,且业务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有强监管、严合规、高安全的行业特殊要求,无论是仅由单个实体控制的私有链,抑或是任意节点均可接入的公有链,都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金融业往往将通用的分布式技术与身份认证、权限管理、隐私保护、反洗钱反欺诈支持、监管审计支持等模块相结合,并通过组建联盟的形式探索联盟链的技术路线。
在2016-2017两年中,各类区块链联盟纷纷组建成立,各类区块链技术开源社区也如春笋般快速涌现。
国内外典型区块链开源社区纵览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从一诞生开始,区块链技术就是以开源社区的形式浮现。
最早的区块链开源社区就是比特币。比特币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框架采用C++语言开发,共识算法采用POW算法,通过工作量(挖矿)证明获得记账权,容错率为50%,实现全网记账。其缺点也较明显,包括公网性能较低、耗费算力、难以在此之上构建应用等。
比特币的继任者是以太坊社区。以太坊是一个图灵完备的平台,可采用多种编程语言实现协议,基于以太坊平台之上的智能合约是以太坊得以出类拔萃的关键。智能合约方便用户搭建各种千变万化的DApp应用,使得区块链开发人员的门槛大大降低,以太坊生态系统也正在高速地成长着。
不过,以太坊比特币等公有链技术,最大的痛点是对算力要求极高,难以被大规模的商业模式采用。因此,IBM等机构建立了HyperLedger开源社区,探索以联盟链的形式将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中落地,也让区块链技术演化成一种普适性的底层基础设施技术。该社区在2017年推出Fabric1.0区块链底层技术,部署方式可传统可docker化,共识算法实现插件化,支持用Go和JavaScript等开发智能合约,尤以企业级的安全机制和CA机制为特色。
国内方面,工信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继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及《区块链参考架构》标准后,其开源社区亦已低调上线。目前在社区内的区块链开源项目已达40多个。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周平亦指出:
“中国建区块链的开源社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第一,我们的技术储备到了一个阶段;第二,我们市场到了这个阶段;第三,我们的业务也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应依据标准建立开源社区,在开始的时候就把标准和开源有效地结合。”
此外,据称,中国的两大区块链联盟(金链盟和ChinaLedger)亦正在紧密联合,并筹划构建一个共享透明的开源技术社区,以整合近百家成员单位的技术资源与商业力量,打造一个深度互信的多方合作共同体,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开源精神将与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商业模式触碰出更多的火花,掀起一场场技术与商业的变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