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本书,豆瓣呈现着两级分化的评价。以下的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请谨慎食用。
以下正文:
看完之后,对这本书的感情:很复杂。豆瓣的评分也是改了五六次之多——从五星改到三星,改到四星,又改回三星,最终定在四星。
因为全书的行文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反而如文章的来源,是我们可能发在博客上的碎碎念,没有该有的体系和结构,全都是散乱的思想碎片。而内容方面,也基本属于作者自己的胡言乱语以及她和别人的奇妙对话,虽然我们会惊讶于作者古怪的脑回路,居然可以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引发如此多的联想,但更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耐和无味、荒诞甚至感觉不适。尸体、性器官、谋杀、僵尸、放屁、恶作剧……各种有点粗俗的描写,也许是文化差异的原因,看起来十分不解;而时而如孩子般天真不谙世事,与大人的复杂黑暗之间的切换,也让读者有种错乱感——作者真的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精神障碍病患者?还是已经为了写书而写书,为了有病而生病。整本书,就像是一个“段子”的合集。所以读书过程中,并没有如许多人所说的因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大开脑洞的稀奇古怪的想法”,而开怀大笑,或者在深夜里痛哭流涕,反而是很多次睡着,甚至想放弃。
整本书就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一直行走在黑暗无人的角落,让读者也被黑暗的情绪所吞没,有些混乱和无法理解。但是因为书中透出来得几丝微光,让看这本书不是完全白费,也让我最终给了它4星。
一星给作者的坦诚。
不管是因为写书的刻意还是因为病情的无意,作者都很坦诚地表现了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是十分羞耻的方面,即使是一些我们很多人只有在夜幕和孤独房间的遮羞布下才会暴露的本性,作者都一一予以了记述。“我们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挣扎,这让别人知道他们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挣扎。突然间,我们意识到,让我们感到羞耻的事情也正是其他所有人曾经遭遇过的事情。我们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孤独。”她放下自己的尊严,为了让内心有伤口、有阴影的我们不再觉得孤单。她坦诚她的痛苦,或因病情,或只是因为自己“考虑”的太多而痛苦,但这种痛苦不是凄厉和绝望的,反而如我们平常一般,也让我们在对照中有了一种坦然,一种乐观,一种自我的宽慰。
一星给包容的丈夫。
《精神病女孩被父母囚禁5年》、《一位精神病人的20年“囚徒之困”》、《父母年迈贫困将患精神病女儿“囚禁”五年多》……如何处理与精神病亲属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字典中往往只有“囚禁”二字。而作者虽然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等多种精神疾病,但是她的丈夫却表现了极大的包容与宽恕。”有一次,维克托正在Skype上开工作会议。我悄悄地蜷缩在他身后,满怀恶意地把罗里慢慢举到他的肩膀上。视频里的人惊呆了,因为他们看见一只精神失常的浣熊探出脑袋,好像正在偷听别人谈话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连环杀手。维克托意识到罗里正在他身后,他很擅长地叹一口气,提醒自己要锁上办公室的门。“面对妻子如孩童般的无理取闹,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丈夫却没有朝她大吼大叫、出离愤怒,甚至斥责的话也没有一句,只是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忘了把办公室锁上,仿佛出现这样的事故,只是因为自己不小心没关门而已。与罗森婚后的十几年里,相信类似的事件非常多,但维克托都容忍了过来。这也许就是爱情的真谛:对另一方无条件的包容。
一星给开心的浣熊。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里写到:“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为了获得短暂的快乐,我们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觉得自己不幸,觉得丧。但是,这只叫罗里的浣熊标本(或者两只)却告诉我们,开心、高兴,是可以随时随地的,是可以不休到死的。它虽然摔得面目全非,却依旧是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它随时举起手掌,为你生活中的高兴和不幸击掌,给你无条件的信任。虽然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像罗里一样残缺不全,也不至于像罗森一样倍加艰难,但也有悲伤和不幸。但是我们也可以和作者一样,“看见空气中有尘土,它们最终落在地板上,被当作讨厌的东西扫地出门。但是,在那之前,在某个闪耀的瞬间,我看见尘埃吸收了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像星尘一样舞蹈。我看见一切事物的开始和结束。我看见我的人生,它的丑陋和灰暗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展现着美丽。它以碎片的姿态闪耀着光芒。最简单的事物里有奇迹和欢乐。”也可以和罗里一样,高兴至死。
一星给对抑郁的新诠释。
对于抑郁症,开始的我们是不解的。抑郁症不就是心情抑郁吗?你该有的都已经有了,家庭和美、生活富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为何要抑郁?后来,我们开始“懂得”抑郁的都是天才,他们看到的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世界,他们虽然是疯子,却也是天才。抑郁成了一种“浪漫认知”的代名词。而罗森告诉我们,抑郁症不是抑郁情绪,不是对生活的不满,而是病理情绪抑郁,是无缘无故地产生害怕,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抑郁症不是浪费,而是市场的不知所措,不敢出门、不敢开车、不敢和任何人说话。他们对人群感觉无力,他们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不由自主地紧张,无法控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要真诚地承认病症带给他们的痛苦,给予他们专业的医疗帮助,以真诚期待他们的未来。
也许,对于这本书最好的定义应该是:药物对于精神疾病的疗效。“每个人的疾病都是不同的。如果给你的精神疾病药物或治疗没有起到完美的效果,或者在一小段时间之后便失效了,这不是你的错。你不是一道数学题。你是一个人。对你起作用的不一定永远对我起作用(反之亦然)。”我们可以感到不适,也可以深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