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说过一段话,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说:"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候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时间的路。"
还有两天就是新年了,这一年又要结束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人们总会感慨,感慨一年的得失进退,感慨生活不易,又咬着牙挺过了艰难的时刻。
每年年末人们也会分外脆弱,发现自己奋斗了一年却没有很多收获的时候,发现不论怎么努力生活还是一团糟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没你努力却比你挣得多。于是我们都会焦虑,都会担忧,但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会在艰难的生活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不易中寻求缓解焦虑的方法。
- Part 1 -
2017有很多词比往日更频繁地涌入我们的视线,比如 " 焦虑 " ,比如 " 丧 " ,这些平时就会有感触的词到了年末变得更加强烈。于是在无法摆脱而且必须面对的压力与事实面前,我们很容易焦虑。焦虑自己的人生能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焦虑自己的付出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一年我听了很多故事,自己的身上也发生着很多故事。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艰难,我们吐槽生活的不易。但谁的生活又不是一边抱怨一边在努力变更好,一边说要放弃一边又在咬牙坚持。
上周刚参加完考研二战的朋友老邓在考研前的最后两个月几近崩溃,我经常看他半夜三四点还在朋友圈发状态说自己的一天刚结束,新的一天将在三个小时后开启。那天我小心翼翼地问他考得怎么样,他说挺好的。我说你是怎么做到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然后坚持了两个月的?
他笑着说是梦想的力量啊,过了一会儿告诉我," 其实真的很累,我有一段日子都觉得太难了,坚持不下去了,每天都困,但我已经失败过一次了,不能再失败了,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个八仙筒,每天涂太阳穴,就这样挺了过来。" 老邓戏称自己 " 看起来挺年轻,却每天都困到像鼻烟壶一样吸着八仙筒 " 。可即使这么困这么累,还是继续为了更好的明天努力着。
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我很感动,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脆弱,但当我们从一段艰难的日子里走出来,也敢说上一句 " 你看,我还是能挺过来的,我也没被打倒 " 。
- Part 2 -
公司93的女孩儿小仙儿前些日子给自己买了一个保温杯,然后和我们说打算戒掉碳酸饮料以后喝热水了。她说过完年就二十五了,以前觉得自己年轻能随意挥霍,冬天照样吃冰激凌,熬夜一整晚第二天照样上班。可慢慢地她发现自己晚睡一会儿第二天会长痘痘,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立马拉肚子。
和三十岁的人相比二十五岁还年轻,和零零后相比她已经可以被叫阿姨了。年纪的增长让她学会的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好好爱身体,在对生活仍然无畏坚强的同时多了成人的理智和分寸。
生活真的挺难的,也没有人敢说明年就会变轻松。我们能拥有的不过是在艰难面前一边自嘲一边解决难题的乐观,当你能把所有意外降临的,无可奈何的事情都当成生活的彩蛋,不抱怨而是接受,把愁眉苦脸的神情变成笑着面对的勇气,生活就会好起来。
有人吃着一人火锅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情人节,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很开心;有人买头发纤维粉说自己还没老去,尽管生活不易,但要有面对的勇气;有人靠ins拍照道具假装自己生活得很好,虽然现在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总有一天我会过上理想的生活;有人靠隔脏睡袋让自己的出差生活变得更舒服一些,没办法改变上司的安排,但能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那些难过的时光你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或许是别人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许是一件适合自己的暖心好物。在这个让人感到压力与迷茫的时代,我们不能靠发泄情绪解决任何难题,但却能靠一张学历让生活发生转机。
- Part 3 -
人生就是一场比赛,可有的人连参赛资格都没有。确实,那些富家子弟手中的东西可能是我们一辈子也买不起的东西。我再努力再勤奋八百辈子,有用吗?没用,赶不上你一生下来,嘴里边含一把金钥匙,我呢,也别勤奋了,别努力了,我就吃吃斋,念念佛,找个好时候好地方,投个好胎,找个好爹。
人的每一种奢望都是设想“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交易。
所以大学,起码提供给了底层可行的前进捷径,终其一生或许谈不上逆袭,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是自己孩子的起点。
跨过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以后的门票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一、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
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上了研究生,当起大学老师。
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
张俊成说,有次站岗,看到一位老人骑车过来,快到门岗前,老人下车,推车走过。
经过门岗时,老人点头跟他说:“你辛苦了”。
张俊成感到很受宠若惊,他问旁人,“这是谁?怎么这么尊重我们?”
别人告知,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
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
《精进》一书中谈到:
“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而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二、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
当别人无法深入接触你时,你的头衔,外表等外在表现,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
大学生如同韭菜,收完一茬又会有一茬,已经不怎么新鲜了,在这种情况下,“名校”就是一道招牌。
稍微想一想就不难理解,亲戚家有孩子考上名校,周围人会口口相传,“谁家的孩子,上XX学校了!了不起!”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都要掰扯清楚,好像有了这层关系,自己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就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人才输入和输出才形成的。所以HR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
在他们看来,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有智商或者有毅力。
说到第一学历,古人也非常重视。
满清重臣左宗棠,举人出身,终其一生没也考中进士,这成了他永远的痛,甚至让他在宦海中饱受侮辱和曲折,后来他成了正一品,还不忘给自己弄一个荣誉进士的称号。
到了现在,国内大公司招聘时,几乎都会明确地写明岗位的学历要求,有些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
有人说这是“歧视”。
关于“第一学历”,某社区曾发起过一次探讨,参与者各抒己见,其中被点赞最多的留言是这么说的:
国家队为什么要从省队里选运动员?我是全村跑步最快的为什么不能参加奥运会?
第一学历不好有两个重要隐患,1、过高地估计自己努力的价值和自身水平;2、过低地估计科学研究的困难程度和世界的大小。
第一学历不能决定人一辈子,文凭也证明不了人的能力,但一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有这张纸的人。
三、人脉的扩张,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好大学能带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有次和一位在创业的学长聊天,他说他现在的团队,基本是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并且导师觉得他的项目前景不错,主动帮他做宣传。
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以卖猪肉为生,全国哗然。
别人只看到才子卖猪肉的不光鲜,但陆的校友陈生却注意到: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只能卖1.2头猪,陆步轩却能卖出12头,简直太牛逼了。
陈生邀请他做品牌顾问,两人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养殖土猪,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陈生身家也过百亿。
不光是创业上的资源,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错的工作?
除了本身能力问题,校友的作用也很明显。
比如前辈在大型企业上班,那你进入他的圈子实习和求职的机会,一定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
四、薪酬待遇
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以赚更多钱为目标,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薪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保持了一致。
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
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
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越来越难
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
“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社会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比自己仅仅高一个层次的梯度中选择,也就是现在鸡汤文常说的“你是谁,就会嫁给谁”。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一张高校文凭,不能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那些说它“没用”的人,不过是一直处在谷底上方,但这绝不等同于“谷底”不存在。
曾看到一位网友的跟贴,他说:“其实我也没高考,也没读过大学,现在过得也不错,但这是我几年来起早摸黑努力得到的结果,不可以说读书无用论,其实读好大学,人生肯定会有个好的起点,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有句被说过无数遍的话: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还没高调的资格呢,就嚷嚷着要低调,还没活明白呢就开始说去伪存真,这是一种最损己不利人的行为,自己活得假,别人看着也特别累。
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了,我们才去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