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总是从国庆长假开始。
每个国庆长假,我都要回娘家。外公外婆年事已高,每年都必须回去看看他们,因为不知道哪年就再也见不到了。
今年带了齐齐的小伙伴们,三家人一起先游武汉。在湖北省博物馆看文物,齐齐找到了历史故事中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在武大艺术馆看「武大人在南极」展览,同行的小男孩说一定要去南极科考……奔跑在母校古老的建筑间,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颗种子。
武汉的变化很大,城市干净整洁得令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武汉。漫步于小资的昙华林,我感慨于以「武汉每天都不一样」为城市宣传口号的这座城,已完全不是我十年前学习和生活过的城市。
城犹如此,人何以堪。今日之我,亦非十年前身在这座城市里的我。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在不同的时空同时改变着,力争每个今天都比昨天更丰富。
回到故乡小城,正是中秋。晨跑于熟悉的江堤上,路过我的小学和中学。学校外的江堤前多了一片大广场,凭栏远望,邻省的群山就在眼前。又想起那些独自坐在江边看山看水的周日午后,想起那首歌,「什么事情什么人 使你成为现在的你……」
感谢这些年一直努力的自己,让我不仅仅是个小城姑娘。
四世同堂的家族聚餐热闹非常,故乡的菜肴依然如此美味。外公外婆身体康健,爸爸妈妈生活逍遥,弟弟表弟成家立业,一切都在既定的轨道里有序运转。不大的家族,却是稳定的后方。
回到广州,便开始了「21天运动打卡」活动。在这21天中,我坚持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在keep上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塑形K1课程,跑步超过40公里,看过美丽的朝霞和星空,感受着自律带来的掌控力和成就感。
除了线上打卡外,我还见了一位来广州开会的群友。小姑娘热情善良,合影时主动打开了美颜功能,毫不吝啬地夸我漂亮,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社交恐惧症。
还有来广州出差的高中老同学,也见缝插针地见了一面,就在办公楼附近的咖啡馆,聊聊近况,聊聊父母家人。80后是被房子绑架的一代,聊着聊着就不可避免地聊到了房子。各种无奈和妥协,唏嘘不已。
另一位高中老同学,在我发关于「中年油腻男」的微信朋友圈时回复说:
被嘲笑的人支撑家庭建设祖国,嘲笑他们的人大多还在啃老月光打农药。你关注这个干嘛,你距离中年不是还有15年吗?
我拿着手机愕然。久未联系,真是有代沟了呢!
以前我总认为,好朋友之间不怎么联系也没关系,有曾经那么深厚的友谊打底,怎么都不会疏远的。然而事实上,在这变化迅猛的时代,久不联系就代表着不再清楚对方经历过什么、改变了什么,曾经一致的三观,很有可能已经出现分歧。
月底闺密的生日,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我送了她自己很喜欢的饰品,久未聊天的我们才又聊了几句。远在我生日时,她得知我刚刚从血泊中走出来,便忍住没将她正经历的家庭风波告诉我,如今说来,已是云淡风轻。
我们总想在朋友需要时有能力伸出援手,然而总是事与愿违。世事太过无常,我们亦非当年连上厕所都要结伴而行的小姑娘。渐渐成长,慢慢独立,学会自己面对一切、处理所有。
而近在生活里的朋友呢,多以家庭为单位。重阳当日,齐齐的小伙伴们,6家7个孩子聚在一起,背古诗念儿歌,古今中外,均有涉猎,真真是「重阳雅集」啊!
孩子们离席后,家长们开始交流家有学童的心得感受,有的焦虑有的淡定,每个孩子不一样,每对父母不一样,每个家庭也不一样。
这样的场合,我总是很少说话,默默地听着,静静地想着。每次类似的家长聚会,我都能感受到中产阶级的焦虑,但我相信,齐齐能在她所处的环境中找到她适应的生活方式。
齐齐的婴儿期,我也曾经焦虑,怕自己做错了什么或是错过了什么。可渐渐地我开始放松,开始相信齐齐,也直面自己。我收回对齐齐过高的期待,也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我们各自成长,都会有不错的生活。
这个月我按计划听完了趁早效率季课程,有些课程挺有收获,听完后我马上采取行动,比如做了一周时间开支记录,在「时间被记录」的压力下减少了刷微博和微信的时间消耗;更新了「一生的计划」,认真写下对十年后的自己的期待,向未来十年下订单;在效率手册中增加了「今日大件事」栏目,开始画立体的方框来打勾……
除了原有纸笔记录系统的小修小补外,我还用calendars 5、Things和印象笔记三个APP构建起我在手机上的计划和记录系统。现在已经用了半个月,很好地适应了我的工作领域扩大和工作量增加的现状。
本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省图有古琴展,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啊!展览内容丰富,还有现场表演。一番参观后,我了解到古琴的一些基础知识,还第一次听到没有经过扩音的古琴声。
与古筝之类更适合表演的乐器相比,古琴偏重于与自己的对话。学古琴一个月就能弹出完整的曲子,学一年后再弹同样的曲子,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韵律。每个演奏者弹完后,都会对曲中蕴含的诗词意境娓娓道来,不管是弹奏或是倾听,都是一种享受。
我郑重地将「学古琴」写进我的2018年度计划,明年春节后就报名学习!愿有朝一日,我弹奏古琴,齐齐和着琴声吟诗,多美好的亲子时光!
工作忙碌,阅读的时间也便短了。这个月翻开了5本书,只读完了2本,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米兰·昆德拉的《身份》。
我有好多想读的书,也有很多主题阅读计划,可是囿于时间,总停留在计划阶段。
这个月处里人手骤减,有人休产假,有人休病假,还有人休探亲假,我自然要分担一些休假同事的工作量。雪上加霜的是某项工作制度改革,我又被分配到工作量很大的岗位,同时兼顾原来的工作,足足花了几天时间才接受了这一现实。
刚开始的几天,各种手忙脚乱心浮气躁,便早早起床跑步,边跑边盘算如何适应新的工作节奏,摸索出新的工作秩序。
近半个月下来,感觉还能应付,只是每天的下班时间比以前至少晚了一小时,不再赶得上班车。
正好回家路上的大桥修好了,人行道宽敞安全,我每天走路上下班,时间可控,不用忍受无法控制的公交车到站时间,放松地欣赏蓝天白云红花绿草的同时,还能顺便锻炼,一举数得。
除了走路上下班外,这个月我还养成了不少「微习惯」。比如注意足部保暖,晚上泡脚,不穿凉鞋;每周食用燕窝羹,滋补温润;每三天做一次STOP射频护肤,皮肤状态明显好转;每天用粉饼和腮红,再没有听到「气色不好」的提醒了;每次洗澡后涂润肤乳,将对面容的关注分配一些给身体,缓解秋天的皮肤干燥……
喝完最后一疗程的中药后,我告诉自己,该回归以往的状态了。虽然依旧容易疲惫,但不能老是对自己发出「虚弱」的心理暗示。红枣水继续喝,燕窝羹坚持吃,入冬后再蒸些黄酒阿胶,多注意保养,身体会回归从前的状态。
最近几个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家庭事务按原有轨道运行。10月中旬去了一趟香港,缴纳本年度保费。适逢台风过境,香港悬挂8号风球,巴士停运,餐厅停业,很多商店包括诚品书店也没营业,街上人少车疏。见到这样的香港,也算是一种新体验吧。
同样的新体验还有海鲜放题。新的自助餐形式,但感觉质量更高。一次将刺生等日本料理吃了个够,只是想起医生叮嘱的「忌食生冷」,有些心虚。
一直想完成的整理护肤品库存,10月终于付诸行动。不知不觉间,囤了那么多护肤品和化妆品。要收住买买买的手,先把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去拔那些陆续种下的草。
走到现今这个人生阶段,感觉正如席慕蓉所说:
我知道自己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连的感觉正交织地在我心中存在。
那么,就好好珍惜这个最美丽的阶段,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令静静流过的岁月之河,多溅出几朵晶莹闪光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