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得到徐庶和诸葛亮,可谓费尽心机。可惜的是,徐庶最终还是离刘备而去,上演了一出“身上曹营心在汉”的无奈悲剧。刘备的运气不好,但数百年前,刘备的先祖刘邦在这方面的运气就太好了。他想睡觉,马上就有人给他送来枕头。
刘邦在沛县起义后,事业一直磕磕绊绊,很不顺利。令刘邦更加郁闷的是,自己的好哥们雍齿竟然背信弃义,带着刘邦好不容易打下的丰邑投靠魏国。
刘邦带兵攻打雍齿,想要夺回丰邑,但没有成功,只好退回到沛县。刘邦总结未能夺回丰邑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兵力不足。恰在此时,刘邦听说东阳县的宁君、秦嘉立景驹为楚王,驻守在留县,于是便决定率部前去投奔,想向他借兵再来攻打丰邑。
就在刘邦前往留县的途中,中国历史上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也在前往留县投靠景驹的路上。
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张良。张良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谋士,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但张良刚出道时,他的事业也不太顺利。
史料上称,张良祖上曾“五世相韩”,可见张良家族原本也是韩国的贵族。韩国被秦国灭亡后,当时还是热血青年的张良变卖家产,连弟弟的丧礼都不操办,而是一心扑在反秦的事业上。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次东巡。张良预先让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待秦始皇的车队靠近时,大力士以一个重达120斤的铁锤砸向秦始皇的车队,可惜误中副车。秦始皇侥幸逃过一劫,下令在全国大搜捕十日。张良因此隐姓埋名,躲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一躲就是十年,直到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积极响应,聚集一百多号年轻人准备起义。只是这一百多人的力量实在太小,兵力严重不足。所以,张良便带领他的队伍去投靠景驹。
历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刘邦与张良,原本是互不相识、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人,在风云际会之下,竟然想到了一块儿去,又无巧不巧地在前去投靠景驹的路上发生了“偶遇”。
刘邦与张良偶遇,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感。以前,张良跟别人讲《太公兵法》,这些人都无法领悟。现在,张良依据《太公兵法》给刘邦献策,刘邦不仅能够领悟,而且还很赏识,经常采用张良的计谋。这让张良对刘邦赞叹不已,惊为天人。他说:“沛公大概是上天授予人间的。”于是从此死心塌地跟随刘邦。
刘邦和张良的这次偶遇,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偶遇。虽说刘邦获得天下,并非全是张良的功劳,但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过程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连刘邦本人也赞不绝口。张良后来与萧何、韩信一同被誉为汉初三杰,实在是实至名归。
鸿门宴前,若非项伯与张良有旧,跑去汉营报信,让刘邦提前向项羽认错,刘邦集团只怕在第二天就会被项羽消灭,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鸿门宴也不可能发生;在刘邦平定三秦收复关中之时,若非张良的那两封信,从而让刘邦逃过项羽的暴怒一击,当时死得恐怕就不是齐国的田荣,而是汉王刘邦;彭城大败后,若非张良的“下邑之谋”,提出联合彭越、英布、韩信围攻项羽的策略,刘邦最后恐怕也无法做到反败为胜。
所以,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假如刘邦没有得到张良,没有张良的统领全局出谋划策,或者张良辅佐得不是刘邦而是其他人,那么,刘邦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说夺天下坐江山。而这一切,都源于刘邦与张良的那次偶遇。
刘邦与张良的那次偶遇,实际上有太多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刘邦打不过雍齿而想向景驹借兵,如果不是因为张良实力太弱而想前去投靠景驹,刘邦与张良就不太可能相遇相知……诸位可以想一想,我们有生以来遇到了多少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而在这些陌生人中,不要说像刘邦与张良那样相遇相知,共同成就惊天伟业,就是真正能够在我们的人生留下一抹痕迹的,有点印象的又能有几人?
从概率上说,刘邦与张良二人,更大的机率是各为其主,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在战场上刀兵相向。但刘邦与张良最终却走到了一起,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偶遇。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正因为这种不确定的历史偶然性,历史才更加精彩和有趣。不过,话说回来,历史的偶然性之中又往往有其必然性。
张良身处乱世,一生所遇到的英雄豪杰,绝不仅仅只有刘邦一人。单就张良偶遇刘邦的当时势力形势而言,在江东起兵的项梁、项羽以及张良所要投奔的景驹,都要比刘邦强很多,但面对“弱水三千”,张良最终为何只取刘邦这“一瓢饮”?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张良在众多英雄豪杰中一眼相中刘邦作为自己辅佐的对象,其中又隐含着历史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一方面体现在张良的高瞻远瞩、慧眼识人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刘邦的个人魅力上。
张良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谋士,必然要具备高瞻远瞩、慧眼识人的能力;而刘邦最终能够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夺得天下坐上龙椅,又岂是一个靠偶然性获取成功的人?萧何、张良、韩信、陈平、郦食其等人无一不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他们甘愿为刘邦驱策,追随刘邦打天下,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受刘邦个人魅力的感召。
(文/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