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考了,看到空间、微信、微博各种媒体转发高考锦鲤,为高考生助力加油,我才反应过来,高考季又来临了。
经历过两次高考,为高考准备那么多年,现在,高考与我无关了,比同学多一点的高考岁月回忆,也无心诉说,更愿用文字记录下来。
回想第一次高考,高中三年我应该是没有真正努力的,或者说是假认真,做的表面功夫。我所在的高中是省重点,全市最好的中学,每每被人问起在哪读书,我都会很骄傲的说出“一中!”两个字,穿着一中的校服,看着上面印的“一中”,我高兴初中的升学愿望实现了。
其实是一中最差的班。一所重理轻文的学校,两个本校的文科班,再加一个挂着“一中”牌子的、虽然老师是本部的,但是中考录取分数线比一中低100分的文科班。我就在那个班上,上游成绩,坐在前排,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后排男生眼中的好学生。一个50多个人的班级,30多个人参加的是艺考,剩下的十几二十人,在本科的边缘徘徊、挣扎,最后上岸的只有两个人。
班主任其实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或许他知道天翼班的升学率,每次上课前,强调卫生、纪律,唯唯对学习:“加油,都能考上的...现在本科很容易考的...”我信了他的话,以为自己在班上考前几名,就能通过高考。还有,我们班作风极差,有在模拟考500多分,和一中本部班相媲美,上了,高考仅300分,考试纸团飞来飞去,排名起伏不定,学校每次划分文科本科线425分上下,我每次都在这边缘上下,高考424,那年全省高考本科线458。
我爸问我怎么办,我说复读啊。查分的前天晚上,忐忑,忐忑,忐忑。凌晨两三点在焦虑中睡着,第二天五六点不停醒醒睡睡。进查分页面,卡了,退出再进,几十遍。后来终于是查到了,数学54分,文综161,总分424,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跟我爸讲。打电话给他,他比我早查到。
后来7月初,去南京玩了两天,我爸为我复读选学校操心了半个多月,一直催我回来。一中没有文科复读班,只能插到应届班,但是重理轻文的学校,担心重蹈覆辙。昌河中学,全市文科重点,离家太远。最后报名了二中,读了之后才知道二中文科成绩在全市也是数一数二,只是低调,没有宣传。暑假8月份开始补数学,我爸同事,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80后,幽默搞笑,说我高考数学上了90分他在补课机构门前打横幅挂我的名字。后来我高考数学101,他说恭喜。
复读班主任是超级超级超级严肃的,从2000年带复读班,又有点和蔼。我觉得没有他,我第二次也很难考上。他教政治,每次把政治课上的很精简,政治晚自习买数学试卷给我们做,还一个人一个人的批改阅字。有次在办公室,语文老师问他看得懂数学么,他说我哪里看得懂,抓学生呐。所有老师都认为复读生应该很自觉,他不觉得,所有科目的作业,他都要检查。早读,每天,来得比我们都早,天天抓迟到,站一上午,罚扫。他说他第一次高考就是因为考英语睡过头,所以对时间观念很强调。第二次高考,考上90年代的本科师范,应该被他骄傲地说给每一届学生了。
我们18年复读,有两个任课老师的小孩刚好考上大学,刚开学就请假几天去送小孩。没有一个老师说过请假缘由,后来快高考了,这件事才被英语老师随口提及:“熊老师(班主任)说9月份是你们最难捱的日子,同学都去大学了,你们还坐在教室,我去送我小孩读大学,他都让我不要讲...”
第一次高考轰轰烈烈,考前放写了心愿的气球,和同学一起走去考场,互相加油击掌,花里胡哨,没考上。第二次高考,一个人平静地三天走向同一个考场,把高考当成月考,没什么很大的感觉就把题目写完了。或许是一年中写的试卷太多太多了。
记得复读时候,应届班搞毕业会,全校都在操场肆无忌惮,另一个复读班也下去操场,我们班被班主任关在教室写卷子。课间,有个男生在黑板上写“我们想下去看毕业会”,上课,班主任若无其事的擦掉,“谁想下去自己下去”没有一个人下去。
第二次高考查分,江西省文科本科分数线高的吓人,496,我每次模拟考都是470徘徊,查到分527,跟同学打电话直接哭了。跟我爸打电话,“真的是527吗?”我说“嗯,是。”
进入大学快一年了,经常作高考的噩梦,梦见自己没考上,又清醒,我不是已经在上大学了么。想到第一年高考完,我爸同事的儿子考上北京大学,她妈妈来劝我说不要进复读班,考虑应届班。高考还历历在目,转眼大一就要读完了。
都是最好的安排,感谢高中遇见的好老师,感谢不曾放弃我的爸爸妈妈,最后感谢那年拼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