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产生(19C---1895)
⑴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⑵解体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解体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辩证认识:消极、积极)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②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一定的发展(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原料的掠夺)
③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④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⑶解体表现: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织”与“耕”的分离。
⑷解体的影响: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二、民族工业的兴起
1、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
⑴背景:内忧外患
⑵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⑶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⑷实践:①创办军事工业。(代表企业: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
②创办民用工业。(形式: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代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
⑸结局:失败。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
⑹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没有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封建制度。
⑹积极作用:①对外国的经济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功绩)。
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工业近代化的开始);办近代海军(军事近代化的开始);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⑻启示:只有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⑴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⑵条件: ①外资企业的诱导(“欧风美雨”);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资本主义的入侵不断瓦解自然经济(提供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
⑶主要企业: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2年陈启沅,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⑷分布地区: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
⑸影 响:①标志着中国产生了近代的生产方式; ②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③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改变了阶级结构。
三、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初步发展(1895—1913):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时间: 19世纪末(甲午战争以后)
条件: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②列强入大量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某些客观条件。
③“实业救国”思想影响。
代表人物:张謇:江苏南通,大通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和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为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提供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短暂的春天(1913---1919)
⑴时间:“一战”前后(1913---1919)
⑵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⑶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外因);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扫清障碍;提高地位;颁布法令)(结合教材阅读记忆。)
③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如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的影响。
⑷存在问题:①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在沿海地区;
②与外资和自然经济相比,不占主导地位;
③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缓慢;
④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⑸影响: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五、抗战前夕的发展(1927---1937)
⑴时间:1927---1936
⑵原因:国民政府政策的推动;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⑶表现:各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六、日益萎缩(1937----1949)
⑴时间:1937----1949
⑵原因: 战争的破坏,日本的掠夺
⑶区域分布变化:大量企业内迁,一定程度有利于内地工业的发展
七、陷入困境(1945----1949)
⑴时间:1945----1949
⑵原因: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商品和资本的大量涌入)——主要原因;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③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致命打击;
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八、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至此,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消亡。
规律认识
1、中国境内的近代企业
(1)产生:最早的是鸦片战争后外国在华设立的船坞和工厂;19世纪60年代产生中国的近代企业。
(2)近代工业布局的特点:集中于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的大中城市。
(3)原因:
地理方面:自然环境优越、冲击平原、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等。
经济方面:经济较发达、基础较好。商品经济活跃。
历史方面:资本主义入侵较早、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深、资本主义萌芽较早。
2、中国民族工业特点:
① “先天不足”: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与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处于劣势;
② “后天畸形”: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
形成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民族工业的三大障碍:(1)资本主义;(2)封建主义;(3)官僚资本主义。
3、怎样正确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经济上:不断瓦解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中国工业化。
政治上:为戊戌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促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民族工业发展的启示:
①近代化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没有民族独立,不可能实现近代化;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近代化。
②中国要实现近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