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调理脾还分虚和实啊,之前脾胃不太好,都笼统的说是脾虚!
脾虚的人,总是觉得饥饿,胃肠空虚,身体发沉,懒得动。
总吃甜的东西就会伤肾,所以就要赶紧未雨绸缪,用点儿苦药,补补肾,免得脾胃还没补好,先把肾漏空了。
一、脾胃不好有什么表现
1)脾实病的表现:大腹便便,肠鸣,腹泻等
第一,肚子一定是大腹便便的样子。
第二,会出现肠鸣的现象(肚子里有水响,因为喝进去的很多水消化不了,留存在体内,就变成了一肚子“坏水”)。
第三,出现腹泻的症状。有的人甚至吃进去的东西完全无法消化——吃进去什么,就原封不动地排出来什么。
也许有的人会问,吃什么,就拉什么,不是虚证吗?其实,吃完东西之后拉出来的是食糜的才是虚证;完谷不化,是实寒证。
2)脾虚病的人有什么表现:总觉得饿,身体沉重,懒得动等。有的人稍微动一下,还会出现发低烧的症状。
还有的人,稍微吹了点儿凉风或者是空调稍微凉点儿,马上就会拉肚子。因为脾的阳气不足,就容易寒中
还有的人,脾不能把消化好的东西吸收,所以他们总是在吃东西,但总觉得饿。因为他们吃进去的东西被全部排了出来,体内没有吸收。
二、治疗脾病的名方
(1)“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如果要用针灸来治脾病,调足三里穴就可以了。
用饮食如何调治呢?《辅行诀》里记载:“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
其中“脾德在缓”的意思就是说脾最好处于一种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我们之前也说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以甘补之”,就是要用甜味儿的东西来补脾,以适合脾慢慢悠悠的状态。
另外,“辛泻之”,用什么来把脾推动起来呢?
这时候就需要用辛味儿的药去泻它了。所以很多人说自己一吃辣的东西就拉肚子,甚至有的人吃韭菜还会拉肚子,这都是在泻脾。
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脾特别容易吸收一些水湿、痰饮的东西,而且会使身体里面变得很潮湿。这时候就要吃点儿苦的东西来燥湿——苦的东西就像活性炭、干抹布、纸巾一样,可以吸收脾里的湿。
2)小泻脾汤(四逆汤):专泻脾内阴寒、污浊的水湿、痰饮
如果患者在服药后,出现睡不着觉、上火、起口疮或者腹泻的症状,那说明辨证是对的,但用量却不对(量大了)。比如,如果患者一开始是一天服用两次而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那你就可以给他减到一天一次。
这一类患者,他们的肚子一般都比较大,而且肚子特别阴寒,膝盖也特别凉,吃什么东西都会长肉,就像我们常说的“喝口水都会长肉”。
小泻脾汤的方子,《辅行诀》里说:“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意思就是说,取炮制后的附子三两,用三升水,来煮这三味药。直到煮得最后只剩下一升的时候,把药盛出来,等稍凉了之后,一次性喝下去可以了。
3)大泻脾汤:专治肚子胀、排便困难、反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