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上坪头石林一路下行,山峦起伏,层林尽染,空气飘溢着森林的味道。
行至洋口石溪,道路的一侧是富屯溪,溪面宽阔平缓,蓝天白云、远山近宅、跨江大桥倒影入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我坐在行驶的车上,随手一拍便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不禁感叹:蓝天白云映山城,绿水青山好人家。
若不是要在落日前赶到上湖村,真想坐在溪边,融于山光水色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富屯溪畔这条公路,曾经走过,未曾记得有水秀山黛之美色。那是四十四年前,读中学的我和同学背着行李,从洋口徒步十五里路,到“上凤”学农劳动,将那里的一座“斧头山”改造成大寨的“虎头山”。如今“斧头山”应犹在,山上的梯田可存否?
当年物质极度匮乏,诸事艰难,何有闲情观山悦水,对于我而言,亦无欣赏自然风光的素养和逸趣。
如今时过境未迁,这山这水应如故,只是看风景的人心境变了。
汽车到大干后,向上湖村进发,车行在绵延的盘山路上,沿途层峦叠翠,茂林修竹。
抵达山腰处,见一古色古香的圆柱上写着“中国传统古村落上湖村”烫金字,进村道路被几叠青石板拦截,车向左行驶,视线豁然开阔,右侧是进入景区宽阔而气派的石阶,左侧是大型的停车场(设有房车露营和帐篷露宿区域)。让我有些惊异,一个自然村景区,如此阔绰未免奢侈了。
细想也就释然,宝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上湖村位于宝山脚下,若说上湖村,或许知其名人甚少,但说到宝山,闻其名者应不少 ,因山上供奉“齐天大圣”的庙宇,建成早于吴承恩《西游记》二百多年,据说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就是源于这里民间关于天蓬元帅调戏嫦娥而被贬下凡的传说而刻画塑造的,因而顺昌被誉为“齐天大圣的故乡”。
我们迈上宽阔的台阶,走过休闲广场,一座山门耸立前方,步入山门,前方一字排开几间古香古色的游客中心建筑,行过游客中心前的小广场,见一亭子,几位游客正步下阶梯往外走来。
此时,从身后走来一行人,见我俩兴致勃勃,热情地推荐:宝山上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定要登上山去,其中一位打量着我们说:你们四十分钟可以到达。我暗自叹息,腰疾受限,不敢冒然登山,无缘观赏了。
同行的一位男士热情地要引我们去高老庄,随他穿过小径,举目又见一座建设中的游客中心,迈上层层阶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的山居图。一汪清水塘,将蓝天、浮云、远山、村居和树木映入水中,不同角度,光线或明或暗,将景物渲染成不同的色调,格外的柔美。
为了赶在“高老庄”关闭之前到达参观,匆匆拍几张照片,即离去,紧随村干部穿过村中巷道,直接来到高老庄。
(后来得知,那几位是县领导,陪我们去高老庄的男士是村干部,在此非常感谢他盛情的接待和帮助,匆忙中未问他贵姓,据悉,这个村皆姓高,高老庄的“高”。)
高老庄是当地政府为了提升齐天大圣故里的知名度,耗资千万建造的仿唐建筑院落,张继中2011版巜西游记》中猪八戒与高家小女恋爱场景在这拍摄。
当我们步入高老庄时,下午四点四十分,正是夕阳西照,柔和的光将高老庄的楼台亭榭,门墙院落晕染上一层朦朦胧胧橘黄的色彩,院中几棵银杏树更是金灿灿的炫目,古朴的建筑与古银杏相映成趣。
漫步在高老庄前庭后院中,仿若步入肃穆的寺院中,内心莫名的安静恬淡,唯有见到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方想起这是猪八戒心心念念的高老庄。
温一壶老酒,坐在银杏树下,浅斟低酌,静听银杏叶飘落声,应别有意趣吧。
穿着汉服的女子从银杏树下飘然而去,宛若时光倒流,梦回前世。
正想登楼俯瞰高老庄全景,工作人员开始清场闭门谢客了,此时,下午五点,我们只能退出,步入上湖村村中。
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洒进村中,满目生辉,触动视觉的还是金灿灿的黄,这座偏居大山深处的小村落,洁而秀,小而精,仅45户人家。
此时节,凭借银杏斑斓的色彩,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原本静谧安详的山村,被外来的陌生人惊忧了。
夕阳己落,暮色渐浓,村庄隐于夜色中,游兴犹未尽。
次日上午,行走在蜿蜒的石径上,漫步在古村小巷中,踩着飘落满地的银杏叶沙沙响,流连于房屋群落间摄影拍照。
这里的银杏与村落相互环绕,似乎每棵银杏树都得天地精华的浸润,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银杏树下人家,被金色的银杏叶簇拥环抱,美如一幅幅油画,每一帧都令人沉醉。
这家翠兰饭馆位于村中心位置,我探进右侧小门内,见老板娘正翻炒一大锅的猪肉片,诱得我垂诞欲滴,当即决定在此用餐,可老板娘忙的无暇它顾,还是旁人告诉我,午餐己被预定满坐,不接散客了。我颇感诧异,便仔细端详起忙碌中的老板娘,个高健康,面貌姣好,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纯朴之美,有一种清心悦目让观者舒畅之美。她手脚麻利,边炒肉片,边接电话,还要按抚一旁吵闹的孩子,忙中有序。遗憾,没吃到她烹调的菜肴。
村里还有各种民宿,这家八戒客栈,名字颇有趣,嫁入高老庄的八戒也经商了?
再次来到池塘边,蓝天、树木、山居与绿水相映衬,因这汪碧水的滋养,这隐匿于深山中的村落凭添了几分水乡的柔情。
两天游走了上坪头、上湖村,邂逅一场银杏叶黄时的浪漫之旅。所到之处,皆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没有泛滥成灾的商业污染,人与景,景与物,自然的恰恰好。上山的路,虽是坡陡弯道多的盘山路,但路况还是无忧。
此番行走,也算重回故地,返程途经洋口时,内心泛起一阵酸楚,想起当年在洋口生活的艰难,父亲的早逝,母亲的艰辛,泪含满眶。
先生见状,安慰我道:择日专程再访。毕竟在小镇生活了近十二年,许多成长的记忆源于此,因而书写小镇的文字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