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思往事,安过余生
——致杨绛《我们仨》
文/林晨骁
最开始想了解钱钟书和杨绛这俩个人的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故事。钱钟书的诗里有写到“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我便开始想象那是一段怎么样美好爱情?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如同诗经里的爱恋,他们一见钟情,然后共赴余生,一路上相守相助,纵使分离,他们的心意也是相通,这份情感由惊鸿的那一瞥转为恋意再化为亲情。这对才子佳人的典例也正是我对爱情婚姻幻想的憧憬了。
我就是被这么两个人吸引了。一个是天纵奇才的钱钟书,一个是温婉大气的杨季康。
钱钟书是清华的才子,凭着国语外语双料第一,刚入清华就风云四起。杨季康也就是杨绛先生,她比钟书小一年,从东吴大学到清华圆认识了钱钟书。钱钟书就说了: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关于钱钟书和杨绛我想继续一窥究竟。我最先读的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想去了解这两个人,然后我就惊奇的发现我认识了一个三个人的家庭。
“我们老了”是这本书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只有寥寥两页。我认为却是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这本书的一切也都从梦开始,讲述的也稀疏平常,无非就是杨绛做梦,梦到了钱钟书与自己走失,自己害怕又无助。点睛之笔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写到“锺书大概是记得我能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第二部分的名字叫“我们仨失散了”。我认为这是整本书最有趣的部分。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全然没有读出其中的意味。其中莫名就出现了“开会”、“古驿道”,“船”的描写,写得甚至有些光陆离奇,让人不解。直到第二次阅读,我方才明白第二部分的描写并不是写实,写的是杨绛先生的梦,她的幻想,她用众多隐喻来支撑起了这个故事,比如其中“古驿道”暗指走向黄泉的路,“开会”指得是住院,“船”就是钱钟书的病房,“客栈”就是没有女儿和丈夫的家。这么一来,一切也就解释的通了。这场梦是在讲钱钟书住进医院,杨绛每天去看他,为他送饭送菜,送汤汤水水。女儿钱瑗也在一年后因脊椎癌往入医院。杨绛又要每星期去看女儿,但只能匆匆一面,因为三人分居三处,就让杨绛做联络吴传递消息。最后,钱瑗和钱钟书这对父女双双被船上的艄公艄婆带走,驶向看不见的黄泉路。
第二部简直如同一个真实的梦魇,梦魇里的九十高龄的杨绛仿佛已经相思成疾,孤独地体会着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除去这份充满幻灭感如梦境般的生离死别,还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钱瑗与父亲钱钟书的孩童般的兄弟情义。
这也是在古驿道前的描写:
已经是晩饭以后,他们父女两个玩得正酣。锺书怪可怜地大声求救:“娘,娘,阿圆欺我!”
阿圆理直气壮地喊:“ Mummy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称呼,随口叫。)
还有杨绛和钱钟书的生活点滴,让我极为触动。我想正是这种生活点滴所形成的情感才能化成这梦魇里这连绵不断的思念吧。其中的生活是是这叙述:
“我们两人的早饭总是锺书做的。他烧开了水,泡上浓香的红茶,热了牛奶(我们吃牛奶红茶),煮好老嫩合适的鸡蛋,用烤面包机烤好面包,从冰箱里拿出黄油、果酱等放在桌上。我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穿着整齐,就一同下楼散散步,等候汽车来接。”
这本书最长的部分,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叫“我们仨散了”。这个部分也是众多读者最喜欢的部分。
因为第三部分没有第二部分那么灭幻。杨绛从两人去英国牛津留学娓娓道来。讲得正是钱瑗、钱钟书、杨绛一家三口的一些年来的经历。这个学者家庭与普通家庭一样,在上海沧陷和文化革命期间有过落迫,在《围城》出版后又受到关注。他们三个人想要的就是一直安稳平淡地生活,其实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从《我们仨》封面就可以看出来,封面上有“MoM”,“PoP”,“圆o”,其中意思就是在妈妈爸爸的拼字首字大写中加个圆,而圆圆也正是钱瑗的小名,如此看来这仨位也是可爱的人儿。
这是本杨绛先生晚年的散文集,讲得大致就是这三部分了。有人说杨绛先生翻译一流,而在创作方面欠佳。我看并非如此,杨绛先生,不,这里我更想说杨绛女士,这本书从杨绛女士暮年老人的笔下,从妻子妈妈的角度写了往事,写了对已故亲人深深的思念,其三部分的事朴实而真切,其二部分的梦虽灭幻却是更为真切。真切得就如同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真切得成了梦中要被圣人所感叹的痴儿。那种飞花梦影为情散,那种人生皆是虚空大梦,在痴儿眼中都是真,是最在杨绛脑中挥之不散的东西。所以杨绛才会多次做起这些类似的梦。
真的是老了,真的是时间到了。
1997年3月4日,初入春天,钱瑗因脊椎癌病故。
1998年末,钱钟书也因病去世,12月19 日凌晨于八宝山火,杨绛是看着他们离开的。
杨绛在之后又重新拾起《我们仨》这个书名,开始写这本血泪之书,杨绛女士已经失去了一个家,所以这个女子将自己所有的梦魇,所有的思念,曾经的往事写到了这本书中。
也许她想过,希望后人可以偶尔念道这三口之家吧。我确实会念道许久,也会想很多。我极其羡慕杨绛先生,羡慕她的高龄,羡慕她的才华,羡慕她的爱情,更为羡慕的是杨绛先生的心性。
杨绛先生曾对年轻人有这么一句箴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至高境界。”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出自英国诗人兰德的《生与死》,这也是杨绛先生极为喜欢的一句话。后面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杨绛先生自己的话。
语气中,这种自傲中藏着谦卑朴实的人格正是我的心之所向。
想一想前两天还是清明节,在这里对以故的杨绛先生致敬,感谢她在书中最真切的表达,感谢她在我人生路上做的榜样。更要感谢你们仨位,也为你们又能在另一个世界重逢而感到开心。
2019年4月9日1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