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水准面与大地基准面:
大地水准面:
液体受重力而形成的静止表面称为水准面
与平静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延伸通过陆地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Geoid)
在测量与制图时,必须找一个规则的曲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当海洋静止时,它的自由水面必定与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方向)成正交,我们把这个面叫做水准面。水在静止时的表面称为水准面,该表面处处与铅垂线正交,铅垂线和水准面是测量工作所依据的线和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随着高度的不同,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
大地坐标系: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建立起来的坐标系,地面点的位置用大地经度L、大地纬度B和大地高度H表示。包括地心坐标系(CGCS2000)、参心坐标系(BJ54、XA80)和地方独立坐标系。
定位精度:Positional Accuracy 空间实体位置信息(通常为坐标)与其真实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
地球椭球体和大地基准面(Spheroid and Datum)
地球表面的不规则性,不能用数学公式表达,无法实施运算,提出用一个形状和大小都很接近地球的椭球体来代替地球。
在地面上建立一系列相连接的三角形,量取一段精确的距离作为起算边,在这个边的两端点,采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确定其点位(经纬度和方位角),用精密测角仪测定各三角形的角度值,根据起算边的边长和点位,就可以推算出其他各点的坐标,这样推算出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1954年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由此计算出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1954北京坐标系。
全国天文大地网包含三角点、导线点48433个,拉普拉斯点458个,长度起始边467条,由此组成了全国范围的参考框架,是国家各部门进行测绘工作的基础。
测量平差: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由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测量数据,求给定未知量的最佳估值及精度的理论和方法。测量平差是集概率统计学、近代代数学、计算机软件、误差理论、测量数据处理技术为一体的一门新学科。
建立模型,描述观测值与未知量间数学关系的模型。(1)确定性模型 L=f(x,y,z) 如测距s=vt (2)统计模型,拟合。随机模型:描述函数模型中随机量(如观测量)及相互间的统计相关性质的模型,观测量是随机变量,服从确定的误差分布(如正态分布)
最常用最优化原则:高斯1794年提出的最小二乘法。1801年,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了谷神星,高斯找轨道方程,预报运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