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求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对于校长而言,如何破题?
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家庭的受教育背景差异、教育愿景差异等带来的起点不同,意味着每一个不同起跑线上的孩子,如果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内,跑向同一个终点,显然是不公平的。甚至我们必须承认,对于一些孩子,社会从未给予过“起跑”机会。
大家都认识到,中国经济质量的水平并不高,与教育质量的显然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提出过“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推动中小学乃至大学校长走出国门向外学习。近年来芬兰的教育模式,一直被中国媒体、学界所鼓吹,但这个仅仅500万人口且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中国并不能复制。校长们都坦言,追求高质量学业成绩又能全面发展素质仅仅是少数学生的机遇,当下的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论是物质还是师资水平,能够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教育是为了打破社会不公平,旨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是大多数校长关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也是他们的教育追求。但如何实现?
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教育公平。
(一)公平与教育公平
1.关于公平的多维解读
哲学研究:一切公平问题的实质都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
政治学研究:从政策的角度来诠释公平。
经济学研究:从“公平”和“效率”并提的角度分析,指向资源分配的原则。
社会学研究:从民主和机会均等来研究公平。
伦理学研究:从道德角度来定义“公平”,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公平,英文用词,是Equity/faireness/equality;公正,英文用词,是Justice.
公平包括了平等、均等,也有公平的正义等内涵。因此,关于社会公平,发展出三个流派,一是罗尔斯为代表的分配正义;一是诺齐克为代表的持有正义——个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没有他们的同意,他们不能被牺牲或被用来达到其他的目的。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持有正义”,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反对罗尔斯的分配正义对个人的压制。一是霍耐特为代表的承认正义。霍耐特认为,社会正义工作的目的“不是消除不平等,而是避免羞辱或蔑视;不是分配平等或物品平等,而是由尊严或尊敬构成了核心范畴”。
罗尔斯的《正义论》,有着鲜明的观点与严密的论证,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所有的社会基本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后人将其正义原则归纳为:
平等原则即所有人在权利和尊严上一律平等;差别原则即对不同的人进行有差别的对待;补偿原则即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应该得到补偿。
2. 教育公平
对“教育公平”的界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学科视角下有不同的呈现,综合来看,近几年学者对“教育公平”的概念理解有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教育公平是教育机会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
第二,教育公平按其过程来分,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
第三,从教育资源配置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的分配;
第四,教育公平应该是教育质量的公平。
其次是,校长们需要从对外部公平的关注转向学校内部公平的努力。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需要大量的人才,导致了效仿苏联模式的教育模式,学校、学制、课程设置等,都基本按照苏联的学校照搬,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当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更多创新性人才的时候,全国各地政府,集中建设了一大批示范性高中、重点高中,集中师资、经费发展部分学校、促成了部分学生的发展。政策、地方经济的差异等,也导致了若干超大学校、客观上也造成了不少“薄弱学校”现象。在十八大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已有的教育公平观要更加彻底地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优先”,从“外延式公平”转向“内涵式公平”,将目光聚焦于教育发生的实践场所——学校,从促进学校内部公平这一切入点来思考如何实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一难题。
作为校长,必须承认的几个现实是,当学校设施设备(硬件、环境)师资等得到较大改善之后,在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学校内部依然存在这几大问题:
1.校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包括硬件资源、课程资源与教师资源配置。各种名目的快慢班、好差班、强化班、平行班……在师资、同伴、学习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分配上的不公正。
2.师生互动和教学过程的公平,包括教学模式、教师课堂内外对学生的行为与态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质量和程度。如,课堂上对好学生、差学生的座位安排、体现在提问机会、“候答”时间上的差异等表现出的不公正;没有差异、层次的作业带来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差异,不仅仅是对于弱势学生,也有对于优势学生的不公正……
3.教育结果评价的公平,主要指差异化评价。对于学生品德评价的量化中,很多学校的“正态分布”要求,如明确规定,5%学生为品德优异学生,15%为优秀学生……5%为品德不良学生,就人性的善良而言,即使是一些孩子在行为上有所偏差,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也并不能在一个学校内部,用比例去量化任何人的内在品质。学业上的评价,不同家庭、不同潜能的孩子,其起点必然不同,按统一分数要求衡量每一个学生,区分出学业优秀、学业不良学生,显然也存在着过程性的不公正。
4.教育结果公平,主要指学校给予、促进学生发展机会的公正。课程、学生人生指导能不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干,辨识自身潜能,增强社会身份意识,突破自己的家庭文化桎梏,改变思维模式,勇于、敢于超越自己。
当然,我们需要理解清楚,公平与质量,和有内涵的教育质量的关系。
二、校长如何解题:确立“新教育公平观”,转向学校内部公平的实现,实现有内涵的教育质量的提升
现有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五个突破的路径:
1.公平体验视角下的学校内部公平。杨九诠认为,人的体验通过时间和空间来构建,而公平与自己体验的相关,通过体验嵌入,不只是单向客观的“供给”和主观的“对待”,还有多向连接的“配置权”。
2.课程建设视角下的学校内部公平。成长环境限制了个人的品格发展。课程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走向成功的通道,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
3.课堂教学视角下的学校内部公平。基于教育心理学、学习风格等,优化“学优”、“学差”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
4.学校管理视角下的学校内部公平。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求最优的教育关怀。给予每一个教师成长的机会及他们所需要的关怀与支持;面对不同的家长群体,“借力”或“助力”,共同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5.评价评估视角下的学校内部公平。让学校与自己的昨天比较;让学生与自己的昨天比较。衡量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程度来决定终点才是公平所在。
三、总结与思考
校长的办学理念,对教育的理解,决定了校长如何“用钱”。
1.学校内部要考虑优先性问题——“没有公平关照的因材施教都是幌子”,先平等,再差异。
2.学校、教师要“目中有人”;
3.为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主要方向。
4.学校,尤其是优质学校,要改变同质化倾向,鼓励人群的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