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265《两眼论》:象棋谈厮杀,围棋讲生存。有两只棋眼即可活的自如。
罗胖遂在此提出:1.逆境看自己,顺境看窗外,因为犯错误的时候,问题多半都出在自己身上;而局势一片大好之时,便理应当看看别的领域,有没有新的发展机会。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面,说折就折了。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的新浪从门户巨头成功的走到今天,全因为试出了微博这块天地。
2.两眼,放到我们个人身上,就是跨界。说起来跟之前提的斜杠青年有点像,但此处需要强调的,就是必须要把跨的界,均做到业界前25%,才有资格谈给自己找了一个“眼位”。跨界之后两个甚至以上的领域,对自身发展的帮助,绝非线性,而是为几何级数的。
2.266-268 国家的构建与中美的征兵募兵制度
征兵,过去是同苛捐杂税一样在世人眼里猛如虎的政策;可换作是募兵之后呢?中国的兵营里塞满了流寇地痞,美国的军队动不动就嚷着维和。
当兵,本当是人民为国效力的契机,它是一种有着特殊意义的人民与国家的链接,而不应当变成国家拿钱设立新的门槛更低的公职的闹剧。
国家能力的根本,不是动员效率,而是国家的行动要深深扎根在民间。如果这个连接一断,社会上下层休戚与共的情感联系也就断了。长此以往,并非国家之福。
3.256&257风险社会&安全悖论
先举一个例子,问一个问题:“9·11事件”中,纽约世贸大楼倒塌,请问受害者是谁?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事件中的死难者,他们再没有机会挽回损失了,这是确定的悲剧。
那然后呢,排名第二的受害者是谁呢,是世贸大楼的房东吗?
事实上并不是。
世贸大楼的房东,也就是财产的拥有者,肯定是买了保险的。楼倒了,保险公司会赔给他们。那保险公司会不会受损失呢?
也不会,因为保险公司会买再保险公司的保险。而再保险公司,会把这个风险变成各种各样的投资产品,转嫁到全社会去。
风险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了,所以,是全社会为这两栋倒塌的世贸大厦的损失买了单。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结果不仅是财富大爆炸,它还产生了一个效应,就是人们的风险被分摊了出去。这是现代社会给人类的一个馈赠。
比如航空公司为了转嫁油价波动的风险,可以购买原油期货,套期保值。外贸公司可以进行远期外汇买卖,转嫁汇率波动的风险。就算你创业,也不必真的拿身家性命去跟市场对赌,有风险投资给你钱,降低你的创业风险。
但是,这是不是好事呢?
当然不是,真实的过程是:小的风险,被不断地分摊;大的风险,在不断地集聚。
比如说,2007年的次贷危机,在全球造成了那么大的破坏。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华尔街银行家的贪婪;也有人说,这是因为美国政府错误的住房政策。
不管哪一个原因,它都不是因为有人在故意搞破坏。甚至可以说,所有人的初衷都是良好的,
过程中那些人都是自鸣得意的。
穷人没钱,还想买房,那只好贷款。银行觉得风险大,怎么办?把风险分摊出去:政府出面担保,然后再由商业银行,把这些风险打包成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卖到全球。
这些产品又变成各种衍生金融产品,变到最后,这个产品的样子连亲妈都不认得了。整个过程,金融业都在承担分摊风险的使命。
金融的本质就是在买卖风险,那客观结果就是分摊风险,但到最后,却是整体雪崩。
机关算尽地躲避风险,结果把风险变成了一定、确定、肯定,而且大到无法收拾的程度。
不仅是金融危机,这件事,其实是整个现代社会风险模式的一个样本。
在局部、在看得见的地方,我们拼命降低风险,结果是在整体、在看不见的地方积累风险。
感悟:罗胖举的例子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社会中的风险都被分散的看不见了,而实际上却成了埋在各个地方的定时炸弹。
人们不是不知道风险存在,只是在看见眼前的利益时,他们情愿做个选择性失明的瞎子。
那么换到微观角度,从我们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呢?现在一时爽,日后火葬场。
现在我们吃吃喝喝玩玩睡睡,小日子过得舒坦的不行,我们是不是也把那些心里了解的敞亮的,日后可能要承担的后果抛到了脑后?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