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一个曾经以有色金属和煤炭在附近闻名的小县城,跟在镇小学当老师的表妹聊天,都是同行难免说到工作。她告诉我,每个炎热的夏日,放学要布置的一项作业是叮嘱孩子们回家洗澡换衣服。你知道吗?36度的天气里,他们可以一个星期穿同一件衣服上学,而他们的家人并不知晓或者根本管不住。表妹跟我说的时候,表情里是已经出现过太多次而开始显得淡漠的惊奇。这些管不住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孩子考了3分,表妹找来家长了解情况,大概是担心老师幸苦,孩子爸爸对老师说:邓老师,你要知道,不是谁都是读书的料。这是表妹班上50个孩子中的一个。
我所在的,是沿海一所知名私立学校,她的创办者,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名普通又卓越的老师。很多人为她创办这样一个教育理想国充满感激。我们班上没有表妹班上那些考3分的孩子,更没有那些需要提醒洗澡换衣服,回家要记得跟爸爸妈妈问好的孩子。他们看起来干净清爽,阳光自信。每次他们从操场上奔向我的时候,我都想起关于祖国花朵的那些话,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美好的未来。这句话说起来可能像是广告,也是一个曾经在4所不同的公立或者私立初高中任教老师的直观感受。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他的小学,和班上36个孩子一样,在阳光明媚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86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共有的,是政府配套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根据国家课程,他们学习的内容一样,要达到的目标也一样。
只是,他们的校舍不同,老师不同,父母不同。
走出校门后,表妹班上的孩子去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嬉闹,回到家里,被爷爷奶奶训斥弄脏衣服。偶尔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话题经常是围绕吃饭穿衣。有时候爷爷奶奶会提醒孩子完成作业,更多的时候,男孩子们放下饭碗就出门了,等着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体罚当然不行,一个个盯着也几乎是不可能了。更多的时候,表妹会忽视这些已经跟家长交谈但是家里并没有提供帮助的孩子。如果,你认为,没有家庭帮助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可以有效管理班上50个孩子,那你也太天真了。《一个都不能少》里老师做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呆在教室里,除此之外,老师能做的真的有限。
我们班上的孩子在铃声响后,钻进爸爸妈妈舒适的车子,奔赴下一个学习地点。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孩子没有童年,真辛苦。如果无序和混乱是童年本意,可能我会赞同你的看法。只是我认为,童年是学习的黄金期,应当在更好的环境里接触到更多学习的内容,丰富成长经历,更何况,为了发展自身兴趣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些孩子们来到戏剧教室、音乐课堂、游泳馆……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跟自己的伙伴度过一段欢乐的时光。有时,他们也把这些表演拓展到自己的生日party和家庭聚会,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用表演筹集善款。
期末临近,我们班上一个孩子考了60分,这60分里,有老师和妈妈在放学后耐心的陪伴和引导,根据医学证明他很难学习现在学校提供的普通课程。表妹班上还有10多个孩子不会认声母表,而他们并没有认知障碍。我们的班级,和本校其他班级一样。
我并不想说教育公平一类的沉重话题,她对谁来说都责任重大,把担子往一个政府或一群人身上扔,都不合适。
我只是希望,当我们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引领下齐步前进的时候,能够真的看到,有一些孩子用尽全身力气匍匐前进,仍然没有跟上来。
当我们在责备一些小村镇青年,因为你没有好好读书,所以现在只能这样的时候,能够停下来想一想,在他能够好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给了他们什么。痛心疾首责备对方是弱者推卸责任是最好看的借口,深切认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才是真的勇士。
我也知道,一个想法本身没有什么作用。有作用的是从感受而发挥的行为和生活。——卢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