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不知怎么地突然想写书,那时候我就想先买个日记本练练手。于是,我特地去Barnes and Noble书店里挑了个漂亮的日记本。本的外皮是淡蓝色的,上边还“飘”着几朵云,看着很安静,纸张的触感很舒服,摸起来滑滑的,厚度也刚刚好。最吸引我的是它里面的每一页都设计独特,无论是颜色还是排版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是个颜值控,看到漂亮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所以放了很久都没舍得用,生怕把这么好看的本给弄脏了。过了不知多久,我总算想开了,就打开那个本开始记录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儿,有时候也会写几句诗。可惜,我只写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每次一打开本,准备提笔要写的时候,大脑就陷入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开头,就这样一直盯着本陷入纠结中,最后还是默默地合上了本。
那时候,我意识到写一本书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容易。没有有趣的主题,没有丰富的内容,没有出色的文笔,没有合理计划,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光凭空想就想写书,简直是太天真了!
去年(2016)我在Wordpress和Lofter上开了个私人博客,就想把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儿和一些读书感悟记录在里面。再怎么说,写博客要比写书要“轻松”得多。在博客里,我可以尝试写不同题材的文章,当然都是我感兴趣的题材。刚开始,没有几个人读我的文字,我倒也想得开,没人读至少也不会有人喷。就算没人读,我也坚持每周发几篇文章,就想多年以后我回过头看看曾经自己记录下的文字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儿。坚持了几个月,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给我的文章点赞,有些还会写下一些鼓励和诚恳的评语,有些则成为了忠实粉丝,偶尔还会跟我私信分享他们读后的感想,有些文章还被登上了首页,这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回过头翻开自己的博客,才惊奇的发现这一年我经历了这么多好玩儿的事,读过这么多有意义的书。如果我能够坚持写一年的文字,那我是不是也能花一年的时间写本书呢?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一定要写一本书,这毕竟是我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我在《别了2016,你好2017》中写下了我2017年要写一本书的想法。结果有好几个粉丝都纷纷私信我说:“你要写书了?好期待”,“快点写,写完我要读~”,“写完了告诉我一下,要是出版,我第一个买。”额。。。看来我不写都不行了,自己立起的小旗,含着泪也要把它扶住,不能倒啊!
关于这本书:
今年的7月21号,我的第一本书的纯手写初稿总算圆满的写下了“终”字。这个字,我盼望了好久好久,有时候盼望的都快绝望了。这本书里记录了我在美国生活这些年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由于中美文化和思想的巨大差异,留学生们总会因为不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碰到一些令人蛋疼的事情,被误解,吃了不少亏,也闹了不少笑话。10年前,网络信息不像现在那么发达,没有知乎上的达人们分享相关经验,我们就很难找到学习美国文化的捷径。再加上大部分留学生都喜欢和自己国家的人交朋友,所以和平时美国人交流的不多。难以或者不敢融入美国人的圈子,我们就很难直接和他们近距离沟通,失去了不少学习当地文化的机会。就算这样,我们这些“外国人”仍然努力去探索,去适应这个陌生的社会。
这本书一共十个章节,70篇故事,历时1000多个小时。书中讲述了我这个害怕社交的宅女在这些年里是如何在这个陌生的国家摸索求生之路的。90%的故事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囧事,剩下的10%是从朋友和同学那里亲耳听到的事情,当然里面还引用了一些网络上面搜集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书中主要介绍了美国人的文化,观念和习惯,包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节日活动,学校生活,社交礼仪,规矩和禁忌,谈情说爱,结婚生子等等。我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中轻轻松松地从一个“外国人”的眼里了解一些美国不一样的日常文化。
书中,我还主要锁定了两个城市:西雅图和纽约。前者位于美国的西海岸,后者位于美国的东海岸。我在两个城市分别生活了几年,刚刚从西雅图搬到纽约的时候,我完全跟不上纽约人的生活节奏。过了两年,再回到西雅图,我又发现自己已经慢不下了。后来,就变成了在纽约怀念西雅图的臭臭锅,在西雅图就想念纽约的西安名吃。呵呵,闹半天忘不了的全是中餐。在一些故事中,我分享了生活在西雅图和纽约的不同体验和感受,让大家了解下这两个城市的生活和文化差异。
写书的经历:
写书前:
以前读了很多书,每次翻开书,静静地阅读书中的文字,就仿佛作者在跟我近距离地交流Ta的心里话和想法。写书,其实就是作者将憋在心里的话和想法用文字形象表达出来,让读者们去感受作者的心声。
在我看来,写书的过程也是和自己交流,不断探索自己内心的旅程。
动笔之前,我想了很多,选什么题材?写什么风格的文章?都写些什么内容?怎么才能写好?对于从来没写过书的我来讲,一想到写书大脑就一片凌乱。
于是,我读了10本关于写作,写作技巧,写小说,写随笔之类的书籍,中英文的都有。狂扫了半个月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每个作家分享的写作经验和习惯都不同,可以说是一个人一个样儿。不过,所有作家都在书中如实分享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突然失去灵感的痛苦历程,最终他们还是靠着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坚持下来了。
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是那种只能完成一件事之后再做另一件事的人。为了腾出充足的时间写这本书,我提前把2017全年要分享的美食菜单全计划好,然后花了2个月的时间疯狂地做饭,记录做法,给美食博客的食谱排期,确保每周自动更新两篇,直到更新到2017年12月底。这样,我以后的日子就可以专注写作了,不用再琢磨食谱了。
至于我的私人博客,我并不想因写书而停止更新。尽管今年首要任务是写书,我不能像去年那样抽出足够的时间每周更新几篇博客,但我还是给自己规定每月至少写一篇。我希望我的博客每个月都有新的内容,在一年中保持一个良好完整的纪录。所以,我每个月还会更新一篇读书感悟或者游记。
写书时:
美国著名女作家娜塔莉.戈德堡在自己的成名之作《写出我心》中提到要想写作,就要先准备好一支能够书写流畅的笔和一本外观精巧好看的本,这样写作的时候才会心情舒畅。依我的经验,外观精巧好看本反而让我不舍得下笔去写。我决定这次选择普通的笔记本来写这本书,这样写的时候我就没那么多顾虑。我没有像以前那样专门上书店挑选适合自己的本子,而是在行李箱中找到一本曾经从国内带来的大尺寸,薄皮,足够厚的横条笔记本。至于笔,我选择的是普通的黑色水笔和圆珠笔,这样写起来会很顺畅。
有些人就问我:“为什么不用电脑去写?写的时候不费力还能保存起来随时修改,多方便。”其实,我最初也想用电脑写。可是,我以前用电脑写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不够专注。打开电脑,我就会时不时地去想着看看脸书,刷刷网页,时间就这么一点点地浪费掉了,结果一天能写了两三个自然段,就已经自我感觉良好了。另外,就是因为电脑打字的时候可以随时改,有时写完一句话觉得不好,就立马删掉重写,有时还会反复看前边的自然段,然后改改东改改西,这样下来,写作就会长期停滞不前,大大影响效率,没有任何进展。
用笔在纸上写作,就可以彻底远离网络的诱惑。自从我开始用笔记录文字,一个月我就打开一次电脑,更新下博客,顺便交下账单,查查相关资料之类的。其它时间,电脑就静静地在书包里休息。这样,我一天可以写两篇文章,有时状态好的情况下还能写完一个小章节。我特别享受笔在纸上不断的摩擦的感觉,就好像整个心灵在字里行间中舞动。另外,笔和本方便携带,出门的时候放在包里,只要找到有桌子和椅子的地方就能坐下来随时写。然而,如果带电脑的话,就麻烦多了,又要找有Wifi和插座的地方,携带起来也很笨重。
我写作的时候一般上午吃早饭会在家里写两三个小时,下午再到咖啡厅或者图书馆写几个小时。在家里写作会相对舒服一些。家里比较安静,可以伴随着轻音乐渐渐进入写作状态。但是,家里太安逸也不好,写累了就想躺一下,这一躺,就不知不觉睡过去了。等我一觉醒来,看看时间,尼玛居然该吃晚饭了,内心就充满深深的自责。为了弥补下午的偷懒造成的遗憾,我只好晚上熬夜去疯狂地写。
长期在家写作总会让我偷懒。为了避免下午睡觉,我背着笔和本去咖啡厅或者图书馆写作。咖啡厅里虽然有写噪音,但却让我精神变得更加专注,优雅轻快的背景音乐,让我和困意彻底说拜拜。把当天的故事写完了,就可以在咖啡厅附近走走,放松下大脑,还能活动下筋骨,顺便再买点儿菜回家,一举多得啊。
写书的时候需不需要先列提纲?我觉得列提纲并不是必须的,但选好主题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书的主题定下来,我们才能围绕着主题思考要写的内容。当我确定这本书的主题后,我先拿出一张白纸,把想到的故事话题和题目列在上面,然后在把它们一个个整合归类,划分为13个章节。在写的过程中,我又把有相关性的章节合并在一起,最后定为10个章节。对我而言,这样的先列提纲再写文章就会更有针对性,而且我也能根据不同的章节合理地安排写作周期,提高写作效率。不过,每个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有些作者不喜欢提前列提纲,尤其很多小说家,大多都是一边构思故事情节一边写,最后再整合分章。
列好提纲后,我开始规定自己每周写一个短章节,如果是长章节的话就分两周完成,平均下来每天要写两篇故事。当我遇到写作瓶颈期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去看看书,逛逛街,约约朋友来放松下紧绷的神经。然后在回到家,翻开本,拿起笔继续写。
在用笔写作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提笔忘字。有些字明明在大脑中很熟悉,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写或者总写错别字,所以我就在手机上用拼音输入法来查找正确的字,然后把错字修改好。再怎么说,中文是我的母语,无论如何也不能忘本。另外,我也没有刻意思考如何对文字进行修饰。我就想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选择手写初稿的目的——勿忘初心。在未来的修改过程中,也许很多想法都会改变,也许也会迷茫和困惑,但只要一打开这个本,就能重新帮我找回最初的心声。
当然,对于我这个新手而言,写书的过程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顺利。最容易放弃的时候并不是最初的那些日子,而是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会卡壳,随时都想过放弃。在这期间,我经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频繁的自我怀疑,在反反复复的绝望中重新找新的希望。每次经历煎熬的绝望和快要放弃的时候,再重新提起笔的那一刻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次次的重生。
截稿后:
这本书只是我的手写初稿,并不能称之为一本合格的书,里面还有一些错别字,格式也需要调整,要修改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会再用上千个小时把手写的内容一字一句地整理在电脑中,认真修改,插画,排版,最后一篇一篇地发布在私人博客, Lofter和简书上慢慢地分享给大家。(朋友圈就不分享了,朋友圈里的粉丝们,如果你们感兴趣,我更新的时候会私信你)
最后,说了这么多,这本书叫啥名儿呢?可惜,书名我现在还没决定好。让我先休息几天给自己放个假,顺便想想书名。这本书虽然是我的第一本书,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本书。我的第二本有关动漫心理学和哲学的书也在撰写中,你猜对了,也是用手写的。这本书可能会花久一些才能完成。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