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屹立在东亚,南亚以及西亚三大古文明的丁字路口中央,以自己独有的姿态孕育了超脱世俗的文化。而西藏何时成为我国自古以来的领土
公元6世纪,吐蕃王朝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其他部落和国家,兴起于青藏高原的民族想要对外扩张,势必要与唐朝相争。双方于唐高宗、武则天时在安西四镇,也就是今天的塔里木盆地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争夺。尽管唐王朝最终胜出,将西域掌控。
乾隆时代的西藏
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为了平息此乱几乎抽调了西域所有的军事力量,吐蕃趁乱而入。787年,“吐蕃攻沙陀、回纥,北庭、安西无援,遂陷”。贞元六年,于阗陷落。《资治通鉴》称,“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唐王朝对西域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掌控就此而终,由吐蕃取代。不过吐蕃管辖西域之后,不得不面对阿拉伯帝国的东扩;两大亚洲强权势力的碰撞是一场耗时长久的竞争。唐朝后期,吐蕃在防范和抵御阿拉伯帝国上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已经较少对汉地构成直接威胁了。
821年及次年,大唐和吐蕃对近两个世纪的战争均感到疲惫,双方分别在长安、逻娑(即拉萨)会盟,达成“唐蕃甥舅和盟”,中国称为“长庆会盟”。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面。在这次会盟所签定的条约中,吐蕃和唐朝两朝的边界被确定,双方平等相待,互相承诺尊重对方的领土主权:今蕃汉两国,所守见管本界,界以东悉为大唐国境,以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不举兵、不相侵。
西藏
877年,吐蕃王朝崩溃,西藏二百多年的统一局面到此告终,西藏正式进入分裂割据的时代。
在中原再次统一于赵宋后,西藏部落首领唃厮啰建立了最大的一个地方封建政权,唃厮啰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纳贡,成为中原王朝朝贡体系的一部分。1032年,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并给以优厚的俸禄。1041年,宋朝又封唃厮啰为“检校太保充保顺、河西等军节度使”。此后,唃厮啰的子孙继承人董毡、阿里骨、瞎征、陇等均由大宋封官任职。到1116年,唃厮啰部地区全部改为宋朝的郡县。此外,宋真宗皇帝还于1001年加封凉州(武威)藏族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的官职。
到了13世纪,席卷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将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蒙古人不仅管辖了西藏的土地,还有宗教信仰,元朝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的佛教以及吐蕃地区的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