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绣球,我更喜欢紫阳花这个名字。说起来紫阳花这个名字还是白居易在一所寺庙里赐名的。初次爱上紫阳花,是7年前在日本镰仓的“明月院蓝”。那是个闷热的夏天,透不过气来,然看到这3000多颗姬绣球花,当下心中沉静。自此,蓝色就成了我最爱的颜色,画画时也偏爱花青。所以,花青色的紫阳花,是属于我心底里的安静和恬淡。
习工笔画五年有余,画作积累不多,心得也整理甚少,过去两年中,画得更是少之又少。画笔生疏之余,心也不免少了沉静从容,当自省。为何工笔画炼心境,是要从颜色说起。之前的一篇工笔画小文,我亦有提过,中国画的用色之名十分雅致。我最爱的三色:胭脂,花青,水墨。无一不是清轻,淡雅,细致。既是刚画了这幅紫阳花,今儿个就先讲一讲这花青吧。胭脂和水墨,时日还长,下次再写也无妨。
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工笔画。《古画品录》里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何者?一,气韵生动是也;...... 四,随类赋彩是也;......” 这六法,想必习中国画的人都知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绘画理论。这第四,讲的就是用色。这用色里,唯独花青色最是矜贵难得,而花青色恰又是用处最多的颜色。《芥舟学画编》里头亦说:"花青即靛青,其色青翠灵活,画家之要色也。"
古代颜料分矿物质和植物质。花青是植物质,是用蓝靛制成的。《月令》里说,“蓝”是染青色的草。蓝是蓼科植物,一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叶椭圆形。它的叶子,就是制作蓝靛的原料。它有四五种,都可做蓝靛。即便是今日,也有不少匠人依然保留着植物蓝染的手艺,他们用的植物,便是这"蓝"。
《绘事琐言》:"漂花青之法,近日画谱多略言之... ... 靛则草质,至轻至细。以乳钵研之,刚不克柔;以手泥之,柔以克柔... ...大碗既盈,上须遮盖,澄过一夜,至来日清晨,用薄生纸拖去碗面浮翳,轻轻撇去青水..." 中国画里没有其他任何一种颜色是像花青一样"一日不可得","秋冬不可得"。如果大家也喜欢翻阅古书,除了《绘事琐言》外,其他比如经典的《芥子园画传》,《小山画谱》,《山水画式》(这本还在几百年前出版到了日本)都有篇幅记载了"花青"的提炼方法和它的重要。有兴趣可以去深入了解下。
除了春天里的花(桃,李,梨,杏),其他季节的花草都能用花青调了绘墨来着色。如果是画正统的工笔画,我沿袭晚唐的朝廷画派用色,甚是喜爱清雅。如若是结合西方的水彩画法,或是日式的撞色画法,则蓝色用得重些,整体画面明亮些。比如这周终于完工的秋日紫阳,用得便是日本比较多见的撞色法。花瓣上的颜色是用画笔分次点涂上去,而非工笔的层层分染,罩染。不过即便是撞色画法,光是着色,也近2小时。加上勾墨线的1小时,整幅画最少最少也需要足足三个时辰。如果是传统的工笔,那么就是至少五个时辰。
所以这中国画,磨得是耐心。中国画的美,美得不是画面的细腻,而是画者的品性和心境。
祝秋安。